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婴与萧何、刘邦一样也是沛县人,是沛县衙中赶马车的车把式。这个做车把式的对官场有着最直接的观察。结交到这样一个朋友,对刘邦仕途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他可以借助夏侯婴来了解上层的更替、官员的升迁、政策的变动等等问题,以便对自己的从政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
那时刘邦已担任泅水亭长之职,是当时负责驿站之类的官员,夏侯婴赶马车迎送政府的官吏,两人关系很好,经常聊天谈笑。叙述志向,谈得非常投机。每次只要有机会经过泅水亭,总会特意留下同刘邦畅谈一番。他们所交谈的内容无所不包,上至天文地理,下到朝廷地方,甚至有趣的乡间传说。刘邦在与夏侯婴交谈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掌握了许多做官的方法,为他后来能够更好地驾驭人才打下基础。后来刘邦起义以后,夏侯婴重操旧业,一直为他赶马车,多次舍命将刘邦救出险境。刘邦当了皇帝后,夏侯婴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仍为刘邦赶马车,夏侯婴是刘邦的一个生死之交。
萧何是刘邦当时结交的最为重要的朋友,他们同是沛县人,有同乡这一层地域关系,因此显得特别亲密。刘邦能与萧何交上朋友,对他的政治前途自然是很有帮助的。萧何曾多次帮助刘邦解脱过官司上的纠纷。萧何也曾经多次向沛县令推荐刘邦,并在暗中使了不少力才让刘邦当上了亭长。即使在当上亭长后,刘邦还常常受到萧何的指点与影响。
刘邦地位低下,萧何却在县衙门中很有权势,两人之间应该没有什么联系才对。刘邦作为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在没有一点家庭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又没有什么经济实力的情况下,能够结交到萧何这样的朋友,也算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从这一方面看,也可见刘邦的社交能力之强,才智之高。
接着,刘邦又结识了曹参。这个曹参,也是沛县人。他与萧何的区别就是,不仅能文,而且能武,还善于带兵打仗。在打仗时,他往往身先士卒,因而受的伤也最多。汉朝建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萧何被定为第一,有的人不服,就质疑道:曹参一生中受伤达七十多处,为什么不能列第一,在后方没有生命危险的萧何反而成了第一?而这里可以看出来众人对曹参的佩服,可见他的功劳确实不一般。
以上事例说明,刘邦所交往的这些朋友,都是属于不高又不低的层次的,都是沛县的小官吏。他们之中的萧何属于官场混的人,更不是什么一般市井庸民,从这点看,刘邦交友还是有眼光的。
志同道合是交友的前提,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必须赢得人的信任。结交死党以人心相合为前提。不管你块头再壮,力气再大,如果人心不一,就很难共同谋事。
“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任何时代这个公理都不会失效,在商战中谋天下,打天下,不能靠单个势力,还要巧于联合他人。天才人物最善于采用“拧成一股绳”的战术。多结交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丰富自己的人脉网络,关键时刻为你拔刀相助的必是他们,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也是助你在商场上长袖善舞的人脉支柱。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必须在思想、言论、行动和各方面相互影响,这种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决不能低估的。所以,一个人择友一定要在“良”字上下功夫。
固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选择的朋友,尽管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主流必须是好的。他能与你坦诚相处,道义上能互相勉励,当你有了过错能严肃规劝你,这种真诚待人的朋友称之为“挚友”,这种能指出你过错的朋友又称为“诤友”,这种能使你对真、善、美的事物更加向往,使你变得更高尚,更富有智慧的朋友,就是你应当寻求的,并使你终生受益的“良友”。与这样的朋友建立起健康而真挚的友谊,往往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一个人结交了优秀的人,便能见贤思齐;反之,若结交龌龊之徒,自己难免同流合污。
当然,这里所谓的“优秀的人”,并非是指家世显赫、地位超绝的人,而是指有内涵、让世人所称道的人物。“优秀的人”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型:一是指立身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人们;二是指那些有着特殊才华的人们,如长袖善舞者、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才能特殊的人或是知识渊博的学者、才华洋溢的艺术家等。此种杰出绝非凭一个人的喜好所界定,而需经由社会上的认同方可获得。
与优秀的人交往总是会使自己也变得优秀。优秀的品格通过优秀的人的影响四处扩散。如果年轻人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明智的指导,小心谨慎地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就会在社会中寻找那些强于自己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地去模仿他们。与优秀的人交往,就会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如果与恶人为伴,那么自己必定遭殃。
社会中有一些受人爱戴、尊敬和崇拜的人,也有一些被人瞧不起、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人。与品格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会感到自己也在其中受到了升华,自己的心灵也被他们照亮。一句西班牙谚语说:“与豺狼生活在一起,你也将学会嗥叫。”
