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沉香亭下的牡丹园诞生的。这里的牡丹有红紫的、浅红的、通体透白的,其雍容华贵的气度远远胜于别处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上大学时,兴庆宫几经改造,在原址上按唐朝的图样已经仿制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兴庆宫的楼、台、亭、阁,形成了如此规模的兴庆宫公园,并对外开放。
我们班上有八名女生,来自全国各地,住一个宿舍。
八人中有说话余音拖得长长的东北人;有张口闭口“您,您”的北京人;有说快了就听不懂哩哩啰啰好似说外语的四川人。有的来自大都市,也有的来自农村。虽然八个人生活习惯、穿衣说话风格各异,有时候还有一些小矛盾小插曲发生,但有每年一定要去兴庆宫公园沉香亭旁的牡丹园同一个地方照一次合影的约定。
沉香亭是兴庆宫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在兴庆湖东南方向,为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平时居住的地方。杜甫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据说就是在这个亭子下面写的,大意是讲李隆基杨玉环在兴庆宫龙池划船,叫李白过来赋诗,可李白却饮酒过度,醉卧酒肆,不肯来,还自称他是酒中仙人。上大学时的每年春夏之际,我们宿舍的“老大”就会选一个周日,张罗大家去兴庆宫照相。那时,还没有手机,拥有海鸥相机的人也是十分稀少。我们都是提前约好兴庆宫里照相馆的师傅,然后穿上自认为最漂亮时髦的衣裙,从西二楼女生宿舍鱼贯而出,经过学校南门,顺咸宁东路北侧的人行道一路步行至兴庆宫公园南门口,购票,验票,然后走到提前选好的以沉香亭为背景的西边牡丹园阶梯处。这一路上说说笑笑会引起不少路人的侧目,大家心里得意扬扬的。八人在沉香亭旁边排好队站定,等照相的师傅按个头衣着再微调一下,就开始正式照相,“咔嚓、咔嚓”两声,就定格了当时大学学习生活的情景。每个人这时段的精神风貌、心理活动、经济状况就可以从照片中显现出来,时隔三十余年再拿出这些照片看看,也能回味起当时的心情与情景。大学四年,沉香亭下兴庆湖畔牡丹园旁四张同一地方不同衣着不同表情的照片,就是我们如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活的缩影。
那时候,有的是时间。考过试或者下过雪,班级也会组织大家去兴庆湖划船,在兴庆宫南门里的草坪上打雪仗。如有外地外校来了个同学,也喜欢带着去兴庆宫转转,在湖边走走,照个相,爬一下西门口的假山。兴庆湖关于龙池的传说,在每次划船比赛中都激励着我们班的每个人奋力划桨,争做第一。只是当时的这些水上运动,我们这些农村出身的旱鸭子,在船上毫无作用可以发挥,而且在船的上下颠簸中一直提心吊胆的。只有兴庆湖岸边郁郁葱葱的树木、争奇斗艳的花草可以抚慰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年轻而自卑的心。
兴庆湖四周的垂柳、湖上的拱桥、沉香亭前面的牡丹、南门里的喷泉都是年轻的我们照相时的最爱,是大家每次必去的地方。至于留下刘禹锡“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丽诗句,当时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花萼相辉楼却因为与我们常去的南门相距较远,反而去得少了。那个时候的门票大概四毛钱左右,每次去,大家都兴致勃勃,玩得不亦乐乎。当然,那些大学里失恋的人们除外,他们主要是去兴庆湖边转转,那里的山光水影能排解他们心里的失意和不快。
大学毕业几年后在西安安了家,有了儿子,儿子大点时也经常带儿子去看兴庆宫春季的郁金香展、秋季的菊花展,也在兴庆湖划过船爬过假山,甚至玩过公园东南角儿童乐园的海盗船、疯狂老鼠。每次去,兴庆宫都有或大或小的不同变化,都有美好的记忆留在了心里和家里的影集里。只是随着工作日渐繁忙和儿子慢慢长大,最近二十来年再也没有去过了。
