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割太原、河间、中山等三郡于金。”
“然第二年,
也就是靖康元年(1126年),
宋钦宗赵桓突然反悔割地。
金人暴怒,
随后两路金军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
宋钦宗赵桓霎时间被吓破了胆。
他一面求和的同时,
一面又使人送蜡书,
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
“而此时岳飞正好第二次加入宋军,
但他所在的军队因为不敌金军的攻势,也打了败仗。
好在最后他所在的平定军突围了出来,
岳飞也再次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后,
岳飞又目睹了金人入侵后对百姓的杀戮、奴役,
心中愤慨,意欲再度投军。
但岳飞又顾念老母年迈,
担忧妻儿力弱,在兵荒马乱中难以自保。
自古忠孝难两全,
是留在家中守护深爱的家人,
还是挺身而出,穿上战甲去扞卫家国?
岳飞面临着异常艰难的抉择。
岳母姚氏看穿了儿子的心思。
面对时局,
她深明大义,
主动要求岳飞‘从戎报国’,
还在岳飞的后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
让岳飞铭记在心。
岳飞忍痛别过亲人,
第三次投身军营,投身于刘浩麾下。”
“靖康元年(1126年)冬,
康王赵构亲临相州,于十二月初一设立河北兵马大元帅府。
正是此间,
岳飞随刘浩的部队,被归入了大元帅府的管辖之下。
刘浩担任元帅府前军统制,
赵构则委派他率兵南赴濬州和滑州,作为支援开封的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