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女孩篇图片 > 第八章 好气质让女孩更优质(第2页)

第八章 好气质让女孩更优质(第2页)

“真的吗?”

“当然!你的微笑非常有魅力,肯定会有很多同学一下子就喜欢上你的。”

李曼听了非常高兴。第二天,她鼓起勇气对遇到的每一位同学微笑——虽然那笑容还是羞涩的。

不久以后,李曼就走出了阴影,她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而且成绩不但恢复了原来的水平,还有所上升。

微笑,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误会;微笑,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微笑,可以解除人的拘谨。

既然认识到了微笑的重要性,父母就要教育女孩学会微笑,乐观地面对生活,建议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女孩学会微笑:

第一,拥有乐观的心态。

女孩在生活中遭遇磨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再说人生也不会一帆风顺,正是因为这些困难和挫折才使得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父母要教育女孩以积极的心情去面对,不要过分看重得失,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而应该享受过程中得到的快乐,记住要保持微笑。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咸。如果女孩总是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用微笑来面对一切,那她的生活就是充实的,人生就是积极的。

第二,告诉孩子,微笑要真诚。

微笑看似简单,只要把两个嘴角向上一扬,那这个面部表情就完成了。但是,一个真诚的微笑却得来不易。尽管我们想用微笑去面对生活的磨难,但是内心却依然觉得非常痛苦,这种笑就不是微笑,而是一种苦笑,但是家长如果让孩子把微笑形成了一种习惯,那么,孩子便会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会还原我们的心境,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只有那些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温暖。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尊重生活、热爱生活,如此才会觉得生活妙不可言。

第三,父母要微笑生活。

如果父母终日郁郁寡欢,脸上常年见不到笑容,那孩子又怎么会有笑容呢?情绪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你要知道,即便你苦着脸,环境也不会做任何改变,那又何必做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呢!

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微笑常驻于脸上,那亲和力会大大增加,别人也就更乐于和你交往,机会也会垂青于你,生活自然会顺利很多。因此,父母不要忘记用微笑来装扮生活,这样孩子慢慢也会习惯微笑。

微笑是女孩心情愉快的外在表现,也是善意的表情,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微笑是女孩的无价之宝,笑口常开,平凡的女孩将会拥有非凡的魅力,拥有灿烂的人生。所以,父母要教育女孩学会享受生活,保持微笑。

衣着打扮要得体

人有一种喜爱美、欣赏美的心理倾向。这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和共同天性。即使是原始人类,他们也喜欢听悦耳的声音,在岩石洞穴上画美丽的图画,把贝壳和鸟骨染色制成各种装饰品,用黏土制作观赏用的陶器。

关于仪表,女孩似乎天生就要比男孩敏感得多,也在意得多。这种想法无可厚非,毕竟仪表美可以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增加大家对自己的关注。再说,女孩天生喜欢被大家“众星捧月”般对待,既然注重仪表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待遇,那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孩子到了3岁后,就会对自我和环境提出审美要求。女孩的表现更为明显,到了这个年龄段会对自己的衣着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些女孩甚至更早就在这方面有了敏感性。当女孩处在审美敏感期的时候,会突然对美产生很多的想法,在这个阶段,家长们会发现,她们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漂亮裙子,喜欢带有蝴蝶结的小饰品,喜欢扎各种各样的辫子,而且有的女孩甚至还会穿上妈妈的衣服,挎上妈妈的包包,蹬上妈妈的高跟鞋,在镜子前“臭美”地走来走去。这些都是女孩追求、探索美丽的一种表现,而这些也足以说明她已经进入了审美敏感期。所以,如果父母们发现自己的小公主有追求美丽的倾向,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已经到来了!

家长要知道,爱美是女孩的天性,她们追求美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仪表得体的女孩,不仅能让他人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展示她个人的美丽和气质,无疑会让她收获更多的自信。

女孩的审美敏感期一旦开始了,那她的一生都会一直处在一种对美丽的探索之中。探索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孩子可能会走不少弯路。如果父母没有及时进行正确引导的话,孩子就很容易形成错误的审美观。像是有的女孩过分追求外表美,沉迷于怎么打扮更漂亮,很容易产生爱慕虚荣的心理。她们会认为靓丽的外表就是唯一的追求。一旦这样,女孩的大部分精力和心思就会放在衣着打扮上,从而忽略了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

所以,在孩子对美的探索初期,父母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父母经常粗暴地对孩子进行干涉、阻止、限制,那孩子的审美发展就会停滞,而且还会遭到破坏;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审美观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鼓励,孩子就有可能成长为一位审美能力极高的美丽女孩。

小冉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富裕,可能是到了爱美的年纪,小冉每天都会缠着妈妈买衣服和发夹什么的,还说学校里的同学衣服特别好看,还带着项链和手镯。那眼里流露出满满的羡慕。妈妈刚从学校把小冉接回家,小冉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妈妈,你看见琳琳的指甲了么?她涂红指甲好不好看?”

妈妈意识到小冉开始越来越爱美了。妈妈认为,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小冉小女生涂红指甲是不美的,这样无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于是,妈妈决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教会小冉怎样才是美。

过了几天,妈妈买了好多毛线回来。然后用这些毛线给小冉织了几件衣、裙、裤、背心,由于颜色俱全,妈妈还精心设计出富有儿童情趣的款式和图案。小冉穿上这些衣服,平添了几分聪颖、活泼。学校里的小朋友们羡慕极了。还有好多阿姨也都来借她的衣服做样子。后来,妈妈又问小冉:“你还要琳琳的衣服和项链、手镯吗?”

小冉赶忙摆摆手说:“不要不要,像个小大人,多俗气!还是我这样好看,多活泼呀!”

因此,当你的小公主表现出强烈的爱美倾向时,父母必须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性格特质。态度也要客观,千万不要打击孩子。因为只有父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爱来包容孩子,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乐观快乐、积极向上的阳光女孩。

爱美虽然是人的天性,但是较高水平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对于美的认识处于一个朦胧状态,对美的观念尚未确立,因此往往并不懂得什么是美。凡是颜色鲜艳、造型奇特的东西,或者周围人感兴趣的事物,孩子会不加选择地一概喜欢,在她们眼中那样便是美。小女孩不等天热,就吵着要穿裙子,即使裙子长及脚背,犹如道袍,她也觉得美滋滋的。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不加引导,孩子将来就可能见美不美,甚至以丑为美。所以,对于孩子的审美能力,父母要从小注意引导,以免孩子“误入歧途”。

第一,让女孩知道正确的衣着搭配。

气质这种东西是无形的,但衣着打扮却是女孩内在品位和气质的无声表达,也是展现女孩个性的符号。因此,父母要教女孩学会正确搭配衣着,让她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父母也要让女孩明白,不要盲目追求衣着打扮,华丽不是终极目的,但一定要整洁、得体。

而且,要告诉孩子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打扮,比如,上学的时候一般就穿校服;平日里,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如果参加一些聚会,就要稍微打扮一下,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第二,引导女孩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千篇一律不是美,美丽是拥有自己的个性,做到不随波逐流。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一些简单的美学知识,知道美的各种表现形式,从而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更要让孩子知道,美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你认为是美的,别人不一定就认为美,美重在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在相互攀比或与他人的过度一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