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防控原则
坚持贯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环保方针及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防控、生物防控,辅以化学防控,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药效试验,提高防控效果,将病虫害对枸杞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一、优先采用农业及生物防控等措施发生和蔓延枸杞病虫害的必要条件是虫(病)源、气候和寄主。换句话说,某种害虫只有在适宜它繁殖的气候条件下,与植株各器官生长发育阶段相适应时,才会蚕食某一器官或吸取植物营养汁液而大量繁殖,直接影响植株的营养和生殖。农业防控法是通过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一系列措施,在增强树势的前提下起到防控病虫的作用。每年春季,在枸杞树体萌动前,统一清理园区,将修剪下的残枝、枯枝、病枝、虫枝以及沟渠路边的枯枝落叶及时清除销毁,以消灭病虫源。在4月至5月中旬之前不进行除草,以创造有利于天敌繁殖的环境。夏季进行整形修剪和除去徒长枝和根蘖苗,以防止瘿螨和锈螨的滋生和扩散。采取上述农业防控措施可将越冬害虫虫口率降低30%以上。
生物防控法在枸杞病虫害防控方面的试验正在探索中。一方面是人工饲养瓢虫和蚜茧蜂,在蚜虫发生季节集中施放,获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另一方面是在新建的枸杞园中,采用枸杞与苜蓿间作或两条枸杞园中间地条种苜蓿的种植方式来培植专食蚜虫的小十三星瓢虫、龟纹瓢虫等天敌,从而达到抑制害虫的目的。经过两年的试验表明,苜蓿地培养天敌对枸杞园辐射面积达30m,可有效地控制蚜虫滋生。
二、化学防控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控所谓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或涂抹树干等方法,以杀灭害虫和病菌,保护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采用农艺措施防治害虫,首先要降低虫源的虫口基数。经调查表明,蚜虫成虫、瘿螨成虫及锈螨成虫的越冬场所均在枝条的芽鳞隙间和枝皮裂缝处。在休眠期整形修剪时被剪下的废枝条占到总枝条的14~13。这些枝条即为害虫虫源的栖息地。因此,在3月中旬萌芽前,要及时清理修剪后的枸杞园,将园地被剪下的枝条清除出园,连同园地周边的枯枝杂草一起烧毁。调查显示,清理后的枸杞园在4月20日虫情观测时发现的每株蚜虫和瘿螨的虫口基数比没有清园的枸杞园减少37%。
如为害枸杞果实的红瘿蚊、实蝇均以老熟幼虫的形态入土化蛹,在茧内越冬,在土壤5~10m深的范围内入蛰越冬。在气温达到16℃以上,老眼枝现蕾期的4月下旬,它们羽化为成虫,出土上树危害。成虫将产卵管插入幼蕾,产卵其中,卵在花管内孵化为幼虫,在子房周围取食,使花蕾的花器呈盘状畸形而不能发育成果实。每个花蕾中有数十头幼虫,多者达百余头。害虫在花蕾或幼果内危害,因此,防治难度大。如果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则必须选择内吸性强、药效期长的农药品种,而这些品种往往有高毒、高残留农药,不符合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因此,在研究害虫的生活史并确定了成虫的越冬场所之后,采取的农艺措施:第一,在害虫于土内羽化期的春季(3月下旬),在园地喷洒无公害生产所允许的农药(乐果粉、辛硫磷微胶囊等)后,立即浅耕(树冠下人工破土浅翻10~15cm,树行间机械浅耙),将害虫的越冬土层翻到地表,日晒杀死害虫,药土翻到土内杀灭土内害虫,同时还起到松土保墒和灭草的作用。第二,在老眼枝现蕾前的4月14—20日,实施灌水封闭(此时正值灌头水),亩灌水量60~70m3,田块灌满不排水。待自然落干后,地表形成薄层板结,把即将羽化出土的害虫闷死在土内。此时切记不要松土,待到5月上中旬灌二水后再松土除草。采用这种方法防治在土内越冬的害虫,效果很好。经调查对照区内的植株害虫上树危害的对比率:红瘿蚊危害花蕾数降低89。5%,实蝇危害花蕾数降低87。2%。虫害基本得到了控制,有效地提高了坐果率,同时也降低了防控成本(使用化学农药在4月份要喷洒2遍,亩成本30元左右)。
