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中华取名艺术大全及寓意 > 第4章 名目繁多别有寓意(第2页)

第4章 名目繁多别有寓意(第2页)

在取小名的方法上,由于在漫长的历史中各地人民的互相影响,古今各地大同小异。

取小名的方法也很多,每一种在各地都可以见到。我们择要介绍几种。

1.生日取名

这是以生日这一天的特点或生年、生肖来取小名的方法。像《红楼梦》里,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所以取小名元春。古代妇女一般没有大名,只有闺名,也就是小名。“元春”就是元妃的小名。再比如革命烈士柔石属虎,小名就叫归山虎。老舍生于腊月二十三,民间过小年,所以小名就叫双喜。

2.吉利取名

以祝福消灾为内容的小名非常普遍。主要内容有健康、长寿、发财、福气等等,像百岁、阿壮、阿福、发仔之类的。《红楼梦》里刘姥姥给风姐的女儿起名叫巧姐,也是趋福避祸的意思。在农村,很多人都相信人死了是因为阎王派小鬼勾了去的缘故,所以起小名常取“留住”的意思,用一些锁、门闩之类的东西作为象征,比如“锁栓”、“大门闩”、“二门闩”、“三门杠”、“铁栓”等等。

3.排行命名

以孩子的排行取小名最简单,并且也非常普遍。有如:小二、小三、夭妹(夭为排行最小的)。这种使用排行的,也有“大栓儿”、“二石头”、“三楞子”这样在排行后再加上正字的。这种命名方法自古就有。像唐朝善舞剑器的公孙大娘、清朝女侠吕四娘、壮族歌手刘三姐,还有《水浒传》里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4.昵称命名

很多父母因为非常珍爱孩子,所以给孩子起一个非常亲切的小名,如在特定的字前加“小”为小名。如:小花、小兰、小华、小玲、小羊、小牛、小芳、小秀等。这些小名,有的后来被直接用为本名或学名,变为张小兰、李小华、赵小玲、朱小羊等。有的化“小”为“晓”,成为张晓兰、李晓华等。还有的在小名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成为与其小名有关的一个新名。如:小兰、小秀、小玲、小芳化做张秀兰、李秀娟、赵美玲、吴亚芳。

再比如,在特定的字后加“子”为小名。如:柱子、铁子、兰子、华子等。有的还在前面加“小”字,如小柱子、小铁子、小兰子、小华子等。这些小名,也可能演化为学名、本名,如赵柱、李铁、张兰、玉华;或者赵铁柱、张玉兰、王玉华等。像我国的著名篮球运动员穆铁柱就是一例。

有以重字成双为小名的,如:晶晶、蕾蕾、芳芳、圆圆、扬扬、平平、双双等昵称。

5.丑贱命名

如:大驴子、二狗子等。以此来给孩子起小名的父母,大多文化层次比较低且迷信地认为,其贱名的孩子好养活,不易生病闹灾。相传北宋欧阳修以儒者自任,然而却给自己的孩子却取小名为僧哥。一次有客人问:“您不喜欢佛教,为什么给孩子取这个名呢?”欧阳修说:“人们要孩子容易养活,往往取个贱名。僧哥就像阿猫阿狗一样。”欧阳修这么说,暗示佛教如猫狗,是诡词狡辩,自圆其说,但是毕竟也反映了当时的情况。现在还是有很多狗剩、破罐之类的小名。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据说它的创始人小名就叫狗不理。

6.期望命名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甚至在小名里面也可以反映出来。我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小名和儿,父母希望他长大了为人和气,和气发财,家和万事兴。革命烈士彭湃,小名天泉,现代画家丰子恺,小名慈玉。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健康,长寿问题的关心开始转向对孩子的前途、命运的担心了,所以近年来,这种小名渐渐多了起来。

