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商讨,几家银行最终同意了杨开的贷款申请。杨开再次筹集到了2亿的资金,加上十倍杠杆,他操控着价值20亿的投资组合,准备做空恒生指数。
在交易室里,杨开和小李密切关注着市场动态。随着杨开的大量做空操作,恒生指数开始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杨先生,您看,市场已经有反应了,但现在很多投资者还没有察觉到您的意图,一旦他们发现,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小李紧张地说。
“我就是要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建立好我的空头头寸。”杨开的眼神中透着冷峻。
然而,市场的变化难以完全预测。恒生指数在短暂的波动后,突然因为一则利好消息开始上涨。
“杨先生,情况不妙啊,这则消息可能会推动指数持续上涨。”小李焦急地说道。
杨开的额头冒出了汗珠,但他依然强装镇定:“不要慌,这只是暂时的,消息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
可是,恒生指数并没有如杨开所期望的那样回落,反而继续攀升。杨开的资金在不断缩水,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杨先生,如果指数再这样涨下去,您的保证金很快就会不足,到时候就会被强制平仓的。”小李的声音有些颤抖。
杨开紧紧握着拳头,他知道自己正站在悬崖边上。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是不是过于冲动了?但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他只能寄希望于市场突然反转。
就在杨开几乎绝望的时候,国际市场上突然传来一则重大的经济消息,这一消息对恒生指数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恒生指数开始急剧下跌。
“杨先生,指数下跌了,我们的做空计划成功了!”小李兴奋地喊道。
杨开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场与市场的博弈还远远没有结束。他望着不断下跌的恒生指数,心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未来投资之路的深深思索。
杨开坐在那间熟悉的交易室里,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交易室里的灯光有些昏暗,只有电脑屏幕上闪烁的数字散发着冰冷的光。随着恒生指数从1892点下降到1052点,杨开知道,是时候仔细计算一下自己的收益了。
他此次投入的2亿资金,加上十倍杠杆,意味着他操控着价值20亿的投资组合做空恒生指数。每一点的恒生指数变动,都在他的计算之中被放大了十倍。
首先,计算指数下降的点数,1892-1052=840点。
按照他的投资规模,每点的价值计算起来稍微复杂一些。由于他是做空,他的收益计算为:(建仓点位-平仓点位)×每点价值×杠杆倍数×投资份额。
先确定每点价值,假设根据市场规则和相关合约,每点价值为50元。
他的投资份额为2亿÷(1892×50)(这里是将资金换算成对应的指数点位份额)。
那么他的初步收益为:840×50×10×(2亿÷(1892×50))=840×50×10×(÷(1892×50))≈840×50×10×2114。16=(元)
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但杨开清楚,这还远不是他最终能拿到手的钱,还有一系列的费用需要扣除。
银行贷款的利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2亿的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投资周期从建仓到平仓共三个月,利息支出为2亿×12%×(3÷12)=600万。
杠杆交易的手续费按照交易金额的3%计算。买入(做空操作视为反向买入)时手续费为20亿×3%=6000万,卖出(平仓)时因为市值变化,手续费为(20亿+收益)×3%,这里收益约为88。99亿,那么卖出手续费为(20亿+88。99亿)×3%=32。697亿,手续费总共6000万+32。697亿=33。297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其他诸如监管费、印花税等杂项费用,大约500万。
扣除所有费用后的净收益为:88。亿-600万-33。297亿-500万=55。04788亿。
杨开看着这个数字,心中五味杂陈。虽然收益数字庞大,但他知道这背后是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他想起了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提心吊胆,每一次指数的微小波动都让他心跳加速。
他知道自己在这场与市场的博弈中赢了,但也清楚下一次的投资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望着窗外繁华的街道,心中对未来的投资之路充满了敬畏,这一次的经历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他虽满载而归,但也深知市场的无情。
杨开的操作模式看似在这次恒生指数的做空交易中获得了巨额收益,但其中潜藏着诸多足以让人粉身碎骨的风险。
杨开动用了十倍杠杆,这意味着他的收益和亏损都被放大了十倍。当恒生指数的走势与他的预期相反时,哪怕是很小幅度的反向波动,他的损失都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例如,在他建仓做空后,如果恒生指数不是下跌而是上涨了100点,按照每点价值50元以及2亿的投资份额计算(2亿÷(1892×50)),他的损失就会达到100×50×10×(2亿÷(1892×50))≈5。285亿。这种放大效应就像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让他的资金瞬间归零。
喜欢重生80年代当富翁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重生80年代当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