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马上行动,朝着你的红色第一,红色第二等目标迈进。不管多么累,心情多么不好,每天都必须朝着目标做一些事情。
我们可以做一个确定和实现目标的示意图:确定目标并清楚地写在纸上→确定完成这个目标的底限→列出详细的行动计划和方案,注意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并为每个行动设定底限→马上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总结并校正你的行动计划→使用每天进步1%的规划,每天咬牙坚持→坚持到底,不管是什么困难,始终盯着红色第一,直到实现。
举例说,你的目标是在五年后住进三居室的新房,父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孩子能进入好的学校读书。假设你的职业是专业销售员,每年的收入大约20万。你可以把年收入30万作为红色第一目标,放入上述图表中,确定它的底限,列出你要学的知识,要看的书,要参加培训的课程,每天晚上或周末时间怎样度过,怎样训练自己的意识和口才,与人接触的技巧等技能,怎样找到能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工作。每天努力进步一点点,坚持到底,直到实现目标。
为目标设定期限
为你的目标设立一个期限,你的潜能
将由于设定明确期限的目标而被激发。
许多人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没有设定具体的期限。一个没有期限的目标,不管多么美好,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没有实现期限的一个目标,注定要失败的。即使取得了成功,也是侥幸得来的。我们不要靠运气生活,要靠目标和计划生活,这是每一个成功者不断在做的事情。
1978年,有位年轻人非常谨慎地抱着一大包东西,拜访了夏普的柰良工厂。他在接待他的工厂主管面前打开布包,拿出一具将日语翻译成英语的电子翻译机,热切地说明这具机器的构造。这个年轻人说:“这台机器价值一亿日元,买不买?”
真是顺利,买卖成交了。年轻人以这笔钱作资金,三年后成立电脑软件流通公司。这个年轻人就是孙正义。当他前去夏普拜访时,还只是个22岁的大学生。
从开始实现自己的理想到今天为止,孙正义都执行了一套彻底的时间战略。孙正义早就立下志愿,要当一位企业家。那时他还是大三学生,就为自己订下日课,每天要想出一种能够赚取事业资金的商品构想。限制时间只有5分钟。这是一项避免妨碍自己学习功课及提高集中力的时间限制。这项日课实行下来,孙正义积累了数百种商品构想,其中之一就是电子翻译机。
孙正义成立的软件流通公司相当活跃,借着公司股份,成了资产达二千亿日元的商界名流。但这只是孙正义的出发点,他曾公开表示,软件流通公司在本世纪年营业收入将达到一兆日元,在21世纪的数位情报产业中,成为世界第一是最终的目标。
正如拿着大包去售电子翻译机一样,孙正义为达成目标,设计了一套设定时间的架构:“20多岁创立事业,30多岁赚得资金,40多岁决胜负,50多岁有所成就,60多岁时使其传承下去。”这是一项人生以10年为一个阶段的伟大构想。
孙正义的自我实现就产生于“每天以五分钟时间想出一个点子”这种精细的时间感和“以10年做区分展开事业”这种大格局的人生设计的交会处。为自己的目标设定期限,就能产生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意愿,为实现目标而全力以赴,目标达成的机率就会越高。
没有期限的限制,就会缺乏做事的动力。为目标设定了期限,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不积极地去做,目标也是无法到期完成。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拖延的表现,人生中80%的可利用时间都被拖延浪费了。想想看,你在年初订的目标到年底时实现了几个?是什么原因没有定时实现?
要克服拖延的习惯,唯一方法就是为每件事设定期限并严格执行。把每天的目标详细写在纸上,坚持完成当天的任务。一个月后,你就会养成任何事都有期限并定时完成的习惯,这个习惯是你人生成功的一个关键。
18世纪美国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不要把今天能做的事推到明天做。”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明确的时间计划,要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
美国恐怖小说作家斯蒂芬·金除了他的生日、圣诞节和7月4日那天,每天都要写1500字。如果你真的想在期限之前完成任务并获得成功,你就需要不断的坚持,直至任务完成。但不要把期限规定的过于紧张,毕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拖延具有破坏性,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所以,我们要积极地行动,摆脱懒惰与拖延的恶习。
人最容易也最经常拖延那些需长时间才能显现出结果的事情,不论事情大小,都不要放任自己无限期地去拖延。当你养成按时完成工作的习惯时,你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精义。
从最近的目标开始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有价值
的那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个。
在人生的旅途上,会有很多目标。目标必须依照自我条件而定,要掌握好尺度,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要力所能及。
在这个世界上,不切实际的目标是无法达到目地的。那些遥远的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你行动的累赘,而那些离你最近的事物才是你最容易实现的目标。
一次,法国一家报社进行了一个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在只能抢救一幅画的情况下,你会救哪一幅画?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答案中,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而获得了该题的奖金。贝尔纳的答案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美国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成功的策略》的作者吉米?道南说:“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较近的目标上,别让遥远的未来吓住你,使你烦闷。伟大的目标常常包含在琐屑的努力之中,把目标分解后就不会给人压力,让人完成起来格外轻松。一个个分目标上的实现,逐步拉近了与理想的距离。
生活中,我们常会制定长期发展的宏伟目标,只看到很远的地方,而看不到眼前的景色。我们拼命地追赶,却总也达不到目标,甚至好高骛远。为此,我们感到沮丧,感叹人生非常艰难。
所以,不要给自己制定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最主要的是欣赏自己眼前的每一点进步,享受每一天的阳光。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发现了金矿。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纷纷奔赴加州。17岁的农民亚默尔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历尽千辛万苦赶到加州。
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然而,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许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没有圆致富梦,反而丧身此处。
亚默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大多数人一样,不但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饥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着水袋中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亚默尔忽发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呢。于是亚默尔放弃对金矿的努力,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用细沙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将水装进桶里,挑到山谷一壶一壶地卖给找金矿的人。
当时有人嘲笑亚默尔胸无大志:“千辛万苦到加州,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这种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亚默尔毫不动摇,继续卖他的水。一段时间后,大多数淘金者都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靠卖水赚到几千美元,成了一个小富翁。
在这个世上,好高骛远的人实在不少。然而,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事业的追求、功德的圆满,都应该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进行,本着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原则,不断开拓,不断进步。
太高的奢望和不切实际的目标,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把握好最近的目标,付出才可能有回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简单有效的选择。你有切实可行的目标,生活就多一些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