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给我将这玩意丢出明月楼!”
说罢,身后几名左卫军士卒便跨步走出,直接将杨灿押了下去。
至于杨辉,他虽然面色铁青但是也不好发作。
毕竟是杨灿自己丢人在前,他这个哥哥没有受到牵连,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而大宗师看到杨灿被押下去,原本阴沉的脸也瞬间放松了不少。
“诸位可以继续作答,这是莫要再有这等滥竽充数之辈了。”
大宗师一句话就将这件事定了调子,就算有人想要反驳,那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
那些原本还打算靠着买来的诗赋出风头的家伙,在经历这一幕后也瞬间没了心思。
做不出诗,顶多是被人笑没有才学,而像杨灿那种,大庭广众之下被丢出去,那对家族来说可就是丢大脸了。
在此之后又是接近一盏茶的沉默,沈时的模样一直盯着诸葛悝,那欣赏的目光如同在看宝玉一般。
只见诸葛悝端坐在原地,脸上表情平淡无波,但却让人感到一种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
“如此人才若是不能为我所用,当真是可惜。”
沈时心中暗自感慨,更是打算在诗会结束后便要将诸葛悝拉到自己这边来,成为他未来崛起的班底。
不多时,那位辽郡太守之子王崇缓缓起身,对着沈时和大宗师行了一礼。
“晚辈王崇,向大宗师、太子殿下和诸位同学献丑了。”
“此诗名曰《端午怀古》,龙舟荡碧波,粽叶裹香多。屈子忠魂在,人间共此歌。”
此诗一出,不少人都连连赞叹。
虽然还达不到千古绝句的阶段,但是也算得上是佳作。
更何况杨灿刚才的表现让人眼前一黑,现在王崇这首诗看起来竟然还有种莫名的美感。
在此之后,众多才子们也纷纷起身念出所写之诗,一旁识字的太监也迅速记下,等回到皇宫后献给陛下和诸位大臣欣赏。
“龙舟竞渡鼓声扬,艾草菖蒲挂满堂。粽子香甜情意重,端午佳节共欢畅。”
“江畔艾蒲青,龙舟逐水行。离骚传万古,端午寄深情。”
“。。。”
能到这里来的人到底也是多多少少有些学问的,因此不少人都能写出一首有关端午的诗句。
众人纷纷吟唱,一个时辰后便只剩下最后一人没有作诗了。
“诸葛悝,你可有诗赋?”
此刻,大宗师正在回味刚才听到的诗词,并且分析写下这首诗的才子到底有多少本事,因此沈时便抓住时机看向诸葛悝,准备趁此机会拉近双方关系。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将目光看向诸葛悝,他们无比期待着这个大出风头的家伙最好能当面出丑。
这样一来,太子殿下和大宗师便不会再关注此人,自己也有了能和太子、大宗师接触的机会。
“回殿下,草民献丑了,此诗名曰《和端午》。”
诸葛悝直接起身,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而大宗师和沈时则对视一眼,都好奇他能做出何等诗赋。
只见诸葛悝面容愁绪,仿佛此刻已经沉浸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
他缓缓来回踱步,语气悲凉地感叹道: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