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宿主主动消散,二是被别人打散,第三便是我说的熵增作用,修为自动消散。”
张雷听完光脑的解释,陷入了沉思。
光脑的分析,似乎听起来有些道理。
刚刚本源下降,肯定不是自己有意为之。
再则,这里又没有旁人,那原因不是本源自己下降了,那会是什么?
也难怪光脑会做出这样的解释。
张雷随即将注意力放在熵增定律上。
熵增定律,这个大名鼎鼎的物理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张雷自然有着极为熟知的了解。
蓝星物理学中有一句极为出众的名言。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
“如果物理学中只能留下一条定律,我会选择保留熵增定律。”
这是大多数蓝星物理学家对熵增定律的看法。
蓝星现代物理学祖师爷爱因斯坦,也曾评价过,熵增定律是自然界第一定律。
埃尔温薛定谔,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波动力学的主要创立者、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蓝星历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曾经更是有过一段着名演讲,大概意思是。
生命诞生的意义,就是为了逆转熵增,但可怕的是,熵是不可逆转。
因为生命会接连不断出现死亡,而熵,却始终会朝增加那个方向前进。
这就是熵增定律。
其实,站在普通人可以理解的角度上看,熵,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混乱度。
熵增,就代表混乱度增加。
熵减,就代表混乱度减少。
至于熵增这种现象,是否和现实匹配?也很容易举出例子。
家里面洁白的墙面,为什么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斑驳不堪?
整洁的房间,为什么会随时间的流逝,变得杂乱无章?
。。。。。。。
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说是熵增定律在里面起作用。
可又有人会问,为什么我家的墙壁会保持洁白如一?为什么我家的房间会十分的整洁?
其实,这涉及到系统封闭与开放的区别了。
墙壁,房间,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会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
比如,人为的整理,人为的打扫。
这些外力作用,施加在墙壁,房间上,就变成了一种对抗熵增定律的行为。
可当这一切事物,都处于一个封闭状态呢?
张雷不由将注意力转移到体内。
人体,在宏观层面,肯定不是一个封闭系统。
因为它不仅有能量的摄入,还有废物的排泄。
哪怕是修炼到渡劫期,大乘期,整个人体化作无垢之体,也不可能变成一个封闭系统。
除非,这位修士从此往后,不在吸取外界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