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随亮北伐 > 第128章 亮想让他知道他才能知道(第2页)

第128章 亮想让他知道他才能知道(第2页)

其对大汉可谓是有再造之恩!

可霍光之后掌握大权,几乎将大汉的一切都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那么再好的事情也将变得不太合适。

和他同理的还有一个王允!

两个人的过往就这么明晃晃的摆在了自己的面前,诸葛亮自然不会傻乎乎地将自己送到他们的那种地步。

诸葛亮常年不回成都,就有一种将后方脱手的错觉!

虽然留下了自己的留府长史,还留下了不少自己的心腹,可他们毕竟不是自己,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也都远不如自己,无法和自己相比。

诸葛亮这么做也是让益州的那些豪族,还有李严等人都可以松一口气。

同时,自己不在后方,他们自然也难免会有所争斗,到时候争斗的差不多了,诸葛亮就可以再次出手将一部分人拉拢到自己的身边。

至于另一部分人。。。。一巴掌拍死,也不是不可能!

即便是现在,诸葛亮对外宣称的那些话语吗,也未必就是他的真心话。

只不过诸葛亮可以说得上是一声问心无愧罢了。

至于诸葛亮不肯真正掌控朝堂,第二个原因就是不想将自己逼入绝路之中。

有些事情一旦走到了那一步,就算是自己没有这种想法,也拦不住局势推动自己,拦不住下面的人不断的向上推举。

这一点从古至今更是数不胜数。

董卓被称之为国贼,可他曾经也是边疆猛将,进入洛阳之后也曾想要得到众人的认可,做一名真正的大汉名臣。

曹孟德曾是天下名臣良吏,济南为相更是天下闻名,五色杀威棒同样也是让他声名鹊起。

哪怕是有人揶揄曹孟德在朝中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想要挖了他自己家里的祖坟。

但他的名声,却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甚至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在诸侯讨董的时候,曹孟德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最为积极的那个人。

但后面走到了什么地步。。。。天下也已经知道了。

到了这一步,并非是他想不想,而是他只能如此,甚至在潜移默化之中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亮可以克制得住自己的内心,但是却不想让自己的麾下生出什么非分之想。

直接远离朝堂而紧握大军,双方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这是对他,对朝廷,对陛下那个孩子来说都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诸葛亮必须要在朝堂之上留下足够的“敌人”才行!

当然,既然有敌人就需要有足够的自己人来帮助自己。

自己明知道马谡没有经验却依旧想要重用马谡是其一,明知道李严有谋反之心,甚至有谋反之举却依旧对他屡屡退让也是其中之一。

朝堂之上,哪里有什么好人坏人,有的不过就是权衡利弊罢了!

前世马谡无能,做出那种混账事情让自己都忍不住一刀将他带走。

但在失去了马谡之后,他又先后失去了赵云,陈到两位老将军,一度让他的势力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他无法完全压制住李严,逼不得已让李恢离开南中,然后调张翼这种出身益州本土的大将前往南中,作为交换得到益州不少帮助。

甚至因为这件事情而导致了南中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叛乱,而李严也在后面给自己惹出来了天大的麻烦。

这是自己前世因为一次错误而引发的连环反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