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雄心勃勃,广召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连连召见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与他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梁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哪里是这样,要不就是我在他眼里是一个不足与言的人。”
推荐人以此言问淳于髡,他笑笑回答道:“确实如此,我也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第一次,梁惠王脸上有驱驰之色,想着驱驰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是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就没有说话。”
那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一回忆,果然如淳于髡所言,他非常叹服,淳于髡的识人之能。
从面部表情上,读透了内心所蕴藏的玄机,是识人高手厚积一世,而薄发一时的秘技,而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合唱的“空城计”了。
一部《三国演义》,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空城计”,当诸葛亮带领一帮老弱残兵坐守阴平这座空城时,兵强马壮的司马懿父子,率领20万大军兵临城下。
在城墙之上,诸葛亮焚香朝天,面色平静,他旁若无人地洞开城门,自己端坐在城墙之上,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飘飘然令人有出尘之想。
一场千古的双簧戏,由此拉开了帷幕,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城墙之上,一个在城墙之下,用心机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能看穿他虚张声势的空架势,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倘若司马懿拿下了诸葛亮,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司马家族目前羽翼未丰,最后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
娴于军事的司马懿当然知道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的下场。诸葛亮的存在,让司马懿有了和曹操周旋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操还必须倚重司马懿,诸葛亮一倒,曹操立刻没了后顾之忧,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哪里还有司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静的背后,俩人心中都在波澜起伏,就是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心知司马懿不会下手,才敢下这看似冒险之局,当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惟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和他合唱双簧戏,这出戏,非大智大慧的人,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走姿折射人的内心世界
走路是任何一个健全人体的本能。这种动作与生俱来,而且看似平常,没有半点的特别,但却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在泄露人的心理活动这一方面,脚部是全身最诚实的部位。可惜很多人都顾不上或不注意观察这个部位,对这方面的知识也缺乏了解。如循规蹈矩主人的走路姿态,与积极上进主人的走路姿态绝对是大相径庭。由于这种分析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走路姿态,从中找出他们的真实性格。
(1)走路沉稳的人务实
有的人走路从来都是不慌不忙的,哪怕碰到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这种人办事历来求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这样的人比较讲究信义,比较务实,一般来说,工作效率很高,说到做到。
(2)走路前倾的人谦虚
有的人走路总是习惯上体前倾,而不是昂头挺胸。这种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和温和,为人比较谦虚,一般不会张扬,很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很有修养。有的人走路把头低着,双手紧紧地背在背后。他们的脚步有时很慢,不时还会停下来踢一下石头,或者捡起什么东西来
看一下,然后又丢下。从一般的情况看,有这种行为的人往往心事重重。他们或许正在为一件很难办的事情而焦头烂额。
(3)走路低头的人沮丧
有的人走路的时候总是拖着步子,把两只手插进衣袋里,头常常低着,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里。这样的人往往是碰上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很多快要走入绝境的人常常有这样的表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晨,有位牧师遇到了这样一个人。牧师很可怜他,给了他两元钱,并对他说:“不要绝望,前途会变得很光明的。”
第二天早晨,这位牧师又见到了这个人。
那个人正朝牧师走来,并且很高兴地对牧师说:“不要绝望,前途会变得很光明的。”并递给牧师四十元,说:“那匹马赢了,赔注是一赔二十。”
看来这个人是因为囊中羞涩而感到沮丧,牧师在关键的时候给了他必要的帮助。
(4)走路两手叉腰的人急躁
有的人走路两手叉腰,上体前倾,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他们可能是一个急性子,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跑完急需走完的路程。
这种人有很强的爆发力,在要决定实施下一步计划的时候常常表现出这样的动作。在这段时间里,从表面上看,他们处于沉默的阶段,好像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其实,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
他们的这种动作,实际是一个大大的“V”形,正是他们在告诉别人,胜利正在向自己走来,你们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5)高抬下巴走路的人傲慢
有的人走路的时候,下巴高高地抬起,手臂很夸张地来回摆动,腿就像高跷一样显得比较僵硬。他们的步子常常是那样的稳重而迟缓,好像刻意要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人很傲慢,被人们称为“墨索里尼式”步态。如果不想与这样的人对抗,在他们的面前最好表现的谦虚一点。
(6)喜欢踱步的人善于思考
就姿态而言,这是非常积极的姿态。但是旁人可能对踱步者讲话,因而可能使他思绪中断,并且干扰到他正想作的决定。多数成功的推销员了解:要让踱步的顾客单独思考是否决定购买自己所推销的商品,不要去打扰他,这点是很重要的。假如他想要问问题时,他们才让他停止踱步思考。有许多成功的谈判乃至于一方咬着舌头不吭气,让另一方继续决策行为,在地毯上踱方步。
(7)、漫步的人外向,端步的人内向
有的人走路总是不正规,就像玩儿似的,一点儿也不规范。这种人与上一种人正好相反。他们属于外向型的人,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感兴趣,可以算得上是十处唱歌九处在账。
这样的人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很认真,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意见。人们称之为曲线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