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核武器研制的主要负责人,刘渤生对于整个核武器研制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壁垒并不算陌生。
正如他所说。
虽然铀扩散分离膜是一种非常核心的零部件,但整个核武器研制的步骤实在是太复杂了。
倘若一一细数起来,有很多模块同样堪称“心脏级”。
例如刘渤生所说的几种技术。
高能炸药爆炸装置字如其意,文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它涉及的是原子弹的起爆环节。
它要求把快速燃烧和慢速燃烧的两种常规炸药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起爆时在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同时引爆所有炸药,才能实现真正的核爆炸。
如果定时误差超过上述要求,或者两种炸药配比不对。
就会大幅度降低常规爆炸所产生的压缩效果,致使核爆炸威力减半,甚至形不成核爆炸。
后世某些KB分子设想的“脏弹”,就近乎于这种功亏一匮的版本
高爆炸药与爆轰序列、中子源三者,可称原子弹登顶前最后的难关。
还有氟油。
氟油又称“全氟碳油”,是分离铀同位素机组抗腐蚀耐辐射不可或缺的润滑油。
早先提及过。
铀浓缩过程中铀-235与238同位素的分离,是通过六氟化铀的扩散而实现的。
六氟化铀本身剧毒并具有强腐蚀性,与潮湿空气接触还会反应生成毒腐性变本加厉的氟化氢和铀酰氟。
因此用于扩散分离机的润滑油,必须超强耐腐蚀。
在援建铀浓缩工厂时,铀分离机组和仪表用的特种润滑油脂全由毛熊供应。
毛熊专家专门把这种油料存放在保险柜里,派人守卫。
用时拿出,用后锁起,根本不让外人接触。
哪怕油滴在地上,也立即清除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
不过后来在双方最蜜月的阶段,毛熊在这项技术上做了个小小松口:
他们送了一套反应器给兔子,但因为交货延期了一段,等兔子们到手的时候距离双方交恶已经没多久了。
后来毛熊专家撤离华夏时,留给兔子们的样品只有两毫升。
去年11月初。
有机所在科院的指导下成立了“111任务”,由黄耀曾和黄维垣两位院士带队攻关。
这同样是个开展时间接近一年的项目,如果那台反应器也有问题。。。。。
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类似的例子还要不少,真要列举数量很可能会上双。
因此很快。
首长也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不过他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以重视归重视,心态还是保持了原先的冷静:
“渤生同志,你先别着急,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慌是没用的。”
“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自己去脑补情况有多糟糕,而是应该尽快统计、汇总出有问题的设备。”
“当年我们连最艰苦的绝境都熬过来了,那些八嘎都拿咱们没办法,我们还怕他几台出问题的设备不成?”
说道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