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为什么我还活着 > 革命就是革阿q 主义的命(第1页)

革命就是革阿q 主义的命(第1页)

阿Q正传》发表至今整整一百周年,阿Q却一直活着,活到现在。

1938年,周恩来题词“打倒中国的阿Q精神”,意在高扬鲁迅反奴隶性的硬骨头精神。电影《阿Q正传》最后的画外音:阿Q死了……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为了纪念,我联想起四十年前所写的这则短文。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中篇小说的鼻祖,阿Q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

《阿Q正传》揭露了封建地主对劳动农民的残酷压榨;表现了辛亥革命的不幸失败;尤其重要的,是沉痛而严厉地批判了“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国民劣根性”“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的提出和阿Q形象塑造的成功,震动了整个中国思想界。

阿Q既有贫苦农民的朴拙,又有游手之徒的狡猾;既瞧不起乡下人,又瞧不起城里人;既信奉“圣经贤传”、坚持“男女之大防”,又做小偷、耍流氓,以偷盗为荣,以调戏尼姑为乐。既要当“革命党”造反,又把革命当作胡闹;既自轻自贱,忍受天大的侮辱,又自尊自大,老子天下“第一”,而且自欺自慰,只要“精神胜利”,即可转败为胜;死到临头,遗憾圈圈画得不圆;刑前示众,想要高喊“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好汉”。他总想自己也神气起来,奴役别人,却忘记自己终究是个被奴役者。他的“精神胜利法”不是想在精神上反抗压迫者,而是非常羡慕压迫者,想在精神上变成压迫者。阿Q既然是这样一个奇特的人物,那么,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否定他们便否定革命”的雇农;他的革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民主思想、争取个性解放、争得土地的革命。所以,阿Q的“革命”不过儿戏、胡闹罢了;他的所谓“革命”,就是多抢东西,就是要变自己为压迫者,也就是“精神胜利法”的另一种表现。辛亥革命和阿Q“革命”的关系如何呢?辛亥革命是否就是阿Q式的革命?如此想来,《阿Q正传》的思想何其深也!

鲁迅怒其不争,痛惜阿Q的不觉悟、不革命,鲁迅哀其不幸,又不满阿Q的“革命”。鲁迅没有一般地描写和同情农民的苦难、受压迫,是而集中地刻画和嘲笑苦难最深、受压迫最大的农民的落后、不觉悟。鲁迅没有在压迫者阶级中塑造“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人物,而是在被压迫者阶级中塑造“精神胜利法”的典型人物。鲁迅笔下的阿Q,既是落后农民的代表,又是“国人的魂灵”,其意味是极其深长的。由此可见,“一个阶级只有一个典型”的说法,是庸俗社会学;认为阿Q既是农民形象,自然要基本肯定的看法,也是庸俗社会学。诚然,阿Q是个农民,不过,阿Q是个落后的农民。人,既然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从“这一个”典型人物的身上剖出“国人的魂灵”是完全有可能的,鲁迅就是这样做的。“鲁迅,是短篇小说的名手。他善于简短地、清楚地在一些形象中表达一种思想,在一个插曲中表达一件巨大的事变,在一个别的人物中表达一个典型。”(法捷耶夫语)阿Q的形象极其复杂,阿Q形象的塑造却极其成功,毫无疑问,阿Q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人们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对阿Q形象的深入研究,必定能使艺术典型问题讨论的水平提高一步。

阿Q其人,不仅辛亥革命时有,《阿Q正传》写作时有,据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二三十年之后”还会有。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说阿Q抗日时期也有。此后还会有吗?去年上映的陈白尘改编的电影《阿Q正传》,影片最后的画外音深深扣动观众的心弦:“阿Q死了,他虽然没有女人,但并不如同小尼姑所骂的那样断子绝孙了。……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对于“阿Q主义”的阿Q,我们也“不准革命”,因为,我们不能像阿Q那样去革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革命,就是要革“阿Q主义”的命。

1982年5月13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