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现代礼仪的原则 > 第8章 千差万别的各国商务礼仪(第1页)

第8章 千差万别的各国商务礼仪(第1页)

C[我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讲究礼仪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交往和外事活动日益增多,尤其是在公务和商务领域更是如此。在外事活动中,每个人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所以,在对外交往中对外方人员应以“礼”相待,处处体现“礼仪之邦”的风范和气节。

涉外工作人员的注意事项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传统的礼仪之邦,很久以来就十分关注和重视礼仪礼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礼仪问题越来越受各界人士的重视。因此,作为涉外人员更应该增强礼仪观念、提高礼仪素养。

涉外工作人员的仪容仪表

涉外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的形象,给外宾留下良好的印象。涉外工作人员的仪容、服饰要整洁,头发、胡须、指甲、鼻毛等都要加以修整;穿西装应系领带,衬衫应塞在裤腰内,袖口不要卷起,内衣裤、衬衣不要露出来。着装应注意场合,参加正式活动一般应穿深色服装,参加丧葬吊唁活动一般应穿黑色服装。进入室内应脱大衣以及其他相应饰物,并存放于衣帽间。在公开场所不能穿背心、拖鞋。

涉外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

涉外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因此,对涉外人员的举止言行的要求十分严格。涉外人员的坐姿要端正,不要跷二郎腿或摇晃双腿,也不要靠在椅背或沙发背上伸直双腿,更不可把脚或腿搭在椅子上,女士坐时不可叉开双腿,站立时不要倚靠墙或柱;在外宾面前,不要修指甲、剔牙齿、掏鼻孔、揩鼻涕、伸懒腰等,打喷嚏、打呵欠就用手巾捂住嘴、鼻,朝向另一侧,避免发出声音;在外宾面前讲话应文雅,不可争吵或争论,不可大声呼喊、喧哗或大笑。

在公共场所应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清洁,不随地吐痰、不吸烟、不乱扔杂物。参加活动前,不吃葱、蒜等带刺激味道的食物。不私自收受外宾礼品,更不可向外宾暗示及索要礼品。服务要热情周到。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应主动、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谈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允诺或答应没有把握的事,但已经答应的事应说到做到。要注意内外有别,严守国家机密。参加外事活动要严守时间,不能迟到早退,有特殊事情应事先请假。

涉外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

接待外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严格要求自己,严谨对待。在工作中严格遵照上级和政策办事,不掺入个人的兴趣和感情。尽可能避免发表不必要的个人意见。做事要积极主动,谨言慎行,对工作要有计划地进行,对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要事先作必要的请示。要严守国家机密,不在外宾面前谈内部问题。除非因为工作关系,否则文件资料、工作日记本等不得随身携带。未经上级批准,不得自行接受外宾的馈赠,但如果外宾坚持赠送小纪念品时,可先收下,并立即报告上级组织,并把礼品提交组织处理。另外,工作人员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外宾工作情况和生活要求以及对每种活动与事件的反应。若对外宾反应搁置不理,隐匿不报,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

涉外驾驶人员的礼仪

驾驶人员在每次参加涉外活动前,都要对车辆进行检修,以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并事先弄清行驶路线,必要时可事先熟悉路线,仔细观察路上情况,有所准备,以免误时误事。招待外宾时,驾驶人员应热情、主动,以优质的服务礼貌待客。外宾准备乘车时,驾驶员应将车门打开,并用手示意,防止客人头部碰撞车门上端的车篷。待外宾坐好后再关车门,注意防止夹客人的手足;如果接待外国代表团,在主宾车上的人员上齐后,前卫车即可开始缓行,以免主宾车等候过久,防止后面的车辆掉队。车辆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驾驶人员在未结束当天活动前,不得离车,以确保安全。

礼仪一点通:

如何安排礼宾的次序

1)按身份与职位的高低排列。由于各国的国家体制不同,部门之间的职位高低不尽一致,所以,首先要熟悉各国的规定,然后按相应的级别和官衔进行安排。

2)按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有时在国家间举行的多边活动中,采用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礼宾次序的方法。

3)按字母顺序排列。多边活动中的礼宾次序有时按参加国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一般以按英文字母排列居多,少数情况也有按其他语种的字母顺序排列。

