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三德和尚的俗家弟子 > 十七胡惠乾西关复仇武当张锦洪丧命(第1页)

十七胡惠乾西关复仇武当张锦洪丧命(第1页)

时书生已双眼瞪直,鲜血满面。方世玉年纪虽少,却具狭义心肠,当即背负书生,由上西关直望石岗街而来。至西门,蓦地看见西禅寺巍然矗立,猛忆起母亲苗翠花言,西禅寺内有三德和尚者,为少林寺至善禅师之门徒,自己之师叔辈也,曷若先行投奔西禅寺内,挽救此书生性命,然后再作别算。想既定,负书生直入大雄宝殿,却也阒无一人,转入方丈室。

早有小沙弥飞报入内,谓有一小童,背负一年少书生,直闯入方丈室。书生鲜血被面,似受重伤者。三德和尚闻报,直出方丈室,时方世玉已置书生于禅床之上,气息奄奄,去死不远。

三德一见,诧曰:“细路,点解抬个病壤书生入到方丈室内,有玷佛门清净也。”

方世玉见此胖大和尚,不识此人正是三德,忙曰:“大师,我也是少林派嫡裔,苗显之外孙,苗翠花之子,方世玉是也。顷间行至上西关,睇见七八个彪形大汉,围殴此文弱书生,拳脚交加,奄奄垂毙。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击退此七八个大汉,救得此人。尚望大师体念上天好生之德,我佛慈悲之旨,挽救此书生一命,靡独小子感激万分已也。”

方世玉言来,说话动听,言词得体。三德和尚深以为奇。此十四五岁之小童,竟尔心存侠义,且谈吐中肯,气宇不凡,当下趋前检视书生,并为把脉,觉得此人受伤虽重,尚幸六脉完好,并无大碍,因出少林秘传还魂散,置于书生鼻端,并以姜汤送服。俄见书生面色转红,双眼微翕,伊唔一声,瞪眼微视。

方世玉喜曰:“谢大师盛德,书生有救矣。”

三德和尚继续以跌打散瘀药为书生敷擦胸背各部。书生举目见三德和尚与方世玉二人,作诧异之色,长吁而叹,泪簌簌而流。

三德和尚曰:“施主,何事而伤心若是也?”

书生曰:“今日贱躯得救,不致为暴徒殴毙,感戴大恩不浅矣。不过大仇未报,奸人高张,绵绵此恨,糜有穷期,是又生不如死也。”

三德和尚曰:“施主无谓伤心。衲观汝之神色,似有忧情万斟,蕴在心头,而未能伸诉者。你试为衲言之,如衲有余力可以为你解此厄者,愿助你一臂之力。”

书生曰:“此事恐大师亦爱莫能助,除非少林寺至善禅师,方能为我解此厄耳。”

三德和尚曰:“老实吿诉你,衲即三德和尚,至善禅师之大弟子也。施主究竟有何苦衷,即管道来。”

书生闻言,定睛细看三德和尚,色然而喜曰:“大师为三德和尚乎?素仰法名,今日方得识荆。”书生言已,已忘却本身之痛苦,从榻一跃而起,跪于地上,叩首言曰:“三德大师救我。”

三德和尚曰:“施主贵姓高名,究竟因何事而遭人围殴,你且讲个明白,衲方有救你之法。”

书生曰:“仆名胡惠乾,新会人也,幼随父亲住于上西关,开设什货店营生。仆自幼喜读诗书,不好武技,不料竟因此而为人欺侮,无力还击。”

三德和尚曰:“施主所谓暴徒,岂上西关一带之无赖地痞乎?”

