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难怪有人说过,我们的环境一一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一完全由我们自己的态度来创造。
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成功是因为态度,幸福与快乐也取决于个人的态度。一个人只要改变内在的心态,就可以改变外在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这是我们这代人最伟大的发现:态度决定着人生的高度: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虽然有了积极的态度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积极的态度一定会改善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可是,相反的态度则必败无疑,没有一个抱着消极态度的人能取得持续的成功。
王军原在某公司营销部当主管。一天突然接到人事部得命令,调他到产品供应部。在公司里供应部的地位,远不如营销部,如此一调,等于贬了职,前途必然大受影响。
从前王军从事销售工作,整天往外跑,很合乎他的个性。如今要他整天坐在办公室,跟那些器材报表打交道,实在叫他受不了。开始时,他一直闷闷不乐,心灰意冷。他开始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以前对自己信心十足,当上了供应科长,却情况大变呢?”他悟到了一个事实:“这是因为我对自己的期待值无形中降低了,我失去了激励自我的动力。‘
于是,王军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工作中,慢慢地发觉供应科也大有用武之地,而且,对整个公司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平时大家把它忽略了而已。王军重新找到了工作的信心,一改以往消极拖沓的作风,变得充满了斗志,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他的积极态度,也渐渐影响到了部属,把他们也带动起来。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两次获得总公司的特别奖金。不久,王军收到了一张人事命令:“调到总公司,晋升为营业部经理。”
态度其实是一切,它是你每天对生活所作的回应。作家罗本森指出:“态度是一个人的信仰、想象、期望和价值的总和。它决定了事物在个人眼中的意义,也决定了人们处理事情的方式。"
人不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看待事物的态度;不能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不可能事事成功,但可以全力以赴……
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一个人在他追求成就过程中的态度如何,比他最后的成就有多大更为重要。
自卑消磨人的意志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过于苛求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由此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有些人因为身体上有某些缺陷而产生自卑;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不如同伴而自卑;有的也因为工作不如他人而自卑;甚至有人也会因自己的形体高矮、胖瘦不如意而自卑。自卑是一种心理障碍,不仅妨碍个人机体的健康,而且影响一个人在工作上和事业上的进步。
能否悦纳自己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积极和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悦纳自己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人们不应因为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或在工作和学习上一时不如他人就产生自卑的心理。
事实上,如果能够坦然地、微笑着面对自己生命中的一些缺憾和工作中的不足,愉悦地接纳自己,运用积极的思维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会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一切消极的思想,再加上重复的回忆,就能发展成心理畸形,并且它为自信心的丧失和严重的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
不管心理障碍的大小,我们总有灵验无比的“药方”来对付它,这个“药方”便是停止消极思想,多回忆一些积极的事情。
要塑造全新的自我,便要拒绝从你的“心理银行”中提取不愉快的思想。当你在回想任何情形时,集中精力想好的方面,忘却不愉快的事。如果发现你在想某些不好的事情,要赶快全面转移你的思想。
简单说来,我们确实很容易忘记不愉快的感觉,只要我们拒绝去回忆它,仅仅从你的记忆中抽取积极的思想,让其他思想自然消失。当你拒绝记住消极、自我压抑的思想时,你便向征服你的恐惧迈出了一大步。
自卑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心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放到放大镜下去看,结果是吓坏了自己一一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比,和别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失败所打击,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遇。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瞧,你就是不行!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只有打破自卑的恶性循环才能逐渐建立自信。但“打破”需要有点决心、有点勇气,还要讲究点科学。要求一个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增加他的焦虑。
“打破”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没有认知上的改变,很难有行为上的突破;没有行为上的突破,就不会产生新的体验。
曾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爱尔默?托马斯15岁时常常被忧虑恐惧和一些自我意识所困扰。比起同年龄的少年,他不但长得太高了,而且瘦得像一支竹竿。他除了身体比别人高之外,在棒球比赛或赛跑各方面都不如人。同学们常取笑他,封他一个“马脸”的外号。但是托马斯的自我意识极重,不喜欢见任何人,又因为住在农庄里,离公路很远,也碰不到几个陌生人,所以平常只见到他的父母及兄弟姐妹。
托马斯说:“如果我任凭烦恼与恐惧占据我的心灵,我恐怕一辈子也无法翻身。一天24小时,我随时为自己的身材自怜,别的什么事也不能想。我的尴尬与惧怕实在难以用文字形容。我的母亲了解我的感受,她曾当过学校教师,因此告诉我;儿子,你得去接受教育,既然你的体能状况如此,你只有靠智力谋生。”
但是,不久以后发生的几件事帮助他克服了自卑感。其中有一件事带给了他勇气、希望与自信,改变了他的人生。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第一件:入学后八周,托马斯通过了一项考试,得到一份三级证书,可以到乡下的公立学校授课。虽然证书的有效期只有半年,但这是他有生以来,除了他母亲以外,第一次证明别人对他有信心。
第二件:一个乡下学校以月薪40美元的工资聘请他去教书,这更证明了别人对他的信心。
第三件:领到第一张支票后,他就到服装店买了一套合身的服装。
第四件:这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战胜尴尬与自卑的最大胜利,发生在一年一度举行的集会上,他母亲敦促他参加集会上的演讲比赛。当时对他来说,那当然是天方夜谭。他连单独跟一个人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更何况是面对很多人。但是在母亲的坚持下,他还是报名了,并且为这次演讲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了把演说内容记熟,他对着树木与牛群演练了上百遍。结果大出他本人的预料,他得了第二名,并且赢得了一年的师范学院奖学金。
后来托马斯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还不只一次说过:“这四件事成为我一生的转折点。‘由此看来,自卑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为什么老要和自己过不去呢?你不觉得自己身上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令人骄傲的地方吗?也许你不漂亮,但是你很聪明;也许你不够聪明,但是你很善良。人有一万个理由自卑,更有一万个理由自信!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秘密,就在于它勇敢地挺起了胸膛,骄傲地扇动了翅膀。
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你才会对自己能否做好每一件事充满信心。在满意的目光中,你会忘掉自己的不足,你会随时随地充满自
信,你就不会再自卑。
只有控制自卑心理,你才会敢于进取,成为一个有主动创造精神的人,才能开拓事业;你才会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活得开朗、开心;你才会勇于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再去尝试,最后你就发现你确实能。
对于变不可能为可能,拿破仑?希尔曾经用过一种奇特方法。
年轻的时候,拿破仑?希尔抱着一个当作家的雄心。要达到这个目标,他知道自己必须精于遣词造句,字词将是他的工具。但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接受的教育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轻的希尔存钱买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这本字典里面,而他的意念是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字。但是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这个词,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然后丢掉,于是他有了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后他把自己的整个事业建立在这个前提上,那就是对一个要成长,而且要成长得超过别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只要你从你的字典里把“不可能”这个词删除,从你的心中把这个观念铲除,从你谈话中将它剔除,从你的想法中将它排除,从你的态度中将它扫除,不要为它提供理由,不再为它寻找借口,把这个字和这个观念永远地抛弃,而用光辉灿烂的“可能”来替代他,你就能够将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