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完美的生活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然而我们所生活的空间却注定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但是只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接受没上帝的给予,用坚强的毅力去坦然面对挫折,成功之门总有一天会向我们敞开。
热爱工作,享受那份甜酸苦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强,这也加剧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求,以至于许多人都把工作的价值和乐趣都用金钱来衡量,从而失去了最初自己对工作本身的兴趣。然而,工作除了能给我们带来金钱收入以外,保持自己最初的兴趣快乐地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能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机会就会垂青于你。如果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去享受那份甜酸苦辣,心情也就会愉快很多。
一位退休的老人,在乡间买下一座宅院,打算安度晚年。但不幸的是,在这宅院的庭园里,种着一株果实累累的大苹果树。
邻近的顽童,几乎是日以继夜地来“探视”这株苹果树,同时还带来了石头或棍棒。玻璃常被击破,老人有时不堪喧闹会走到庭院中驱赶树上或园中的顽童,而顽童回报老人的,则是无数的嘲弄及辱骂。
老人在不堪其扰之余,想出一着儿妙计。有天,当他如往常一样,面对满园的顽童时,他告诉他们,从明天起,他欢迎顽童们来玩,同时在他们要离去前,还可以到屋子里向老人领取一块钱的零用钱。
孩子们大喜,如往常一样地砸苹果,戏弄老人,同时又多了一笔小小的零用钱收入,因此天天来园中玩得乐不思蜀。一个礼拜过去后,老人告诉小孩们,以后每天只有五毛钱的零用钱。顽童们虽然有些不悦,但仍能接受,还是每天都来玩耍。
再过一个星期,老人将零用钱改成每天只有一毛钱。孩子愤愤不平,群起抗议:“哪有这种事,钱愈领愈少,我们不干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从此,庭院恢复了往日的幽静,苹果树依然果实累累,不再饱受摧残。聪明的老人为了对付贪心的小孩,在原本只为了兴趣而快乐的事物上加入酬劳,再假以时日,使酬劳逐渐降低,终于使小孩们兴趣失去了。
或许不只小孩子是这样,在我们成人中,也常有这样的现象,因为金钱的缘故,而使自己对原本热爱的工作失去了兴趣。
这个时候,人们开始诅咒金钱是万恶的,因为加入金钱,而使得单纯的工作兴趣不再有意义。事实上,金钱非善也非恶,贪财才是万恶的根源。真正犯错的,并不是金钱,而是我们对工作与金钱的态度是否正确,是我们对付出与获得的心态能否达观。
我们可以再一次去审视自己的工作,清楚地分析出自己为何要从事这项工作,而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何在,然后回想自己从事这项工作时起初的心愿,紧紧把握住这份心愿,就能不为起伏不定的酬劳所迷惑,从而从工作中获得最大的乐趣。
我们不能让金钱阻碍了自己原本所热爱的工作。要时时弄清楚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而这份快乐,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人缘和更大的财富。
不要攀比,它会毁掉你的幸福
对于幸福,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视合家团圆为幸福,有些人视事业有成为幸福,还有些视帮助别人为幸福。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不知幸福为何物,因为她只知一味与别人攀比,迷失了自己,最终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只是一味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幸福,那自己就会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我们对于别人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形。
许多时候,一个人感到不满足和失落,仅仅是因为觉得别人比自己幸运!
如果我们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别人比较,在生活中就会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
下面这则寓言就生动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让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
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很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国王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小草回答说:“国王,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牛津格言》中说:“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形。”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既不能专门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也不应以己之短,比人之长。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地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幸福有很多种。别人以为吃喝玩乐就是幸福,但不见得不让你吃喝玩乐就不会觉得幸福,甚至你还会以为那简直是一种折磨。所以,生活中我们无需与别人进行攀比。因为,攀比来的幸福不牢靠,哪怕你比过了别人,幸福还是会偷偷溜掉的。
烦恼往往是自找的,千万不要自寻烦恼
生活中,人一旦被烦恼笼罩住,那他的生活将苦不堪言。那么,烦恼到底躲在哪里呢?我们又将如何摆脱烦恼呢?
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横笛,逍遥自在。
年轻人走上前去询问:“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年轻人试了试,不灵。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年轻人来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老翁坐在柳树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年轻人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办法吗?”
老翁看了他一眼,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年轻人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
年轻人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