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提防时间这个贼。是时间偷走了猎人嘴皮下的大雁。
谁抓住了时间这个贼,谁就抓住了生命中的一切。
你要想获得生命的成功,你就必须保持百倍的警惕,不要让时间偷走了你的生命。你的生命一定要努力,抓住了时间,你的生命就延长了。你就可能获得成功。
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初,连取三郡,屡败曹真,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御驾亲征,率军从都城洛阳出发到西京长安坐镇,起用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命令他调集南阳诸路人马,速到长安会合,被魏明帝革职而在宛城闲住的司马懿接到诏书,立即调集军队准备赶赴长安。忽然,金城太守申耽派人告知司马懿:孟达正在谋反。孟达原为刘备部将,因未发兵支援在荆州受困的关羽,害怕刘备治罪而降魏,领新城太守,镇守新城、金城、上庸等处。魏文帝曹丕死后,孟达深感自己不受曹睿重视,加之“朝中多人嫉妒”,便打算乘诸葛亮北伐累胜之机,起新城、金城、上庸三处兵马降蜀反魏,径取洛阳,与诸葛亮取长安的大军两相配合,以图克复中原。司马懿得到这一紧急情报,当即决定就近征讨孟达。长子司马师建议急写表章火速申奏皇帝,司马懿说:“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于是自作主张,一面派参军梁畿连夜赶往新城,传命孟达做好与司马懿同赴长安的准备,以稳住这个准备造反的将领,使其不做防备,一面传令全军向新城进发,“一日要行三日之路,如迟立斩!”梁畿先行,司马懿随后发兵,秘密倍道而进。孟达听信了先期到新城的梁畿的话,以为司马懿已去了长安,丝毫未加防范,正暗自得意“吾大事成矣”的时候,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在城下,在作为内应的申耽等人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叛乱。
常有人抱怨老被时间追着跑,工作生活难两全,其实,只要懂得“排”时间和“偷”时间的窍门,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时间好像是一种用之不竭的资源,昨天和今天没什么大的区别,今天和明天也没有不一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任我们挥霍。当我们个子长高了,慢慢又变矮了,头发由黑变白了,才觉年华已逝,才发现人生有如此多的遗憾。但是过去的时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成功的智慧就是管好自己的时间,不管是你的学习时间、工作时间还是休闲时间,每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样你的时间就不会白白漏掉。
凡是事业上有成就的男人,都很重视时间的利用。如果你想创造成功人生,事业上有所作为,你就必须在平时训练自己利用时间,追求时间的效用习惯。
怎样才能抓住时间这个贼呢?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
第一,把你的生活组织起来,制定一个生活、工作、学习、休闲时间表。
第二,按照时间表开始生活。
第三,培养决断力,下决心采取“从现在开始做”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
第四,写下已经拖延很久的事情,定下补做的时间。
第五,不要给时间留下空白。
如果你能照着这样做,你就能逮住时间,你就会非常惊讶地发现,你实际上可以做很多事情,而过去竟然常常说:我没有时间。原来时间被偷走了,你没有发现。把每天的时间都进行登记,按照生活的习惯做出合理的安排,那么,你就不会丢失自己的生命,就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就能获得成功。
8.时间是“挤”出来的
一位投资专家说过:在时间和金钱这两项资产中,时间是最宝贵的。如果你想让时间为你增值,那么,你赚钱的速度就要以秒来计算,要分秒必争地捕捉瞬息万变的商业信息。
萨姆·沃尔顿自建立起沃尔玛特零售连锁商店后,他就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其高效的分销系统提供保证。公司总部有一台高速电脑,同20个发货中心及上千家商店连接。通过商店付款柜台扫描器售出的每一件商品,都会自动记入电脑。当某一商品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电脑在一秒钟内就会发出信号,向总部要求进货。当总部电脑接到信号,在几秒钟内调出货源档案提示员工,让他们将货物送往距离商店最近的分销中心,再由分销中心的电脑安排发送时间和路线。这一高效的自动化控制使公司在第一时间内能够全面拿捏销售情况,合理安排进货结构,及时补充库存的不足,降低存货成本,大大减少了资本成本和库存费用。
萨姆·沃尔顿还在沃尔玛特建立了一套卫星交互式通讯系统。凭借这套系统,沃尔顿能与所有商店的分销系统进行通讯。如果有什么重要或紧急的事情需要与商店和分销系统交流,沃尔顿就合走进他的演播室并打开卫星传输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消息送到那里。这一系统花掉了沃尔顿7亿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数据库。
沃尔顿认为卫星系统的建立是完全值得的,他说:“它节约了时间,成为我们的另一项重要竞争。”
如果说,以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的话,那么以秒来计算时间的人则比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又多59倍。沃尔顿建立的高科技通讯系统,可以说每分钟都是钱。
时间无价,因为虚掷一寸光阴即是丧失了一寸执行工作使命的宝贵时光。因此,那些让时间白白流走,或是花费在无为的玄思漫想中的行为是毫无价值的,而如果是以牺牲人的日常工作为代价的那么必将遭到严厉的谴责。
其实,你的生活中,常常没有你期待的空余时间出现,而你的工作无法进行了怎样的精心计划和安排,还是会有间断,不管是突如其来的电话,还是随时被敲响的门都会打断你手头的工作,即使你为此抱怨,或者突然感到压力迫近,也不能给你任何帮助。不管你有多忙,工作中还是常会有10~20分钟的空当出现。这样的时间一点一滴的利用起来,你就会发现你能够找出时间把你想做的事情做完。
