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音乐,太热爱了!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可以超越它,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能够让我如此投入。哪怕我走得再艰辛,我也不会放弃。”
这一番肺腑之言的确能引起我们的沉思。张培豫全力以赴的精神使她从一个普通的乡村女教师登上了德国卡塞尔歌剧院首席指挥家的宝座。这其中,对音乐的忘我精神,和音乐融为一体,并为了音乐可以牺牲自我的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她的全部,她的一生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精彩的音乐会。
全力以赴可能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向往的一种状态,但事实是大部分说着要全力以赴,行动过程中确实半途而废,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自己,比如因为早起不成功是因为晚上睡晚了,因为上班迟到是路上塞车等等,而人生路上的全力以赴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做到对得起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每天给自己定一些小目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总之刚刚开始,把目标定得想小一些,在自己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时,最终不但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工作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2.不要羡慕他人的轻松生活,他人的生活好坏说实话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在羡慕他人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迷失自己,从而让自己变得迷茫,最好的方法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出发,去一点点实现自己所希望的愿望,不要怕晚,自己的生活终究会到来。
3.用心付出,肯定会有回报,付出和回报一定是成比例的,就好像输出文字来写作,如果没有去接收新的知识,那么写出来的文字会越来越枯燥,心中无字,那自然也无法输出有内涵的文字,因此多去付出一点,你要的回报会来,要耐心等待,因为终究会来。
4.保持日常生活中的读书和锻炼,读书是补充自己知识的最好方式,除非有更好的,那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但不要放弃,而锻炼就更是如此,保持身体肌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身体不去保持锻炼只会越来越差,要想着运动带给自己的无限魅力。
拒绝借口,借口越多就越不会专注
在西点军校一直奉行着一种行为准则--执行命令,不要任何借口。西点的学员不管什么时候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
“报告长官,不要任何借口”
“报告长官,我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这条准则就是要求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成功不需要任何借口的,失败也不需要任何借口,你的人生也不是由任何借口来决定。
“没有任何借口”让每一个人懂得: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默克是一个残疾青年,腿脚不灵便,在车间里当普通的操作工。在一般人来看,默克是根本不适合干这种工作的,因为这个车间是流水线的程序,每一个员工应该非常迅速地掌握操作过程,熟练地把产品的插板焊接一个部件,然后按动按钮送到下一个人操作。如果稍有怠慢,就会影响整个车间的工作,流水线路堵塞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刚开始莱思应接不暇,流水产品一个接一个在他的工位前停留下来,他急得满头大汗,由于他的行动不方便,拿焊接机的手有些不稳,甚至用不上劲,无法把镙丝准确地上在产品合适的位置上,领导对他发脾气,同事对他不满意,有的人还讽刺他说:“你本来就不是干活的料,干脆回到家休息去吧!”
默克是个不轻易服输的青年,他决心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干好这项工作,不但要干好,而且还要超越同事。虽然自己是残疾人,但他想自己没有任何借口向上司和同事要求特殊对待,顽强的斗志促使他付出加倍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于是,他比任何人都用心工作,早晨厂房门还未开,他就来到门口等着,手里拿着流水程序的操作技巧书,下班后,他一人仍然在研究这条流水程序的原理。同事说:“你只管自己于好活就行了,还看什么其他的活是如何干的,真是傻瓜!”但是默克不听劝告,他知道只有勤奋的工作,每天多于一点点,每天多学习一些新东西,自己才会超越别人,千万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在一年后的夏天,工厂由于产品的销路不好,故宣布裁减人员并招聘新的厂长上任,重新调整厂内体制。大家一看厂门口的海报都愣住了,似乎有些惊讶。因为默克不但没有被辞退,而且被提升为厂长,让他分管厂内事务。
上述事例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无论你是健全的还是身体有些缺陷的,对任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并要没有任何借口地追求卓越,你才能成功,因为只有你自己拯救自己,方能走向成功。
其实,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甚至我们根本就不愿说出来。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
归纳起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借口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1)这不关我的事。
许多借口总是把“不”、“不是”、“投有”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潜台词就是“这事与我无关”,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一个团队中,是不应该有“我”与“别人”:的区别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寻找借口,无形中会提高沟通成本,削弱团队协调作战的能力。
(2)我很忙。
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每个公司里都存在着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似乎尽职尽责了,但是,他们把本应一个小时完成的工作变得需要半天的时间甚至更长。因为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他们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逃避。“我很忙”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3)我以前不是这样的。
寻找借口的人都是因循守旧的人,他们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自动自发工作的能力和态度,因此,期许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是徒劳的。借口会让他们躺在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上舒服地睡大觉。
(4)这件事我不会。
这其实是为自己的能力或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失误寻找借口,这样做显然是非常不明智的。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可能让人如意一世。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5)他比我行。
当人们为不思进取寻找借口时,往往会这样表白。借口给人带来的严重危害是让人消极颓废,如果养成了寻找借口的习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其潜台词就是“我不行”、“他比我行”,这种消极心态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让人一事无成。
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行动上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更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
想做的事马上行动,不要拖延
“想做的事情,马上行动,不要拖延!”这是成功者的亲身经验。凡事留待明天处理的态度就是拖延和犹豫,这不但阻碍事业上的进步,也会加重生活的压力。犹豫和拖延的习惯最能损害和削弱人们做事的能力,因此你应该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坚持不让今天的事情“过夜”,否则你可能无法成功。所以应该经常抱着“马上行动,决不拖延!”的想法去努力才行。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来尽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在人生中,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可能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