外宾的迎送与接待

涉外礼仪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文化和社会风尚。迎送是最常见的社交礼节,这不仅是整个社交活动的开始和结束,而且是对不同身份的外宾表示相应尊重的重要方式。

迎宾的准备

对外国来访的客人,通常要视其身份、访问的性质和目的、国际惯例以及两国关系等因素,安排相应级别的领导人前往机场、车站、码头迎送。各国对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正式访问,往往都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对军方首脑来访也举行一定的欢迎仪式,如安排检阅三军仪仗队等。对其他人员的来访一般不举行欢迎仪式。但对应邀来访的任何代表团,无论官方的或民间的,在他们抵离时,都要安排有关人员前往机场迎送。

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国宾来访,自入境之时起,其安全保卫的责任,就落在东道国肩上。保护计划包括警察护送、现场控制、近身保卫、食物品尝、交通安全以及其他一切必要的技术和预防性措施。礼宾部门在考虑日程和活动现场的安排时,也应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

迎接外宾的礼仪

迎送人员如职位较高时,应在机场安排休息室。如果客人首次来访,双方又不认识,可事先联系好或做一特定标识牌,方便对方辨认。行李票的交接、行李的运输要有专人负责。团长和重要外宾的行李要先取,及时派人专送,方便客人更衣。

迎宾时,客人初次到访,一般较为拘谨,主人应主动与客人寒暄。所以,当客人下机后,迎接人员要主动迎上前去表示欢迎,由礼宾官或迎接人员首先将中方前来欢迎的主要领导介绍给来宾,其他领导可简明扼要地介绍。主要翻译必须时刻紧随中方主要领导和主宾。礼宾官或迎接人员在介绍其他中方领导时要始终照顾好主宾,不要因忙于介绍别人而冷落了主宾。如遇外宾主动与我方人员拥抱时,可做相应表示,不要退却或勉强拥抱。主要领导人与客人握手之后可以献花。

在乘车时,应先请客人从右侧上车,陪同主人再从左侧上车。待外宾与陪同人员全部上车后,再驱车去宾馆。在途中,陪同人员应择机将沿途所见的欢迎标语、人文景观等对外宣传的事物向外宾介绍。重要外宾和大型团体来访,应安排专人、专车提取行李并及时送到客人房间。外宾抵达住处后,不宜马上安排活动,应稍事休息,给对方留下更衣时间。

接待外宾的礼仪

在外宾抵达以前,就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弄清楚来访外宾或代表团的总人数,是否包括主宾和其他人员的配偶,来访人员的职务、性别、礼宾次序等情况,这些都可请对方事先提供。重要国宾来访,其随访人员中,有正式随行人员和工作人员之分,而正式随行人员中有的还是政府的高级官员。此外,有的国家领导人来访,随行的还有企业家、记者以及专机的机组人员等。这些都应在事先了解清楚,以便由有关单位做好相应的接待准备。

外宾来访期间的住房、坐车、生活起居,要尽量使其舒适、方便、安全,饮食应当可口。住地应当选择在环境优美安静的地段,以便使来宾在繁忙紧张的活动之后得到适当的歇息。国事访问一般以住国宾馆、高级饭店为多,这些地方设备好,服务周到有经验。也有的国家为了讲究礼仪规格而安排来宾住在王宫、别墅等地方。元首住地应升来访国的国旗或元首旗。秘书、译员、近身警卫和服务人员等应住在靠近主宾的房间。对代表团中的高级官员亦应妥善安排。除非不得已的情况,单身汉亦应安排单独房间,而不要安排单身汉两人合住。住房可由东道主安排分配后,再征求客人意见;也可将房间位置图提前交给对方,请对方自行安排。

常年有外宾居住的高级宾馆、饭店,都应把搞好生活接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其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不但要配备先进的生活设备,而且要有优质的服务。

礼仪一点通:

乘车安排和注意事项

介绍结束后,速引导客人上车。如安排主人陪车,则请客人从车的右侧门上车,中方主人从车的左侧门上车。有时客人上车后先坐到了当地主人的座位上,一般不必请客人挪动座位。国宾车队和大型代表团的车队要事先编号;国宾车队的主车要挂两国国旗。多国使节代表团同团时,可以轮流乘坐一号车,轮流当团长。

涉外仪式中的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有关国家的政府、组织或企业单位之间的重要内容就是中外双方举行的各种仪式。因此,掌握仪式中的礼仪是十分必要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