三、注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指标通过预测预报,选择防控病虫害的最佳时期,然后采用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控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控效果。
综合防控的特点是针对整个枸杞园中所有的病虫害进行有计划治理,在对一定时期内危害严重的病虫害进行防控时,须兼顾其他病虫害,同样制定防控指标时须在几种病虫害间寻找平衡点。
四、最佳防控期的确定
依据多年的研究资料和近年的病虫情的监测,在枸杞生长季节有3个明显的关键虫害期和1个关键的病害期。
第一个关键虫害期是4月10日左右,在枸杞发芽至展叶期,枸杞红瘿蚊、木虱、瘿螨、锈螨开始活动,枸杞蚜虫卵开始孵化,此时要注意虫情测报,及早防控,压低虫情基数。
第二个关键虫害期是5月中下旬,在新枝现蕾及老枝开花期,大多数害虫进入繁殖期,此时期是每年防控的重点,要连续喷药两次,并注意全园、树冠及地面的喷药。
第三个关键虫害期是8月上中旬,在秋枝生长期,枸杞害虫再次进入繁殖盛期。此时期也是枸杞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
关键病害期是6月上旬至下旬,在新梢萌发生长期,枸杞黑果病、枸杞根腐病开始发病,暴发期或严重发生期在7—8月。特别是枸杞黑果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此病的流行速度很快,在发病期遇高温、高湿、降水量大时,往往在2~3d内造成全园毁灭,此病最佳防控时期应在阴雨天之前1~2d进行喷药。枸杞根腐病是枸杞全株输导组织感染的一种病害,此病既可以从伤口入侵,也可以直接入侵。最佳防控期是在根颈处有轻微脱皮病斑时,进行药液灌根或用药膏涂抹病斑。
第二节枸杞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控枸杞是多年生灌木类的经济作物,枸杞园一经建成将成为一个较为持久的生态系统,它也为各种害虫、天敌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在枸杞生产中,各种农事操作始终贯穿其中,在操作过程中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因子就能达到趋利避害的作用。实际上,操作本身就是防控的手段,既经济又具有较长的控制效果,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物质(如农药等)的输入。因此农业综合防控措施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一、枸杞园整地
枸杞园的土壤变化不但影响枸杞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整地对枸杞病虫害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通过整地可以直接将地面或者浅土中的害虫深埋地下而不出土,或将土中的害虫翻出地面暴露在不利于害虫存活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还可以直接杀死部分害虫,也可以间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土壤结构与特性,提高土壤保持水肥的能力,促进枸杞生长,增强枸杞抗病虫害的能力。秋季对枸杞园地中耕深翻,可以将枸杞红瘿蚊入土越冬的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长期暴露在严冬低温寒冷条件下,将其冻死。初春进行枸杞园地浅翻晒园,同时破坏地下害虫的蛹,使害虫死亡。
二、适时灌溉,改变害虫的生存环境条件(一)建园前对枸杞园土地进行平整维持地面高差在5cm之内,种植管理过程中,在进行土壤翻耕等其他农事活动造成地面有较大高差的情况下,要经常对土壤进行平整处理。经过平整后的枸杞园,更有利于枸杞园的灌溉、排水,保证枸杞的正常生长,同时灌溉也改变了枸杞害虫的生活环境条件。如果及时灌溉,可控制喜欢高温干燥条件的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危害。
