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妈妈教育女儿的视频 > 第四章 交际能力强的女孩有福气(第2页)

第四章 交际能力强的女孩有福气(第2页)

在父母的关爱中,要女儿去学会关心他人似乎很难,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接受爱,并不懂得如何给别人爱。但是只要有了闺中密友,这一切就变得容易得多,女儿会为了得到朋友的尊敬,而宁愿为了对方而委屈自己。有时,闺中密友会有功利的成分存在,父母这时要告诉孩子不求回报的感情才最珍贵,培养孩子把握心理变化的能力。具体要怎么帮助女儿找到合适的闺中密友呢?家长不妨这样做:

第一,不要过度干涉女孩的交友自由。

孩子都不希望爸爸妈妈过度干涉自己的交友生活,这也是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空间,家长不要过度约束孩子,让孩子能在楼下的草坪上和朋友们痛快地玩上一会。不要一看见孩子在楼下“疯跑”就把她叫上去写作业,不要一看见孩子放学时和男同学并肩而行就紧张得不得了,更不要让孩子本该幸福的童年成为她们将来不敢去回忆的噩梦……

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坏,但是对于“好”的含义,父母的认识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多数父母只是片面地认为“学习好,有礼貌”等就是“好”孩子。其实,“好”有很多方面,比如乐于助人、口才好、想象力丰富等。父母应该积极地发现孩子与她的朋友间的差别,并指导孩子学习她的朋友的优点。

第二,帮助女孩挑选闺中密友。

闺中密友和普通朋友毕竟不同,说得严肃一点,闺中密友称得上是生死相交的朋友,是孩子的知音,有时,甚至会比孩子自己更了解自己。而且,还能在有难时互相依靠,有快乐时一起分享。

闺中密友,可能多来自童年或读书时代的同学、邻居,因为知彼知己,知根知底。两人之间没有戒备,没有利益需要权衡。

第三,教女孩要用真心来换取友谊。

真正的友谊,不是由老天来注定,命中注定的友谊未免有些过于理想。家长要告诉孩子,友谊是由孩子自己来争取的。

用自己的真心去交换另一颗真心,伟大的友谊才会诞生。当然,如果面对巨大的诱惑,真心也可能会被出卖。这是一种卑鄙的行为,但有时也是人之常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儿,选择朋友要认真。

闺中密友的友情细细绵绵、悠悠长长,一辈子也诉不尽、道不完。在很多时候,女孩有了闺中密友,就有了抵抗人间冷暖的“屏障”。无论快乐还是烦恼,都不再是一个人的事,好事加倍享受,忧愁也会减半。

总之,要女儿幸福,一定要让她拥有几个亲如姐妹的闺中密友,这种朋友,会让女儿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幽默的女孩朋友多

笑容是与人亲近的有力武器。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有的小孩比较“爱笑”,有的小孩则喜欢“皱眉头”。“笑眯眯”、“爱笑”的小孩,谁不喜欢?谁不乐意与“笑口常开”的小孩亲近呢?不然大家怎么会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呢?

人生最大追求是什么?是巧克力、冰激凌、热带地区的观光、孩子们的拥抱、美美地睡上一觉,还是做好工作带来的满足感?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会不同。但是有一样东西大家都想要,那就是欢笑。而幽默是欢笑的源头。

其实幽默没有什么确切的定义。一般来说,幽默是指引人发笑和发人深省的诙谐而滑稽的言行。但是,这也只是幽默的部分意思,只是纯粹从幽默的字面上去解释。幽默能引发笑声,带来愉悦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人先前的烦恼变为欢畅,痛苦变成愉快,尴尬转为融洽。

幽默的孩子总是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好像他们身上存在着魔力一样,吸引人们不断向她亲近。在朋友的交往中,幽默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幽默的语言,能使社交气氛轻松、融洽,利于交流。

