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熊部落原住民与其他族人身体素质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了,造成这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熊洪以及熊巫等人并非没有发现这样的区别,但他们都没有熊洪的这些经验,所以感受不深,但熊洪知道,自从自己担任族人以来,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对熊部落对这个时代有了很大的影响了。
熊部落目前没有遇到敌对的威胁,但并不代表以后也不会遇到,对于这些潜在的威胁,部落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武力,保障自己族人的安全部部落的利益。而熊部落采取的办法,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全民皆兵,任何族人除非特殊情况,都要参与战斗训练。
族人参与战斗训练的选拔标准,现在定的是12-22周岁,后面肯定还要再进行调整,没准后面就要定到10-25周岁了,不过对于熊部落现在的条件来说,青壮年的战斗训练,这个年龄段就够了。因为光是符合这个条件的部落族人,就占了二分之一还多。
战斗训练包含很多内容,但不包括武器的使用练习,因为根据规定和制度,在非农忙时节(春耕和秋收),每个族人——只要是能拿得起武器的——都要在工作日每天练习上1-2个小时的武器和搏斗技巧。
这些日常的练习包含徒手搏斗和力量训练、武器使用和互相间的配合,每隔半个月,还会组织更多族人在一起的合练。靠着这个,熊洪才能在白河流域进行围猎的时候,调动熊皮、树皮等人,有足够的能力去顺利地完成合围。
一个熊部落青壮的每日生活应该是这样的:每天起床,在族长或者各队长的带领下,沿着围墙跑上2-3公里,然后到围墙里或者道路上进行俯卧撑、深蹲等不需要器材和良好场地的体能训练,大概一个小时时间;
紧接着会带回洗漱,吃过早饭后奔赴各自的岗位进行工作,大概三个小时;中午吃过饭休息上2个小时,下午起床继续工作、使用工具,到下午大概4点左右,再集合起来,练习武器操作和使用、外加体能训练又是一个小时;
再然后就是吃晚饭,吃过后休息半个小时,再到教室里进行学习,大概学习1。5-2。5个小时,每天要学10-20个字词,或者是一些数学计算的知识、工具的操作使用等;然后才是休息睡觉。
其实要是按照这个时间安排,族人们每天的生活将非常充实,从早上大概7点起床,到晚上8点半休息,这其中不仅有体能训练,还能完成各项工作——反正现在是冬季,白天也没有办法去种植、去外面狩猎、采集,待在围墙里闲着也是闲着,这样的安排很是合适。
除了这种训练制度,还有很多其他的制度,比如说学习的制度。从熊洪当上族长以来,坚持最久的习惯就是让每个族人都要学习。
为此熊部落设置了1-5五个阶段的学习课程,第一阶段就是认字,从最简单的读音开始,经过1-3个月的学习,能让族人掌握大概200-500个常用字的读和写;
第二个阶段是继续学习生字,这些生字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持续1-2个月,大概要学习400-800个字左右;
第三阶段就是3个月的时间,要学习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复习生字,另外再加上100以内的加减法;
到了第四阶段,基本上能跟上的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就主要学习运用数字和文字来进行计算和书写一些内容了,这个阶段差不多持续个2个月时间;
而第五阶段则是更高的阶段,会教授一些工具的原理、使用办法、计算办法和文书的写作,并学着教授其他低阶段的族人。
当然并不是每个族人都能跟上每个阶段的知识的,每个阶段在结束前都会进行考核,要是不通过,则是留级继续学习,直至通过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习。
而五个阶段以外,还有更多更精彩更丰富的知识,由熊洪亲自指导,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包括后面准备进行的青少年“教育”制度,也都会结合这几个阶段一起进行。
光这五个阶段,有些族人就已经叫苦不迭了,每天每个教室里都会传来“啪,啪”戒尺拍打手心的声音以及族人的哀嚎,但对于有些族人来讲,这些知识的传授及学习,却是比任何东西都要宝贵。
尤其是从各个部落集中过来的巫们,对熊洪以及熊部落的做法更是吃惊和喜爱,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熊部落提供的这些知识。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虽然熊洪没有跟大家说过,但他自己知道,要是不把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识传播下去,万一哪一天他不在了,熊部落又将回到老路,搞不好这个世界又回到原先的文明线,那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白费吗?岂不是给广大穿越众丢人?
平心而论,熊部落现在的发展壮大,其实跟熊洪坚持的每晚学习关系很大,虽然这个规定在当初很多族人不理解甚至反对;现在在熊部落本部当中,几乎每个族人都能掌握500-1000的常用文字和词语,对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法都很了解,尤其是各种新工具的使用、建筑的建造,都省事很多,通常只要将使用说明或者图案画在麻布上,再传给其他人,就能让族人读懂并按照要求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