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黎就道,“前些天阿黎出宫去玩儿,然后就看到有两个勋贵子弟在一个铺子里挑了东西不给钱,那老板上去找他们理论,那两个勋贵子弟还让人将那掌柜的给揍了一顿,后来便扬长而去了,而那掌柜的也不敢说什么。
后来我就让人上去将那两个勋贵子弟给截住,让他们给店家付钱,那两个勋贵子弟还把我上下地打量了一通,然后还要挟我说叫我别多管闲事,否则到时候连我一起揍。
然后那店家老板怕我吃亏,就说算了,就当他们是舍财消灾,谁叫他们是士农工商的最底层呢?
所以我刚才就联想到了这一点,想必他们作为商人商户的在面对自己的这一身份和地位的时候也是尴尬和无奈的吧?所以孩儿就觉得若是由朝廷出面对他们进行一翻褒奖和嘉奖的话他们应该是会很乐意的吧?”
老皇帝就满意的点头,“嗯,我阿黎把事情看得很精准,知道什么是别人最在意最想要的,这样很好,这样皇祖父就放心了。”
萧黎扬起眉头就道,“都是皇祖父教导的好,皇祖父之前对孩儿说,凡事要多看,多想,孩儿从不敢忘记!”
老皇帝就频点头,“嗯,好,好!”
萧黎跟着就跪到了老皇帝的面前,“皇祖父,孩儿该出宫了,孩儿回去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老皇帝就问,“你老师又给你布置什么课业了?”
萧黎就道,“老师给孩儿布置的那些课业不算什么,孩儿抽空便能完成,就是那些手套光由我们宫里的那些宫女们缝制,肯定是人手不足的,所以姑姑跟孩儿就商量了下,就是由姑姑召集京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的家眷们,将任务分发到她们那里去,让他们家里那些会针脚功夫的人去一起做,这样效率就会高一些,另外阿黎也让人去街上找了一些会缝补的人,给她们一些工钱,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然后让他们也一起赶制,待会儿,阿黎出宫就是要办这件事。”
老皇帝就点头,“嗯,你这个办法倒是的确不错,效率也会高出很多倍!不过,出宫还是得小心些知道吗?”
萧黎就点头,“嗯,孩儿知道!放心吧,皇祖父,孩儿不会有事的。”
老皇帝将她从地上拉了起来,“好,那你就先回去吧,有空了再进宫来陪皇祖父说说话儿。”
“是,皇祖父!”
两人走在宫道上,蒋泓辙就问尉迟骏,“老臣相,您是打算为朝廷的将士们捐献多少的冬衣跟手套啊?”
老臣相就道,“我能捐献多少啊,我的家底儿可比不了蒋大人你,能捐献多少就多少吧,我想大概一两千件吧。”
蒋泓辙就谦虚道,“唉,老臣相可千万别那么说,我家的家底儿也薄啊。”
老臣相就道,“蒋大人这是谦虚了,谁都知道你家的老太君是老太后的亲妹子,那些年老太后可没有少拉扯她娘家的那些兄弟姐妹们。
我记得老太后在临驾崩的时候可是将她的那些私产拿了一部分是分给了她的那些娘家兄弟姐妹来的,当时你家老太君可是从太后那里获得了两千多亩的土地呢,还不说你家自己拥有的,又加上后来陛下赏赐的。”
蒋泓辙就有些略微地不好意思道,“也就比您家的厚那么一点点,一点点儿。”
老臣相才不管他心里头是个啥子想法呢,于是就道,“蒋大人,不管于公于私,你这次可都不能置之事外啊?
于公,您是朝廷的大司农,替陛下掌管着天下的钱粮赋税,于私,您跟陛下还是表亲关系,严格的算起来,你还得唤陛下一声表叔。”
蒋泓辙就点头,“唉,是是是,那是。”
老臣相接着就道,“所以啊,明天的早朝上,你可得做好这个带头的表率啊?”
蒋泓辙就一愣,指着自己的鼻子就道,“我牵头啊?”
老臣相就点了点头,“这事可不就得非你莫属,你想啊你这个做大司农的都不牵头,那谁还牵头?
你牵头了,那后面的那些朝臣们也自然的就会响应号召了,那咱们这个事办起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蒋泓辙没吭声,老臣相似看出了他的顾虑,就道,“放心,我跟你是一道办差的,你打头了,我后面就跟着响应你。”
蒋泓辙就问,“那老臣相是打算捐献多少?”
老臣相就道,“这个嘛,我还要先回去让人先核实下府里的账目看。”
蒋泓辙就点了点头,“行,那我也回去着人盘下府里的账目,看能捐献多少出来。”
老臣相就抚摸着他那花白的山羊胡点头,“正是!”
第二天早朝,老皇帝就直接地问满朝的文武百官们,“大司农和臣相两人说这粮饷不好筹集,诸位爱卿都有什么好法子跟建议啊?”
老皇帝端坐在上首的御案前看着下面的一众人等,而下面的一众人等都埋着头不吭声。
老臣相就看向旁边的大司农蒋泓辙,蒋泓辙却是眼观鼻观心,假装没有看到他递过来的眼色,把那老臣相气得不轻。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站出去出那个头之际,却见辽东王竟然站了出来,“陛下,现正值朝廷为难之际,以儿臣之见,这筹集粮饷之事不应该只从那些商户们那里着手,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等朝臣也应该出一份力才是,儿臣愿将我封地上一半的产出捐献出来作为这次西征大军的粮饷。”
“哦,你封地上一半的产出就捐献出来?”老皇帝微眯着眼睛,一副似笑非笑地看着下首的这个儿子。
辽东王就道,“对,一半都捐献出来。”
老皇帝突然就哈哈地大笑了起来,“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儿子!朕准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