哈丽特·斯托夫人是一位家庭主妇,然而任何一点闲暇时间她都用来构思和创作。由于她超常的毅力和对待时间分秒必争的态度,最终成为小说家,化平凡为辉煌,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
当迈克尔·法拉第是一个装订书本的学徒工时,就把所有的闲暇时光都用来做实验了。有一次,他写信给朋友说:“时间是我所最需要的东西。要是我能够以一种便宜的价格,把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的绅士们的每个小时,不,是每一天,给买过来该多好啊!”
乔治·史蒂芬森把时间看得重若黄金,从不轻易放过。他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完全是凭着个人的勤奋自学成才的,并利用积累起来的点滴时间完成了一些重要的工作。当他还是一个机械工程师时,就利用上夜班的机会自学了算术。
音乐巨匠莫扎特同样惜时如金,一分一秒在他看来都贵如金玉。他经常废寝忘食地投身于音乐创作,有时甚至不间断地连续工作两个夜晚一个白天,可谓勤奋之极。他的惊世之作《安魂曲》就是弥留之际在病榻上完成的,那时他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真可谓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你可以利用的时间还有很多,比方你在医院排队等待体检的时间,你等着开会的时间,你坐在车里等着接孩子的时间,将这样的时间随便消磨过去也是不易察觉的,但是你利用这些时间完成你清单上的一件小事,或者开始制定一项计划也是足够的。你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打个电话,写工作报告的摘要或者浏览一本杂志看它是否值得你花大量的时间去读。其实,你只要扫一眼你的清单就可以知道每一个工作的空当可以怎样利用,而且,你会惊奇地发现,你越是利用这些时间空当,它们就显得越来越多。你的工作效率会因为利用这些时间空当而有所提高。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非常注重余暇时间的价值。
南宋词人李清照夫妇晚饭后习惯喝茶,他们觉得喝茶聊天是对时间的浪费,就发明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茶令”。茶沏好后,他们其中的一个人便开始讲史书上记载的某一件史实。讲完以后,另一人要说出这史实出自嚼一本书,这还不够,还要说出这一史实在书中的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这就是说,知道这一史实,如果没读过此书,就答不出来:读了,而不熟悉,也答不上来,答不上来或答不准确,茶是不能喝的,只能闻闻茶香。通过这样的“茶令”,两个人的史学知识不断积累,丰富了创作内容,也充分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著名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有—种独一无二的装饰品,那就是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小纸条。杰克?伦敦非常偏爱这些纸条,几乎和它们形影不离。这些小纸条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
杰克·伦敦从来都不愿让时间白白地从他眼皮底下溜走。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镜子上的小纸条为他提供了方便;在踱步、休息时,他可以到处找到启动创作灵感的语汇和资料。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也不轻易放过闲暇的一分一秒。出门时,他早已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随时都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常常感到时间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干许多重要的事。而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假如一个中等水平的读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每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千字。一个月是126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512干字。而书籍的篇幅从60000分钟,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这个数目是可观的,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人均年阅读量。然而这却并不难实现。
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闲时间,不妨我们在休闲和娱乐时,不妨也借鉴成功人士的有益的方法,把闲暇的时间合理地利用起来,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很容易很容量成功了。
9.把时间用在最高回报的地方
人们有个不按重要性顺序办事的倾向。多数人宁可做令人愉快或是方便的事。但是没有其他办法比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了。
做事之前,应该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忙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在处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分不清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时常左右为难。这正如法国哲学家布莱斯·巴斯卡所说:“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是人们最难懂得的。”对许多男人来说,这句话不幸被言中,他们完全不知道怎样把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按其重要性排列。
当然,人生有许多推不开的负担,但是,在这些负担中,有许多是不必要的。由于贪多、太求全、太急切而使自己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