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就在于公司组织了一个“智囊团”,这个“智囊团”的成员由科技人员和供销人员、策划人士组成。先由他们深入市场,广泛搜集市场信息,将搜集回来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劳特公司生产、销售泡泡糖的各个环节,找出了劳特公司产品的薄弱点:
1。销售对象单一,只以儿童为主,忽视了成年人的需求。其实成年人喜欢泡泡糖的人也很多。
2。口味单一。推向市场的泡泡糖只有果味型,而顾客的口味是多种多
样的。
3。形状单一,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单调的条筒形。其实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也是多样化的。
4。价格死板,每块都是110日元,顾客购买时需要找零也很不方便。
这些被发现的“死角”,或者说是劳特公司没有顾及到的“缝隙”,正好是江崎公司大显身手的“冷门”。江崎公司迅速组织人马,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一系列的泡泡糖产品:提神用的泡泡糖,可以消除困倦;交际用的泡泡糖,可以清洁口腔,消除口臭;运动用的泡泡糖,可以增强体力;轻松休闲的泡泡糠,可以改善忧郁情绪。此外,在泡泡糖的外观上也进行了耳目一新的创意,推出了卡通形、圆球形、动物形……
为了方便顾客食用,包装也焕然一新,只需一只手就可以打开食用;在价格上也进行了改革,为了避免找零钱的麻烦,将价格定为50元和100元两种,再加上强大的广告宣传攻势,1991年江崎公司的泡泡糖市场占有率很快达到25%,创造了销售额达150亿日元的最高纪录。
江崎公司的泡泡糖进入市场后,消费者各取所需,很快便占领了市场份额。关于江崎公司的成功,其创始人江崎说:“即使成熟的市场,也并非无缝可钻。”
哲学家很早就告诉人们:毒草可以肥田,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从哲学家们口中说出的这些道理其实就是逆向思维的总结:遇到事情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有一个制造肥皂的企业叫明尼唐克公司,这是个排名在众多大公司后面的小公司。由于自己是无名之辈,明尼唐公司从来不敢与其他大公司争雄。但是,就这样永远做一个无名之辈吗?明尼唐公司又不甘心,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如果正面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争不到期望的目标,反倒会搞得彻底破产,连老本都要输光。
公司的经营者经过反复权衡之后,决定采取侧面出击、出奇不意的策略,从侧面杀出一条路来。
1979年,公司的技术人员别出心裁,研制出一种空前绝后的液体肥皂,这种产品悄然上市后,立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反映十分强烈。“软体肥皂”的上市,给当时名望高、规模大的乐威、宝洁公司造成了很大冲击,老牌的肥皂公司大为震惊,因为“软体肥皂”的上市抢走了他们块状肥皂市场很大的份额。明尼唐公司的这一招可谓出奇制胜,赢得了很大的成功。
定势思维指一种约定俗成的状态,当事物处在不可变的情况下,定势思维便出现了。从自然界的事物来讲,定势思维是不可逆转的,你必须要服从它。比如:太阳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来,如果太阳挂在西边,那个时间就一定不会是早晨而是傍晚;惊蛰过后,万物从冬眠中醒来,农民就要忙着开始下种,错过了这个时机,庄稼就会在收成上打折扣;如果惊蛰过后还有哪一只动物没有开始进入冬眠状态,那一定是“另类”……
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定势思维通常是一种习惯性的力量,这种习惯性的力量往往会导致可怕的懒惰,使人的大脑缺乏激情,遇事不能打破常规,囿于某种藩篱,对一个人的进步毫无益处。
19世纪下半叶,法国美术界兴起了一个新画派:印象画派,印象画派源于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这幅画打破了传统的技法,画面上的太阳,河流上的小船,街道上的行人……总之一切画中景物都显得与传统的西洋画大相径庭,毫无章法。这是莫奈根据自己在塞纳河上看到太阳的那一瞬间的感觉而创作的,画家看到太阳照在塞纳河上时,呈现在他眼前的各种景物都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受,那种直接从观察对象得来的感受使他非常激动。莫奈打破传统的绘画技法,采用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一种对观察对象的直接感受。
印象画派刚刚问世时,不被美术界接受,它之所以称为印象画派,这个名称带着嘲笑意味。1874年,印象画派的成员在巴黎纳达尔照相馆举办画展时,批评家对莫奈的《日出印象》大加嘲笑,“印象画派”由此得名。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印象画派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印象画
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太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气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是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