幽默除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处理人际关系,还能帮助孩子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因此,培养女儿的幽默感,就能让她在平凡的人生中找到乐趣,会使孩子的幸福感加强。如此看来,幽默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其建立的心理基础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情绪不会也不可能一直处于高昂的状态,总会遇见让人心生郁闷的事情。而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舒缓紧张气氛,给人带来喜悦和希望。毋庸置疑,如果女孩具有幽默感,那么她将拥有更多的朋友,也会拥有乐观处世的心态,更会拥有一份轻松的心情,这样一来,她的生活便会被阳光所照耀,她的人生也将会充满欢声笑语。

古丽的家庭氛围特别和谐融洽,爸爸妈妈都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说话也很幽默,欢声笑语总停留在她的家里,不肯离去。古丽在爸爸妈妈的熏陶下也变得非常有幽默气质,小小年纪就常常语惊四座,让人开心不已。

妈妈下班回家非常疲惫,做饭的时候有点心不在焉,便没有把米淘干净。所以,古丽在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往桌子上吐沙粒。妈妈见女儿吃得那么费事,觉得自己对不住女儿就说:“古丽,是不是沙子太多了?要不妈妈重新帮你弄碗面吧!”古丽冲着妈妈摆摆手说:“妈妈不用了,今天你太累了要好好休息,再说也不都是沙子,还是有米饭的。”说完古丽冲着妈妈做了个鬼脸。古丽这话一语双关,让妈妈哭笑不得,浑身的疲劳也瞬时烟消云散了。

妈妈每天上班都得挤公交车,古丽看了觉得很心疼就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了,一定要买一辆车,每天接送你上下班,这样你就不用辛苦地坐公交车了。”妈妈听了很是欣慰。于是就逗她:“你买什么车?”古丽说:“我想好了,我要买的那款车叫做‘老师爱死你’。”妈妈当时一愣,努力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女儿说的到底是什么车,古丽见妈妈疑惑不解,就解释说:“妈妈啊,这是一款车的牌子。就是——劳斯莱斯啊。”妈妈一听大笑不已,先前上班的烦闷与不快都不见了。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太过于较真,轻松地去看待问题,你会发现自己烦恼的根本不是什么大事,许多问题都可以在幽默中轻松化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女儿去运用幽默的方法面对问题,这样,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才不会钻进死胡同。

幽默是一个人思想、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家研究,人的幽默感大约有三成是天生的,其余七成则须靠后天培养。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第一,让孩子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幽默的心理基础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惧怕失败,要在失败中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悲观失望。

真正幽默的人,不但不怕受人嘲笑,而且非常善于自嘲,这种自嘲实际上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建立自信,特别是一些内向的孩子,要经常引导孩子从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看到自身的力量,这样孩子才会积极乐观,才会有幽默的资本。

第二,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幽默氛围。

孩子只有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才会心生好奇发问,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外部的世界,接受外部的知识信息。正如皮亚杰所言:“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

幽默感的发展和培养也适用这个原则,一个认同并支持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很重要。很多研究证明,孩子的幽默感来自父母。孩子的身体是父母授之的,那孩子的大脑幽默区域当然也是父母遗传的。长期生活在充满幽默、遍布欢声笑语的环境中,孩子的幽默感自然也会得到培养。

第三,多给孩子看或读幽默轻松的故事。

孩子大都喜欢听故事,更喜欢追随故事中的主人公。幽默有趣的小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喜欢上阅读,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同时,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乐天派,他们虽然遇到各种各样奇怪的困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继续乐观地对待人生。多给孩子读或看这样的故事,可以培养孩子对乐观情绪的向往。

孩子的幽默感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家长要知道,懂得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也会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让女孩走出害羞的牢笼

人类,尤其是孩童,在面对新环境以及陌生人时,往往会腼腆,甚至有的孩子容易受惊从而出现过分沉默。这些表现就是所谓的害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属于人类的一种自卫策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