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诵读 > 第90章 第90集(第2页)

第90章 第90集(第2页)

第一个,入如来室。你的内心要进入到如来的室,这个室当然就是大慈悲室,“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大慈悲心是。”你要发一个广大的菩提愿,依止大悲心,而不是为了名利来弘扬《法华经》。这是第一个,发愿。

第二个,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你要穿上如来的衣服,就是忍辱、柔和,来作一个自我调伏。

第三个,坐在如来座。什么叫如来座?一切法空。其实这一切法空,这个地方的法空指的是清净心。

那么,安住在三法当中,入如来室,坐法空座,着忍辱衣,然后再“以精进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

前面讲到我们自受用,讲到受持、读诵、书写,透过一种文字的净法熏习。这以下主要讲到弘传,弘传《法华经》。当然,《法华经》讲到两大根本,一个清净心,一个菩提愿,这两个是根本法门。你一个人修一心三观,当你修一念心性当体即空的时候,你就入清净心了,因为你开始离相了,无所得了。修即假的时候,你看到一心虽然是清净,但是它不是死的,它不是虚空这么死的,它能够具造百界千如,什么法都可以创造出来。你只要内心一动,它就可以创造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所以即假。既然你能够创造十法界因缘果报,如果你有选择,你当然是选择成佛,所以他就发了菩提愿,愿成佛道。

观即空而成就清净心,观即假成就菩提愿,这是整个《法华经》的两个核心,两大实法。就是什么叫一心真如?它表现出来的就是清净心跟菩提愿。

另外,佛陀对一个凡夫位的凡夫菩萨,多加一个着忍辱衣。末法时代你在对外为人演说的时候,跟你在佛堂、在读诵经典是两码事,因为他的烦恼业力会反弹你的。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第一天的时候就说,我们在佛学院三年当中有三大宗旨,解门教育、行门教育、生活教育。解门教育、行门教育这个就不说了,生活教育是第一年的重点。慧天长老说,什么叫生活教育呢?就是,生活就是教育,从生活当中去磨炼你的忍辱力。

他老人家提出四个字,任劳任怨。他怎么培养任劳任怨?他两个方法:

第一个,就是严格的生活作息。我们第一年大概是从早上三点半起床到晚上十点钟,所有的时间是用分钟来控制的。你除了上殿、吃饭、睡觉、上课,然后晚上复习功课到十点,你大概没有太多时间了,就算有,也是零零散散的几分钟,大概用分钟来算的。第一年就是这样子,严格的作息,这第一年都不能请假的。

更精彩的就是大寮的轮值,这最精彩了。那个时候我们佛学院连常住加起来四五十个大比丘。他早上八点到九点半先上完课,剩下的时间,九点半后到厨房去,一组四个人,要煮四十几个人的饭菜,一个半小时要完成。这个叫任劳。更重要的就是任怨。众味难调,每一个人口味都不一样,所有的学长到了里面,你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有人指导你,你要谦卑地接受。所以慧天长老说,任劳容易任怨难。你就在厨房这个水深火热、那么燥热的情况之下,慢慢磨、慢慢磨。磨了第一年出来,你的忍辱力有点进步了。我们佛学院第一年,好像大家都没在学教理,都没有读书,整天就是磨炼。就是生活很动荡,但是就记住,任劳任怨。

但是我个人觉得,我在佛学院最怀念的是第一年。虽然第二年以后开始学教理了,慢慢对唯识、中观、天台、净土有点认识,但第一年的这个忍辱力对我们帮助很大,真的很大。你未来不管闭关也好,或者是你弘法也好,你会发觉,忍辱力比精进力更重要。

印光大师说修行有两个重点:一个忍人所不能忍,一个行人所不能行。初学者可能会重视行力,精进力,但是你学佛久了以后,你老参以后,你会发觉,忍辱比精进更重要。因为,你先把自己稳住,比你自己不断地进步更重要。

所以佛陀大慈悲啊!修习清净心、菩提愿,其实六度里面除了智慧,你还有五个选择——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佛陀专门提到忍辱,这个地方有深意。它的深意在哪里呢?后面<四安乐行品>会讲到,就是所有的因缘只有一个情况,你不要跟人家辩解,也不要去跟人家互动,你就是安忍不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整个弘经三轨,坐法空座、入慈悲室是对内。你要先有个房子,你那个房子就是要发愿广大;然后你要有一个床座可以坐,休息。但是,你要出外跟人家互动,你一定要有一件衣服穿,你没有衣服你怎么出去呢?所以菩萨一旦从空出假的时候,考验的就是你的忍辱波罗蜜了。其实忍辱是要修的,但在顺境就没办法修了。顺境修精进,慧天长老说,逆境修忍辱,就是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辛二、明五利益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

这个地方的五种利益是扣着前面的具足弘经三轨的菩萨。你能够坐法空座、入慈悲室、着忍辱衣,然后为你的同参道友讲乃至于一偈一句的《法华经》,佛陀保证你成就五种利益:

第一个,“我于余国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我,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余国,佛陀灭度以后,可能到其他国土去示现八相成道了。但是只要有人依止弘经三轨去弘扬《法华经》,佛陀遣化人——这个不是一个真的人,用神通变现的,他能够走路,能够讲话,但是他没有心识,他是变现出来的。那这个人干什么呢?为他集众,帮他把这有缘的众生集合起来。第一个,遣化人集众。

看第二段。

亦遣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其说法。是诸化人,闻法信受,随顺不逆。

你说法要有听众,六种成就中众成就很重要。佛陀就运用神通力,变化成什么呢?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来听其说法。而且听完以后,信受不逆,能够随顺,欢喜而不违背。这第二个,遣化四众来听法。

第三个。

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

这个是遣八部,就这种天龙八部的护法。你在一个偏僻的空闲处说法,佛陀私底下用派遣(他不是秘密变现,不是用神通,这实际上是天龙八部),派遣天龙八部来听你说法,更重要的是来为你护法。

看第四。

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

能够在佛陀加持之下见到佛陀的色身。虽在异国,佛灭度以后到他方国土教化众生,但是只要你能够具足弘经三轨来说法,佛陀会让你在特殊的因缘见到他的应身。像智者大师在诵《法华经》的时候,他见到自己在灵山会上,见到释迦牟尼佛说法,就是这五种利益其中一个,见佛身。

看第五个。

若于此经忘失句读,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这个地方讲到与总持。这个说法者如果忘失了文句,在佛陀加持之下,能够使令他忆念不失。

不过,这五种利益,蕅益大师解释说,如果是初心菩萨,有两种情况是不能让你看到的:一个是化人,像天龙八部,佛陀会不让你看到天龙八部;第二个,佛身也不可以让你看到。就是说,冥冥当中佛陀有没有去?有去加持你。天龙八部有没有去?有去加持你。但是不可令见。为什么呢?因为初心菩萨看到佛陀、看到天龙八部,容易心生高慢而妨损道业,对你产生伤害,所以这两个是有去摄受加持,但是不让你见到。这蕅益大师作补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