和平庸的、自私的人交往,危害也是极大的,这样容易让人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形成保守、自私的精神风貌,不利于勇敢刚毅、胸襟开阔的品格的形成。你很快就会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原则性丧失,遇事优柔寡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种精神状况对于想有所作为或真正优秀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相反的,与那些比自己聪明、优秀和经验丰富的人交往,我们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染和鼓舞,增加生活阅历。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生活状况改进自己的生活状况,成为他们智慧的伴侣。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开阔视野,从他们的经历中受益,不仅可以从他们的成功中学到经验,而且可以从他们的教训中得到启发。如果他们比自己强大,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力量。因此,与那些聪明而又精力充沛的人交往,总会对品格的形成产生有益的影响——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自己的目标,在日常事务中更加敏捷和老练,而且,也许对别人更有帮助。
成功维他命
结交优秀的朋友的小技巧
1。事前了解对方的背景
这方面的材料要尽力搜集,多多益善,力求全面详细。比如他的出生地、过去的生活经历、现在的地位状况、家庭成员、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处世风格、最主要的成就、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将来的发展潜力、他的影响力所及的范围,总之,凡是与他有关的材料,只要能搜集到的就尽力搜集。
2。请人介绍
这是比较常用的办法,一般托那些与优秀的人交往密切的人作为中间人引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对方会对你刮目相看,郑重地对找中间人需要注意的是:你要让中间人尽可能地了解你,并获得中间人的充分信任和欣赏,这样他才会积极去引荐。对一个不太了解的或不太赏识的人,中间人是不会轻易引荐的。贸然引荐,令优秀的人不高兴,也等于减少了他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分”。
3。主动出击。
这也是较多结交优秀人士心切的人通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冒昧”地给名流写信、打电话,主动提出结识要求,这种方式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4。出入一流场所。
政界要人、巨富等优秀人物经常出入一流的地方。这些一流的场所就是结交优秀人物的理想场所,只要努力寻找,到处都有。比如高尔夫球场、高级宾馆的健身娱乐场所(游泳池、保龄球馆、咖啡厅)、一流的影剧院和音乐厅、高级商场等,甚至高级理发馆、酒吧都有可能是这类人物出入的地方。
但是,优秀人物不是你想结识就能结识的,有时再费心机也是徒劳的。因此,不要刻意去寻访,本着自然的态度,随缘而定,有缘分的话,你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与之相识;没有缘分的话,就是近在咫尺也无缘相会。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他自己的成长史和发展史,通过对他们这种历史的了解,去领悟怎么从普通人走向成功的真谛。
认清自己,反省自我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创业既然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创业者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反省,正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创业者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名人视线
中国羽绒服的第一品牌
高德康何许人也?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的一个农民。高德康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创业经历,那时候高德康做裁缝,组织了一个缝纫组,靠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加工服装赚钱,每天要从村里往返上海购买原料,递送成品。
“从村里到上海南市区的蓬莱公园,有100公里路。我骑自行车每天要跑个来回,骑了几次车就不行了。于是我就挤公共汽车,背着重重的货包挤上去,再挤下来,累得满头大汗。因为我挤车也是在上班时间,车挤得不得了。我背着货包好不容易挤上去,车上的人闻到我一身臭汗,就把我推下来,有一次把我的腰都扭伤了。有时候他们还要骂一句,你这个乡下人,乡巴佬。神气得不得了……
可是包重呀,你把我推下来,我怎么办?那个时候我是哭也哭不得,我想那些人一点都不理解我。有时甚至考虑还要不要和上海人做生意?但是不去上海,家里就没有活干,吃不上饭。只能上,乖乖地上。做生意龙门要跳,狗洞要钻,没办法的,只能受点委屈。”
在这种情况下,高德康睡不着觉,后来他的事业做大了,波司登已经成为了中国羽绒服第一品牌,自己也变成了千万富翁了,却仍然常常睡不着觉。他总是在反省自己,为了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他还特意跑到北大、清华上了一年学。
他说:“我经常总是在听人家讲,听了以后抓住要害,再在实践中去检验,到最后看结果,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高德康只有小学文化,而他现在最大的爱好竟然是看书。“时间再紧张,学习也不能马虎。平时很少有时间去看书,有的时候在飞机上看看。在这种学习时间很少的情况下,每个月一定要集中3天时间。集中3天学了之后,把自己的思路理顺。作为一个领导来说,不一定整天忙得不得了的领导就是好领导,你必须把思路理顺,有一种思维的状态来考虑这个企业的发展。”
高德康作为一个山沟里的农民,上海人嘴巴里的乡巴佬,最后却能让上海人抢着购买自己的羽绒服,把上海人的钞票大把大把地揣进自己的兜里,原因何在?现在你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