胡惠乾曰:“所谓暴徒者,皆为机纺工人。彼辈自恃有三四千人,组织堂会曰锦纶堂,聘请武当派冯道德徒孙曰张锦洪者,回来教授技击,学得两三度散手,便尔目中无人,欺压邻里。第二三六七甫以及第一津附近之坊众,为其凌辱者,已非一日。众人畏其势大,均敢怒而不敢言。家父在第二甫开设昌记什货店,机纺工人每日均至,赊取货物,货款历久不还。有一晚,锦纶堂中有名牛精桂者,星夜在第三甫厕所大便,要家父亲递草纸一张入厕所。斯时天气严寒,家父却之。牛精桂因以愤怒,将家父痛殴一顿。不料家父年老体弱,竟因此而丧命于牛精桂之老拳下。我今日到锦纶堂与牛精桂大开交涉,又为其七八人所围殴。若非这位小哥救我,又随家父丧命九泉矣,悲哉痛哉。”

方世玉在旁听见,勃然大怒曰:“岂有此理,青天白日之下,荡荡乾坤之中,竟有此毫无理性之人乎!胡惠乾兄,你即刻带路前往锦纶堂,等我为你泄此恨,严惩此辈暴徒也。”

三德和尚止之曰:“咪住!世玉师侄,不要太过心急。事关张锦洪者,为武当派中人,武当派与我少林派,以前是同门,但近来则处于敌对地位,处处与我等作对,若果冒昧前往,一旦发生事端,又多一层怨恨矣。”

方世玉咬牙切齿曰:“如此强横暴徒,仍合留存于世,国法何在?天理何存?我方世玉至多拆骨而已,誓必雪此不平之恨也。”

三德和尚曰:“师侄不必太过劳气,衲本亦脾气最不好之人,不过此事牵连甚大,理宜禀命至善师尊,听候老人家裁夺,方为上策也。”

方世玉无法,乃与三德和尚、胡惠乾二人,迳赴光孝寺,谒见至善禅师。时,至善方跌坐方丈室内,练吐纳之术。

三德和尚行至其前,合什言曰:“师尊在上,今日师侄方世玉带领一书生叩见师尊,尚望赐予教导。”

至善瞪开法眼,一望,睇见方世玉年纪只有十四五岁,却也熊腰虎膀,气宇不凡。旁立一书生,面青唇白,骨瘦如柴。

至善谓三德和尚曰:“贤徒,谁为你之师侄方世玉也?”

方世玉一闻,不待三德和尚开口,早已一个箭步,行埋至善跟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口称:“师公在上,徒孙方世玉叩见。”

至善见方世玉眉清目秀,是个聪明伶俐之人,心中不禁暗暗赞许,谓方世玉曰:“你是方世玉乎?你之师傅谁人,而称我为师公?”

方世玉袖出其母苗翠花之信,两手递于至善禅师。

至善接信阅读,其略曰:“至善师尊大人法座。未挹师颜,时逾多岁,停云落月,倍切遐思。豚子方孝玉、美玉、世玉三人,宿具慧根,活泼可念,特恳师尊赐予收录门墙,畀将来有所造就,得成正果,靡特吾门之幸,抑亦汉族之福也。徒苗翠花敬上。”

至善禅师看罢苗翠花之信,微微而笑曰:“你就是方世玉乎,孝玉与美玉何在?”

方世玉曰:“二兄方随父亲在上西关,等阵徒孙自与他等谒见师公也。”

至善禅师一眼望见胡惠乾,曰:“你今日面青唇白,内脏受伤甚重,衲今为你先医愈伤势。三德,你在药柜内取少林药散来。”

三德和尚轰然而应,乃取药散。

胡惠乾吞食之后,跪于至善之前,恳曰:“至善师尊,我亚干今日有家难归,前路茫茫,若仍回西关,少不免又遭锦纶堂中人痛殴凌辱。意欲师尊不弃,收录为徒,救我一命,生生世世,感恩不浅。”

至善详视胡惠乾曰:“你亦慧根夙具,将来亦有所成。不过练习技击,只要防护身体之用,不宜用作欺人。你要明白此旨,方可为我少林门下人也。”

胡惠乾唯唯受教。至善乃叫方世玉回去,叫方孝玉、美玉二人一齐到来光孝寺,择吉举行拜师入门之礼。胡惠乾则暂时住在光孝寺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