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学校里的大枫树已经掉了一地火红色的叶子,踩在上面咯吱咯吱地响。张煜陪同着另外两个青年人模样,走在凉爽的林荫小道上,有说有笑。
这两个人就是三国杀的创始人黄恺和合伙人杜彬,此时的他们还是一副大学生的青涩模样,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进入大四的黄恺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课程了,但创造出三国杀这一现象级桌游的他显然对去普通岗位实习不感兴趣,所以一直在积极联系游戏企业,试图给自己的大学履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杜彬更不用多说,本身就是IBM研究院实习生,此时的年纪自然也不会大到哪里去。
他们刚从叶泽筠的办公室出来,准备去往米团网的办公室观摩一下。张煜性格本就洒脱,短短时间内就和他们两人混熟,完全没有比他们年幼的那种拘谨。
进入工作室,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张整齐摆放的长桌,以及长桌上整列排开的崭新笔记本。事实上员工的电脑在年初时已经更换过一次,都是当下最高配置的。在办公条件上,张煜向来不会抠搜,特别是技术部的,很多程序都需要高配置主机的支持。
黄恺有些发懵,一开始听说米团网只是一个大学创业项目,料想肯定条件不会好到哪里去。现如今亲眼所见,除了地方小得不像一个公司之外,其他条件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不是所有公司都用得起这样配置的电脑的,这一眼望去少说十几台。
再加上虽然办公区域只有两张长桌,但在各个座位上都标明了部门和员工名称的工位牌,完全就是按照一家成熟的企业进行配置的。各不同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合作,俨然已经完全按照企业的模式在运营了。
“两位学长,到这边喝茶吧,咱们边喝边聊。”
张煜伸出手,引着他们往里面走去。黄恺和杜彬对视一眼,跟上了张煜的脚步。
“张老板,你这庙堂虽小,五脏倒是齐全啊。”
招呼他们两人落座,张煜起火烧水,一边放茶叶一边笑着说:“老板不敢当,我比两位小几岁,不介意的话喊我小张或者学弟都行。”
“事实上,这里已经快不够用了,我在校外租了一间更大的工作室,现在正在装修,明年就准备搬了。”
“我看这里的规模不小了,就大学生创业项目来说。”黄恺由衷感慨,“你这里算是我见过的创业规模最大的了。”
张煜笑了笑,没有搭话,只是把冲好的茶水分别放在两人面前。
“学弟扩大规模,开销不少吧?”杜彬显然比黄恺要成熟一些,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以大学生创业来说,很难雇得起这么多员工,还能租下一间不小的工作室的——方便问一下,学弟做的是什么项目吗?”
张煜等的就是这一刻,前面的铺垫都是为了引出这个问题。他深知自己和那些大公司是无法竞争的,优势只在于自己能给出更容易接受的条件,所以他必须把个人能力展示出来,给这两人一个未来可期的印象。
“为学校和社会做贡献罢了。”张煜自谦了一句,当下把米团网的成立、团购板块和主旨简单讲了一遍,期间还有意无意提及上了新闻和报纸的事情。毕竟这俩人是京省的,不一定看过地方台的新闻。
两人听完,脸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惊。这个创业的成绩和速度即使是放在成年人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在当下,能够拉起一个十几人的团队白手起家,还能稳定运营和营收,就已经称得上“老板”两个字了。
“学弟真是……人中龙凤啊。”
通过张煜的描述,其实两人都能听得出来,所谓“特困生”只是一个幌子。但关键是,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局都需要这块幌子。张煜所谓的团购模式,无非就是资源倾斜和重新分配的一种方式。通过部分消费能强的学生的付费,把资源集中起来再重新分配给特困生、商家以及米团网自身。能想到这点不难,事实上第一年的时候就有老师琢磨出来了,关键是能想到的人很多,但第一个做且能做到的只有张煜罢了。
“哪有那么夸张。”张煜笑了笑,“学长,我们谈正事吧。”
所谓的正事,其实在之前的交流中基本都说得差不多了,这一次的“实地考察”多少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没有办法,其他大型公司或企业都是以一种上位者的姿态在跟他们谈合作的,条件自然比较苛刻。相比之下张煜给出的条件就丰厚多了,无论是收益还是自由度,缺点就是公司规模甚小,甚至米团网这个名字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
但好在这一次来访的结果还是让他们有些出乎意料。米团网的规范性和张煜的个人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切切实实地看到了相关数据。米团网的新增注册和在线用户自从接入其他学校后,一直都在稳步上升,甚至有不少校外用户也加入了进来。这就意味着,如果按照张煜给的方案,一旦游戏在米团网上线,这些用户都是潜在的三国杀玩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