一个真正能从旧观念、旧思维中脱颖而出的人,一定是既有智慧、学识;又有勇气、能承受各种压力的人。在生活中,人们通常是靠图解、习惯以及从先入为主的人那里听来的经验决定自己的方向,这是一种消极的堕性习惯,很容易把人的思维局限在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失去了创作激情。不知不觉,你的思想资源和资质便可悲地退化了。
藏巨:
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定势思维通常是一种习惯性的力量,这种习惯性的力量往往会导致可怕的懒惰,使人的大脑缺乏激情,遇事不能打破常规,这是很有害的。
事物往往都蕴藏着截然不同的两方面的因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成功的机会。
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葛亮以一出“空城记‘: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唱得“兵退八百里”,为自己争取到了援兵的到来,反败为胜。从此,“空城记”成了一个经典的战例。
“空城记”以不费一兵一卒而大获全胜,是因为诸葛亮巧妙地抓住了司马懿害怕深入城内遭遇伏兵的心理,以虚张声势迷惑对方,造成对方的心理压力而不战自退。这也是逆向思维的一次经典运用,打破人们看待事物的常规习惯,以“想不到”的方式取胜。
1654年(清世祖顺治二年,即南明弘光元年),清兵准备横渡长江南下。时值明将杨文骡驻扎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并与另一明将郑鸿逵军队联手把守长江南岸,与清兵隔河对峙。
清兵用竹木编制了一些渡水用的灯笼,上面放置灯火,趁着夜色放入江中,让亮着灯火的灯笼顺水漂流。此举是清兵的“迷惑阵”,故意让对岸敌兵看见这些流动的灯笼,做出错误的判断,误以为是他们在渡江而采取错误的行动,自己则按兵不动,在江边等待最佳的渡河时机。果然,南岸明军看到江上有灯火,以为是清兵在夜间渡河,猛然发动攻势,瞬间炮石齐轰,很快便将木筏击沉,灯火熄灭。长江南岸的明军以为已经消灭了渡河的清兵,急忙向上级报捷请功。不料,清军趁明军疏于防守之际,借着长江大雾的掩护,悄悄地渡过了几无设防的长江,兵临南岸明军。这时
杨文骡、郑鸿逵才大梦初醒,始知中了清军的迷惑,他们击沉的不过是空筏油灯而已。二将急忙组织兵力,仓皇列阵抵抗,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清兵登上南岸,一路势如破竹,纵骑冲杀,杨文骡等各部全部溃退。
“想不到”的结果叫做出奇制胜。
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出奇制胜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带来许多惊人的成就,而且这种出奇制胜的思维方式是可以训练的,你只要善于抓住头脑中每一个新颖独特的想法,把思维状态调整到最好就可以了。
印度洋中有一种“飞鱼”,飞鱼跃出海面后可以在空中飞行一分钟,这一分钟可以让人们看到非常奇妙的景观,飞鱼的翅膀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可是,仅仅是一分钟的事情,一分钟后,飞鱼便倏地沉入海中,美丽的景观便消失了。当一个人头脑中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的时候,情景极似飞鱼的状态,这时候,如果你能迅速地抓住这个状态,持续地思考,你的思维就会带给你丰硕的成果,反之,其结果就会像飞鱼那样,很快便沉入水中消失了。
有一个年轻人,他刚到一个企业去的时候,很得老板的赏识,因为他给人的印象精力旺盛,干什么都很有热情,而且有一个口头禅:“我不怕任何挑战!”当然,老板很喜欢这样的人。可是不久,老板对他失望了,因为他凡事总是浅尝辄止,不愿意下硬功夫去挑战。老板见他没什么发展前途,干脆叫他收拾东西走人算了。
人类的进步很好地说明了思维的奇迹,?那就是人类能够独创性地思考,能够贡献新颖独特的思想。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但是思维为能够抓住新颖独特思想的人提供了成功的契机,丧失这个契机就等于说向失败迈出了一步,抓住这个契机就是向成功迈出了一步,二者必居其一。
为什么一件事情有人做起来很容易,而有人做起来却很难呢?道理当然很简单,方法不同呗!而方法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方法是思维提供给你的,一个有着与众不同思维的人,一定有与众不同的作为。
很多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在上课的时候,对他的学生们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种叫铝的新金属被广泛地生产和运用,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我希望大家重视我今天说的话。”
他的话并没有在课堂上引起什么反响,大多数学生也没有人在意他说的这番话。可是有一个小不点儿,一个平时不爱说话,并不引人注目的学生却把教授的话记在了心里。这个学生名叫查尔斯?霍尔。教授的话使査尔斯对未来的这种金属发生了强烈的兴趣,他立即付诸行动,买了一个小炼炉开始了炼造铝的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査尔斯炼造出了铝。并且,后来大量生产的铝广泛地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这个听了老师的一个先见之明思想的查尔斯?霍尔去世之前,将他生前创造的财富平均分为三份,一份捐给他曾经就读过的奥伯林大学;一份捐给了穷人;一份捐给了贝利学院和美国传教士联合会。这就是一个有心人在课堂上听到了一个思想的结果。奥伯林大学那位教授为查尔斯提供了一个想法和一个挑战,而査尔斯做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