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铭洋一张张图纸讲解,功底扎实的韦方和工程师们忍不住再次发出赞叹,老板真的是太牛了。
自己跟机械加工打交道这么多年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真是开了眼界了。
花了两天时间讨论,王铭洋给工程师们都分配了相应的工作。
他们的接下来主要任务就是按照王铭洋的设计把生产线的机械部分改造出来,原机没有的部分可以去买,买不到的话可以自己用车床加工,花上点时间跟材料,总能做出合适自己用的工件出来。
王铭洋亲自带队,和韦方等人拆解改造机器。在此过程中,他们还要把买来的各种功能传感器和控制开关等物件装在相应的位置。
由于是第一次干这样的活,中间出现些纰漏在所难免,损失的物料也是不少,但王铭洋还是不断的给大家打气,鼓励他们大胆放心的去干。
同时还交待大家做好文件记录,这可都是宝贵的开发资料,以后用到的机会还有很多。
一个一个问题啃下来,半自动生产线初步安装完毕已是十二月底了。
王铭洋让韦方带着工程师们不断收集具体的工作数据并调试机器。这可是水磨石的功夫,急不得,要一个一个参数的大量试操作才行。
把收集来的大量数据做详细的计算分析,取个最合适的值,这才算是把机器生产时的参数定下来。到那时候,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才能说得上初步成功。
数据采集的事情不用王铭洋动手,他动嘴就行,但数据分析这种事情只能是王铭洋自己亲自上阵了,韦方他们都没有能力做这事。
为了推算出合适的公式函数,王铭洋又连跑了几趟书城,往回搬了好几十本高数的书籍,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都有。
2009年1月1日,元旦,五天后是姐姐姐夫举行婚礼的日子。
此刻,是凌晨两点半,王铭洋开着刚上好深城牌照的本驰s400在广坤高速上飞驰。
这一百五十多万的纯进口车开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平稳静谧,完全感觉不到此时这车正以一百三十公里的时速在前进。
黑色锃亮光滑的车漆,各种高档用料让人一眼看去就觉得质感非常好。这可是王铭洋给姐姐买的嫁妆,要不是为了等这辆车,他前几天都跟姐姐姐夫一起回老家去了。
定速巡航一百三,7百多公里的距离花了王铭洋六个半小时,当然多出来的时间是中途上洗手间耽搁了。
驶出高速,一路慢行,引得老家路人纷纷注目,都在猜测这是从哪里来的大老板,开这么高档的车。
“这本驰车看起来真大气,不知道是多少钱?应该超过五十万吧。”
“五十万?有这么贵?都能在街上买一栋楼不止了,前段时间不就是有人花了六十万买了旧粮站的五个门面嘛。”
“靠,本驰s级哦,s级好像最低也百万了吧,我们镇上目前还没有谁买过这车吧。”
“谁说没有,那个繁华街头住的,开制衣厂的梁老板不是买有一辆吗?不过款式没这个好看。”
“他买的那辆是二手的,是老款的s300,比这个低一级呢,我以前专门上网看过图片的。”
“整个镇上最有钱的梁老板都是买二手的,那开得起这新车的该有多少钱呐。”
路人议论的话语王铭洋并没有听到,今天是赶集的日子,街上的人不少,他正小心地避让着行人。
好不容易把车开到自家门口停好,一下来,就看见父母和几个亲戚在忙活。
爸妈开在一楼的食杂店已经被收拾了一遍,货物都被归整起来叠放到最靠边的位置,另外剩下的三个门面的地方也被空了出来。
大家发现王铭洋回来了,都停下手里的动作跟他打招呼,王铭洋也笑着一一回应,这都是平日里关系很亲近的亲朋好友,和自家关系好着呢。
“又买新车了?”王父看着刚停好的车问。
“有钱也不能乱花啊,得攒着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