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薯不是宁家第一次栽种,不过在这明州府,倒是第一回。
除了这番薯之外,民妇让庄子里,如今都是种的两季稻。
并且能让稻子的产量,每亩能达三百斤以上。”
听到宁芃芃又丢下一记重击,谢启平只觉得双耳都在嗡嗡的作响。
而方丈却是双手合十,对着宁芃芃深深地拜了一拜。
“女施主所说的若是真的,那便是积了大功德呀!
老衲替天下所有的百姓,多谢女施主。”
“方丈不必如此客气,老妇本就是乡下出身,最拿手的,便是这种种地的活。
其实,抚台大人也不用这般惊疑,觉得民妇是在撒谎。
这两季稻的种法,当初新研究出来,也是许多人担心颗粒无收。
所以,民妇并没有把自家的田地全部种下。
一直到现在,安镇那边,大部分的人,其实都已经开始在种两季稻和新作物了。”
宁芃芃看着谢启平脸色变幻来变幻去的模样,忍不住对他解释道。
“这怎么可能?
若是安镇那边已经在推广种植,为何本官会半点不知?”
亩产量这般高的新作物,还有那什么两季稻。
若是真的话,朝廷必定会嘉奖宁氏不说,还会在全国各地都大力的推广才对。
可现在,这宁氏居然说安镇那边大部分都已经在种植了,他却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作物,还有听到那什么两季稻的事。
按道理,安镇那边的县令是李巍山,他绝对不是那种贪污老百姓功劳的事。
更别提,这件事若是上报,李巍山定能受到重用。Μ。
所以,绝对不可能是李巍山故意隐瞒不报。
宁氏和李巍山他们两个人,肯定是有一个人在撒谎。
谢启平看了一眼那生番薯,心中犹豫再三,然后说道。
“备马,去宁家庄子。
宁氏,你不是说宁家的庄子如今都种了这番薯么?
本官倒是想看看,是否真如你所言。”
宁芃芃嘴角微微翘了翘,愿意去就好,她还怕这抚台大人不愿意去呢!
现在好了,省了她劝说的口舌。
听到谢启平说要去宁家的庄子,方丈表示,自己虽然年岁老,可身体倍棒,也想去亲眼看看,这亩产两千斤的番薯,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
幸好宁芃芃坐的马车够大,谢启平和方丈也顾不得男女有别,毕竟这宁氏的年岁也不算轻了。
所以,三人同坐一辆马车,由郑铁头快马加鞭的朝宁家的庄子驶去。
而谢启平的心腹,赶着马车跟在宁芃芃他们的马车身后。
三人到达庄子时,安顿好几位公子小姐的江罗春,正在庄子里指挥着庄子里的下人,把那番薯藤给割掉。
“这是作何?”
下了马车后,看到这一条条的蔓藤被割下来,谢启平抬眉询问道。
“因为这番薯长在这藤蔓的下面。
所以,得先把藤蔓割掉,方便挖这些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