前段时间,看到西安市政府重新翻修兴庆宫公园的新闻,市民们对公园里的一些景点和设施都提出了修建的建议。虽然现在西安的大型城市公园不少,但是历史悠久的兴庆宫公园却承载了西安几代人的美好记忆。看来,不是我一人,而是有一大批人,都对兴庆宫有了感情。听儿子说,新开园的兴庆宫确实留下了市民要求保留的大象滑滑梯,但也有一些现代元素加了进去。他说,最遗憾的是停止了兴庆湖的划船项目,感觉有些失意。
但我还没有抽出时间去游玩,这承载着我和许多西安市民美好记忆的兴庆宫公园如何换了新装?换了什么新装?百闻不如一见。我想,不管什么时候,得找个时间,我也带孙子好好看看,顺便讲一下年轻时的我们……感谢大自然
阴雨连绵,一天,两天……下个不停,给这春天添加了少许秋的悲凉。操场上打球的人回去了,往日喧哗的校园沉寂了一些,灰色的天空还不见一点儿放晴的迹象。虽然这次雨清洗了那灰色的校舍和路旁孤独的玫瑰,但是,又阴又沉的天空,仿佛是一张狰狞的面孔,给我的心头增添了不少烦闷。一股烦躁不安和厌倦的情绪不断地侵袭着我,我想喊叫,我想奔跑……可是最终,我站在窗口,呆呆地望着那低沉的天空,失去了烦恼,思想的荧光屏上一片灰白。
灰色的天空给我带来灰色的联想,那灰色的宿舍、灰色的教学楼,使我十分厌倦,我懒得去和任何一个人说话,懒得上课和自习。我在怀疑,人和人之间是否也用灰色连接,友谊的色彩是否也为灰色?
我可以算作一个真善美的追求者,追求那明快鲜艳的色彩和线条,追求至善至美、纯与真的结合。可是,我失败了,犹如湛蓝的天空突然被乌云吞噬了一般,我的心在战栗。因此,我害怕去重温那逝去的梦境,那昏暗的天空和一切朦胧的灰色。
工作上的失意,友谊上的挫折……失意几乎吞噬了我。
我彷徨在春风习习的夜晚,可春风比那朔风更使我难受。徘徊在校园的尽头,那儿有我的回忆,有我们推心置腹深谈的身影……可是,失意时候的怀旧,不是追忆,便是失望,我属于后者。什么使我们结仇生怨,什么又使我们相聚又分离?
我曾笑过女生宿舍一学期一次“排列组合”式的亲疏远近的说法,可是,实践告诉我,这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我不明白,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很难长久地保持一种隽永不衰的情谊?
我受不了沉闷的空气和那叽叽喳喳没完没了的闲扯氛围。我想独自思考,试图理顺极度混乱的心绪。冒着淅沥小雨,我走出校门,走出城门,走出那灰色的桎梏,走上了郊区的小土路,奔向了那绿浪重重的麦田。麦田边的油菜地,一片金黄,春风又吹来了阵阵芳香。我独自一人,站立在重重麦浪之中,享受着怡静,吮吸着那清新芳香的气息,连日来沉闷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雨水和那灰色的天空与我无关了,我的眼前只有那绿色的麦浪和麦叶上粒粒雨珠,在属于我一个人的天地里,无限的遐想油然而生,关于逝去的、未来的。
为什么自然界的万物可以这样融洽地在一起,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不知为何,我的记忆中突然出现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学说,万物万事都在选择和适应之中,是吗?
是的,生物在相互选择适宜的环境和来往的对象,以使自然界更美好、协调。人,不也在选择生活吗?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生活的选择,任何一个人也绝不会放弃自己对生活选择的权利。
我虽未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可是我绝不会乞求。既然造物主将我送到了这个世界上,我想,这世界上一定也有我的一席之地。所有的烦恼都去吧!我要用生命的希望迎接生活中的选择。我对着大自然大声地呼喊着。
感谢大自然,使我摆脱了灰色的桎梏。
戈壁遐想
9月初到新疆出差,正赶上了新疆一年四季中最好的金秋季节,气候适宜,瓜果也熟了。
在乌鲁木齐停留了两天,感觉很特别的是那澄澈如洗的天空,以及天空上飘着的宛若棉絮的白云,给人一种宁静高远的感觉。我当时就想,如果有一两个要好的朋友,手拉着手走在蓝天白云下的林荫小道上,空气中又透着爽爽的凉意,聊着工作、生活、友谊、音乐与爱,该有多惬意啊!