(二)初春季节灌溉防控红瘿蚊等害虫初春季节,随着气温、地温的升高,各种害虫逐渐开始出蛰、羽化。作为地下越冬的害虫红瘿蚊,此时期正是从地下老熟幼虫经过羽化出土,从而大量繁殖对枸杞造成危害,导致减产的关键时期。抓住红缨蚊羽化出土的关键时期进行控制,就能有效地降低红瘿蚊对枸杞产量造成的影响。此阶段红樱蚊的防控,一般在初春成虫出土羽化前进行地面灌溉封闭,保持土壤表面板结,阻止其成虫羽化出土,这种方式对红瘿蚊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及时修剪
夏季及时对枸杞树进行修剪,在保证枸杞正常生长结果的枝条数量的前提下,剪除枸杞树体上的病虫枝条、细弱枝条及其他无用枝条,减少枸杞园的病虫密度。枸杞害虫通常潜伏在比较隐匿处,比如树叶背面、树冠里面、枝条伤口处等。这些地方相对比较隐匿,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通过修剪可以维持良好的树冠、树形,改变树体状态,调控田间地温、湿度以及通风和透光等小气候条件,对枸杞病虫害存活、发生危害的环境造成影响,从而不利于害虫发生、危害,有利于枸杞正常生产。
四、田间清园
枸杞园田间的枯枝、落叶、落果等各种枸杞残余物中潜伏着多种病虫··
菌卵。田间及沟渠路边的杂草不但是枸杞害虫的寄主和越冬场所,而且有些杂草生长萌芽物候比枸杞要早,在枸杞树体萌芽生长前,有些枸杞病虫害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杂草,清除杂草也就切断了枸杞病虫害的食物来源,就能达到防控枸杞病虫害的效果。及时清除修剪下来的枸杞枯枝,落叶、病果,田间及沟渠路边的杂草,对防控枸杞多种害虫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枸杞病虫害的化学防控一。化学防控特点及注意事项
化学防控就是用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防控枸杞病虫害的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初引进以来,是防控枸杞病虫害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技术。这一技术由于具有使用简单,杀虫速度快,防控效果好的特点,不论是枸杞病虫害防控,还是粮食、蔬菜病虫害的防控应用都是最常用的技术。但这一技术存在对环境、对人畜危害性大的缺点,因此坚决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限制使用中等毒性农药,每一个生产季度只能使用一次并且距采果期要有一定的间隔期,如敌杀死、敌敌畏、乐果等。允许使用低毒农药,但每个生产季度一种农药也只能使用2次。为了更好地发挥化学防控的作用,用时必须注意以下5个方面。
(一)对症选择农药
由于枸杞病虫害种类较多,其对农药的反应各不相同,应该针对防控对象合理选择农药,如枸杞蚜虫、枸杞木虱、螨类均属刺吸式口器,应选择内吸性强,渗透力强,有熏蒸作用的农药,如苦参素,硫黄悬浮剂,植物、矿物源农药等。
(二)选择适宜的虫态是用药的关键在害虫的生活史中,卵和蛹处于休眠状态或活动很弱,又生存在比较稳定的场所,因而对农药最不敏感;而成虫和幼虫要进行取食和迁移,虫214
体裸露,易被杀死。成虫的活动性强,成龄幼虫较低龄幼虫抗药性强,因此,在低龄时期比在高龄时期防控效果好,在早春木虱出蛰期、有翅蚜虫期、嫩梢刚出现虫瘿期为最佳防控时期。按各种害虫特性和农药特点严格控制使用量,不得随意增减。
(三)依据指数适时喷药
在枸杞病虫害防控中,要改变见虫就治,彻底“消灭病虫害的”观念,不要有无病虫都打药,能兼治不专治,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控成本,减轻农药对环境污染和果实内的残留。
(四)合理轮换混用农药
一个地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就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克服和延缓抗药性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轮换交替使用农药。混合用药可以提高防控效果,扩大防控对象,延缓病虫抗药性,延长农药使用年限,降低防控成本,同时还可以和叶面追肥结合,肥药兼施,病虫兼治,节省劳力。混合用药要注意不同品种间的拮抗作用,保证混用效果。
(五)安全使用农药
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是降低农药残留的核心,在采收期一定要注意农药的选择,拉长施药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