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是职场精英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被对“完美”的这份追求压得喘不过气来,深受完美主义之累,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中,为交上一份“好些、再好些”的答卷,对工作锱铢必较。其结果有时反而会延误工作,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所以,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不必过分追求完美,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而应努力找到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个好心态,才会有个好人生
有些人总喜欢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情况无法改变。但往往环境能左右一些意识上的感观,却不是造成实际境况的主因。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由我们自己的态度决定的。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可谈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有这么大的转变?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念头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受着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虽然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我们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
所以,调整你的心态,鼓起生活的信心,改变眼下的处境,至少,不要退到你已经见识过的比现在还糟糕的境地。选择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你将获得的一个别样的人生。
徐子燕是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她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她一直抱着积极的心态从底层职位上奋斗而来的。她曾自豪地说:“现在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可能是在为将来埋伏笔。用锻炼自己成长的积极心态,对待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每做一件事情,就多一点个人资源,水滴石穿地累积起来,就是你的个人财富,没有谁能够掠夺。当你成为你的职场中个人矿藏最富的那个人,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这个时候,你就是那个不可或缺的人。”
说这番话的时候,年轻、漂亮、知性的美丽女子徐子燕正坐在她的大班台后面,脸上流露着似乎与生俱来的自信。“其实我这种自信,也是从职场上慢慢积累起来的。”
刚到这间公司办公室做文员的时候,徐子燕不显山露水,平时工作只是收发文件并归档,然后就是无论什么地方忙,就像颗螺丝钉一样赶快补上。当别的同事都为能少做一事就少做一事而推来推去的时候,徐子燕活泼的身影就已经转开了,不多久,一份工作就非常漂亮地完成了。每逢这个时候,同事们都非常高兴,觉得有这样一位新员工可以做挡箭牌,真是妙不可言的事情。从此,“子燕,你去做那件事情”,“子燕,你去见一下那个客户”,这样的指派越来越多。
徐子燕从未觉得自己是个被人支来支去的小杂役。“虽然杂事多,但是会得到很多锻炼。比如叫我去接触传媒,联系公司的广告业务,参与广告文案的写作,并且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这都是我学习和充电的过程。”一直在暗中观察员工表现的办公室主任暗自点头。
从此,徐子燕更加忙碌,但是,忙的却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了,比如,公司的一些重要客户和一些谈判的场合,主任都会带上徐子燕一起去。终于有一天,是公司老总分配徐子燕任务了。公司准备上市,需要拟一份招股说明书,而在此之前,要把公司彻底包装成一家公众公司,董事长希望徐子燕能够做好准备,协助管理层完成公司历史上的质的飞跃。
后来的事情,真的就像徐子燕为自己埋的伏笔一样,她顺理成章地成为那家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后来,又跃升至公司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而且成为资本运营方面公司独当一面的大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态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它可以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也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地越多。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起点,它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愉快地投入工作,获得所企望的发展机遇。有积极的心态,才会有积极的思维,健康的心理,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获得工作成绩,有更大的进步。
不计较得失,吃亏也是一种受益
在职场中,尽管追求利益是大多数人的目标,但是并不是唯利是图才是事业发展的方式。有时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吃些小亏,反而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汉武帝时期,有个在朝官吏叫主父偃,时任郎中。他为人忠厚老实,遇事谦虚礼让,在朝野中人缘不错。有一年临近除夕,皇上赐给群臣每人一只外番进贡的活羊。
具体分配时,负责人犯了愁:因为这批羊有大有小,肥瘦不均,难以分发。大臣们纷纷献策:
有人主张把羊只通通杀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
有人主张抓阄分羊,好孬全凭运气……
朝堂上像炸开了锅,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这时,主父偃说话了:“分只羊有这么费劲吗?我看大伙儿随便牵一只羊走算了。”说完,他率先牵了最瘦小的一只羊回家过年。
众大臣纷纷效仿,羊很快被分发完毕,众人皆大欢喜。就这样,摆在大臣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从此,他也赢得了众大臣的尊敬。
后来,这件事传到汉武帝的耳中,汉武帝很是欣赏,他又被朝廷提拔为中大夫。这位大臣既得到了众大臣尊敬,又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对于这位大臣来说,亏己不正是福吗?
吃亏是福,关键在于心,在于不计较小小得失。这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职场态度。但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这并不仅仅因为人性的弱点让人很难拒绝摆在面前的诱惑;更是因为大多数人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不能舍弃眼前小利而争取长远利益。其实,学会吃亏,善于吃亏,乐于吃亏,这并不通通是一个人无能、无用、无知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个人的品行伟大于否,思想高尚于否,行为善良于否的写真。
王林是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受聘于国内某知名出版社任编辑一职。他不但文笔很好,而且工作积极主动。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大型工具丛书的编辑,每个人都很忙,但社长并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发行部和业务部帮忙,但整个编辑部只有王林接受社长的指派,其他的人都是去一两次就抗议了,甚至还有人说王林太傻,做无用功。但王林却说:吃亏就上占便宜嘛!事实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苦力工一样!他真是个可随意指挥的员工,后来他又去业务部,参与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开口要求,他都乐意帮忙!反正吃亏就占便宜嘛!他总是这么说。
两年后,王林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生意很。原来,他是在吃亏的时候,把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发行,直销等工作都摸熟了。他真的是占了便宜啊!
吃亏就是占便宜。我们都应该记住,这是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做事能力,扩大人际关系网络的最好办法。如果样样都想占便宜,那最后一定会吃亏,而且还可能吃大亏。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有时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这就是吃亏是福,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得失之道。小处吃亏,大处受益,暂时吃亏,长远受益。如能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便可宽心自如地对待周遭的人与事,时时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就是智者的选择。职场中总有一些聪明的人,能从吃亏中学到智慧。
“吃亏是福”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我们要调自己整心态,坦然面对吃亏,从而让我们能在人生路上走得一帆风顺。
太多的抱怨会让你失去更多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几乎随时都能听到各式各样的抱怨:抱怨工作乏味,抱怨公司的老板苛刻;抱怨工作时间过长,抱怨薪水太低;抱怨分配不公平了,承诺的提成不兑现;抱怨公司管理制度过严……诸如此类的抱怨是不少人的生活写照,他们整天处在一个消极的工作态度中,一种不被重视的不公平感使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如果一个人总是抱怨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这样只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