7.起贱名为小名

过去的人,尤其是穷乡僻壤之人,大都有一个小名,而其小名又大多为贱名,即以狗、马、牛、羊、猪、猫、兔等动物起小名。

例如:二狗子、狗狗、狗蛋、小狗、虎子、二虎子、虎崽、小虎、牛伢子、牛崽、牛牛、小牛、大驴子、驴子、驴崽、驴蛋。

8.取名的一字冠以“小”字而为小名

取名的一字(如果是复姓则往往最后一个字)冠以“小”字而为小名的习俗,在时下的城乡都很流行。例如:小宇、小玲、小花、小蓉、小星等,这也是一种取小名的方法。

9.重复名的一字而为小名

这种习俗在城镇中,特别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中最为常见。如果是单名,其小名就是双名。例如:张兵,其小名就为兵兵;胡杨,其小名就为杨杨;曾青,其小名就为青青等等。如果是复名,则往往取名字的后一字重复而为小名。例如:东南曲,其小名就为曲曲;张晓晴,其小名就为晴晴;林青兰,其小名就为兰兰等等。

10.名的一字后加“子”字而为小名

这种起小名的习俗在知识分子家庭中最常见。这样的小名,既高雅,又亲昵。如果是复名,则往往取后一字再加“子”而为小名。例如:林叶,其小名就为叶子;胡一曲,其小名就是曲子等等。

第二节

名声在外的号

一、五花八门的号

“号”又叫“外号”,是除名、字外的又一种对人的称谓。号是一种别名,旧时的文人、江湖游侠、和尚道士通常都有号。

“外号”一般反映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等特点,例如《水浒》里的林冲的外号“豹子头”,史进的号“九纹龙”等。也有言志,表示志趣、爱好、理想等功能。

据《史记·索隐》记载:秦武王左相甘茂,曾居于渭南阴乡之樗里,因而自号樗里子。越国茫蠡大夫离越游齐,曾自号鸱夷子。不过先秦称号的并不多,一般只有名与字。汉魏六朝期间,称号的也不太多,比较著名的惟有东晋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葛洪号抱朴子,南朝梁陶弘景号华阳隐居等。

南朝齐梁时的道教思想家、药物学家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陶弘景年轻时抱着“一事不知,以为深耻”的态度,勤奋学习,读书万余卷。他博览广学,人如其字“通明”,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历算,善棋琴,工草隶。未满20岁,他就因知识渊博,被齐高帝聘为诸王侍读,官至左殿卫中将军。但他看淡名利,36岁便辞官归隐。梁武帝即位后,凡有国家大事难以决策时,都要派人去询求陶弘景的意见,当时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辞官归隐句容(今属江苏)句曲山修炼采药,山有金陵洞穴,方圆150里,名曰华阳洞山。因此,他自号“华阳隐居”,晚年又号“华阳真逸”、“华阳真人”。

唐宋时期,文人学士取号的特别多。如唐代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王绩号车皋子,卢照邻号幽忧子,贺知章号四明狂客,李商隐号玉溪生等等。

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字君复。他一直在孤山过隐居生活,终生无官、无妻、无子,常以梅花、仙鹤为伴,因而人称“梅妻鹤子”。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淡泊情趣。

欧阳修晚年有一号为“六一居士”,并把自己的读诗札记称做《六一诗话》,把自己的一些著作编为《居士集》。“六一”,古代曾有“天一地六”之说,即天为一统,地有上下东南西北。“六一”实则包括了天地空间。

但欧阳修对自号“六一居士”却有自己的解释:“集古录(金石遗文)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一位朋友听他解释后,联想到欧阳修晚年兴趣确实非常广泛:收集古董,酷爱藏书,乐于弹琴,喜欢下棋,嗜好饮酒,便拍手称道:“对,这五大爱好加一老翁,你这‘六一居士’真是名副其实啊!”

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有位叫“八大山人”的画家,他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形象夸张;亦写山水,意境冷寂,所画鱼鸟每作“白眼向人”的情状。这位“八大山人”就是明宁王朱权的后裔朱耷(1626~1705)。

“八大山人”是朱耷的号,他的号很多,常用的有驴、驴屋、八屋、刃庵、传綮、雪个、个山等,此外还有道号朱道朗、良月、破云樵者等,但最常用的还是“八大山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