如果能和家人、孩子一起在蓝天白云下的公园里、亭阁下游玩,不也是一种天伦之乐吗?
如果说乌鲁木齐的天空很美的话,那么准噶尔盆地上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更是美轮美奂,能引起人心灵上的震撼,而苍茫无边的戈壁却给人一种苍凉、孤独的感觉。
在去阿勒泰的路上,白天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前面的路遥遥无际,看不到尽头。车两旁是苍凉而又古朴拙实的戈壁,抬头却能看见车外姿态各异的白云。戈壁滩上的白云不像我们在内地看到的白云那样飘然、散漫,有的像一团团棉絮,有的像千奇百怪的动物,有的则连成一座座山。和乌鲁木齐市上空的白云相比,戈壁天空的白云不同的是显得特别低,好像就在头顶,伸手就能摸到一样。
我们抵挡不了车窗外云的吸引,停下车,站在路边,尽情地望着、拍着照,一群人比画着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云就在我们头顶,仿佛我们抬脚就可以腾云驾雾了似的。拍摄出来的每一张照片都很美,甚至用傻瓜相机拍的也不例外。我们打趣说,美中不足的是画中的我们,破坏了画的整体风景和韵味。
戈壁滩犹如海一样一望无际,汽车在戈壁滩上行驶,就像一叶扁舟行驶在海面上一样,形单影只。每过上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才可以看见村庄、人群,而有村庄有人群的地方就必然有水,有水的地方就必有树木,而且长得郁郁葱葱。
当地人说,新疆的戈壁地下也富饶无比,缺的就是生命的源泉——水,如果有水,千里戈壁也会焕发生机。
在戈壁滩上,人显得是那么的渺小,甚至觉不出自己的存在,犹如融化到了天地间一样,变成了一根草、一股风、一粒沙、一朵云。
在从阿勒泰回乌鲁木齐的路上,我们本来计划要去克拉玛依歇息,谁知司机一不留神,一个岔路口没注意,一脚油门开出100多公里,看不到路标,看不到人影,认不得方向。开了近200公里,才看到路边有一个测绘员,下车一问,说我们走错了方向,前面再有100公里就到了奎屯。原来我们开车背离了克拉玛依,想折返回去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只好朝着奎屯方向开去,刚走出几公里,夜幕就降临了。
夜晚的戈壁滩漆黑一片,深不可测,只是偶然看见一盏灯火,但很快就消失了。这个感觉和你夜里坐在万吨海轮的甲板上,海轮缓缓航行在茫茫大海中一样,在看不见灯塔时,内心恐怖至极。心里越紧张越容易出事,我们的汽车抛锚了。司机下去一查看,原来是一颗长钉子扎进了轮胎里。
车上的几位男士下去换备胎,我一个人坐在车上。感觉大家都忙着,自己待在车上不礼貌,也就跟着下了车。
下车后,四周漆黑得让人毛骨悚然,只有我们的车灯和打火机照着轮胎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漆黑一片。几个人手忙脚乱地忙着换胎,不管我站在车四周的任意一个方向,都觉得不安全,心里直打鼓,内心深处的孤独和震惊油然而生,头脑中涌现出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这就是书上写的船头怕鬼、船尾怕神的感觉吗?戈壁滩以前是海洋吗?是古战场吗?若干年前会不会像陕西沉到水底的老周至县城一样繁华喧闹?戈壁滩的上空有神明吗?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在我脑海中不停地转着。
车很快就修好重新上路了,我脑子里装满生命脆弱、造物伟大、鬼斧神工、自然法力无边等念头。在茫茫戈壁滩上一个偶然的晚上,因缘际会,我想了一路关于生命、历史、自然的事情,因而更加敬畏自然、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