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次卡车吧,成品还没出来,就已经惊动了军队。甚至还要派遣军代表过来。
随着咱们厂的产品不断的变多,工人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上级领导们,哪怕是在看重咱们厂,也不可能让咱们厂不断的夸大规模。
咱们厂这工人,一直都是爆炸式的增长。
一万,两万,四万。这么一直涨下去,早晚是个被拆分的命运。
我觉得,咱们需要换一个方法了。”
会议室里,不少人都坐直了身体,开始认真聆听了。
刚刚安置新工人的问题这就是杨云飞和李成林的事情。
现在可就不同了,汽车厂的这些厂领导们。
基本上都是陈长安从底层提拔起来的。
他们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靠山。
他们最大的靠山就是陈长安,无论谁来,都会把他们视为陈长安的人。
汽车厂一旦被拆分,必然会有人离开汽车厂。
到时候去了不知道哪个厂子,再想有这么好的福利,根本就不可能。
“我是这样想的,将一些简单的零件,比如一些螺丝。
一些简单的齿轮,一些轴,和一些不算特别关键的零件。
由上级领导,统一安排,分配给有能力制造这些零件的厂子。
由他们来生产零件,最后汇总在咱们汽车厂。
咱们汽车厂只负责检查他们生产的零件,以及组装成品。
这样,关键技术还能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产量也能大幅度提高。
往后工人的数量,最多也就是小幅度的增长。
你们觉得这样怎么样?”
不少人听了陈长安的话,都是有些皱眉。
不是说陈长安的办法不好,而是这个年代没有厂子这么干。
一时之间回忆里的人也是说不出个好坏来。
不过下意识的,这些厂领导还是想拒绝。
这个年代,不只是工人少,厂子同样也少。
重工业和机械厂,那就更少了,不然为啥之前连个摩托车都造不出来。
整个四九城那几家机械厂,是个什么德行,有什么能力,大家谁还不知道谁啊。
自家生产的零件,自家人用的放心。
把零件交给那些人生产,实在是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