我们不清楚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
这位中国留学生当初在应聘时如果稍微犹豫,不拿出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破釜沉舟的劲,不把自己置于悬崖边上,放弃了自己的后路,说不定至今仍在哪家餐馆刷着盘子,或者给哪个农场主剪着羊毛。
正是因为面临这种无退路的境地,人才能集中精神奋勇向前,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逐渐使自己走向富人的队伍。
人都习惯做事时给自己留一条或几条后路,但人有的时候应该敢于断绝自己的后路,因为“绝处可逢生”,梦想事业成功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气魄!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成功,是世界上任何人都向往的;失败,是世界上任何人都害怕和讨厌的。然而,在现实五彩缤纷的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拥有成功,也不可能只拥有失败。其实,成功和失败是一对挛生兄弟,总是相伴而生。
没有失败就没有所谓成功,关键是看我们对于失败的态度。当你一蹶不振而悲观失望时,切记失败是成功之母,几次碰壁也算不了什么,人生后边的路还很长很长。
李嘉诚在创业之初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而他却能够从失败中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炼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再努力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
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需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亲自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积蓄的和向亲友筹借的共5万港元在筒宾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曲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了。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索赔。
从做生意开始就四处举债的李嘉诚明白代价是很惨重的,这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原料费的原料商,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
充满自信心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独自创业的最初几年里初尝成功的喜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1955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它沉痛地记录了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暴雨泥泞中的艰难历程,
惨重的失败反映了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坷不平和最为心痛的一段际遇。
失败其实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能否继续保持或者拥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
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这就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机”。其后他果然从意大利引进了塑胶花生产的技术,并一举成为港岛的“塑胶花大王”。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一个失败者不一定能转变成一个成功者,但一个成功者,一定曾经是一个失败者。一个人愈不把失败当做一回事,失败就愈不能把他怎么样,他就愈能成功。
美国百货大王梅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于1882年生于波士顿,年轻时出过海,以后开了一间小杂货铺,卖些针线,铺子很快就倒闭了。一年后他另开了一家小杂货铺,仍以失败告终。
在淘金热席卷美国时,梅西在加利福尼亚开了个小饭馆,本以为供应淘金客膳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岂料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什么也买不起,这样一来,小铺又倒闭了。
回到马萨诸塞州之后,梅西满怀信心地干起了布匹服装生意,可是这一回他不只是倒闭,而简直是彻底破产,赔了个精光。
不死心的梅西又跑到新英格兰做布匹服装生意。这一回他时来运转了,他买卖做得很灵活,甚至把生意做到了街上商店。头一天开张时账面上才收入11。08美元,而现在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区的梅西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没有信心,不能够自己站起来。如果一个人把眼光拘泥于挫折的痛感之上,他就很难再抽出身来想一想自己下一步如何努力,最后如何成功。
将弱势转变成强势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桶子对自己能够送满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子呢?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它为只能负起一半的责任,感到非常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子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过去两年,因为从我这边一路地漏水,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子说。挑水夫为破桶子感到难过,他充满爱心地说:“我们回到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破桶子眼前一亮,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它开心了很多!但是,走
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子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子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当我从溪边挑水过来,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的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也就是说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有正确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有一个10岁的美国小男孩里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最终,里维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师做师傅,开始学习柔道。三个月里,师傅只教了一招,里维有点弄不明白。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里维参加比赛。里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对手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里维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