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人成长到一定年龄,就有许多回忆。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教导我往前走、往人前走,多学多看,艺多不压手;教导我要早起晚睡,笨鸟先飞,才能把自家的光景日月过好;教导我照顾家人,血浓于水,姊妹相互帮衬,家庭和睦、百事兴旺;教导我人活一世要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教导我别人帮衬过你,要记在心里,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人家的恩情,树个好威信,踏踏实实做人。
这就是我的童年没有很多闲暇的原因。父亲是这么说的,我也是遵循父亲的教诲这样做的。在家庭方面,老父亲是我的楷模,他赡养老人,照顾哥嫂、侄子,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长大出门在外打拼时,我的婶娘、大哥、姐姐、姐夫们,逢年过节或身体不适,我都去看望。姊妹家的事我非常上心,尤其我几位亲姐亲哥,我小时候是他们带大的,长大后只要我能办到的事,绝对不含糊。我写这些目的就是告慰先辈,告白世人,告诫后人,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把好家风传承好。
编著《侠骨柔情》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把自己半生经历做个记录。前几年闲暇时去拜访曹谷溪老师,他建议我好好写作,将来出书。2020年9月,在西安谷培生老师的工作室,我拜访他时,他正在编纂当兵时的《纪念集》,他说他还要给他们横山谷家编族谱。我被他那执着奉献精神所打动。年过花甲的他建议我把自己多年的作品编辑成一本书。
2021年五一劳动节,我写了一篇随笔,曹谷溪老师夸奖我写得好,建议我把近年来的随笔整理成册。同年年底,王彦春、丁进华这些出过书的文友也建议我出本书。我虽然觉得自己的作品还不够分量,但开始收集资料、整理文稿,写一些儿时记忆。
2022年夏,谷培生老师搬回延安住,再次提议我出本个人作品集。2022年8月,我的一篇随笔又得到了曹谷溪老师的夸奖,他挥毫泼墨,写道:“圣地延安的正义卫士,呼唤出了时代之声、人民之声!向新闻记者致谢、致敬!延安谷溪。”谷培生老师说:“树刚,曹老给予你极高的评价!
这就是动力!要努力,要感谢曹老,不负众望。”
谷老师再次鼓励我编书,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写已经去世的老人、回忆已经淡化的农村,想让子孙后代知道这些事情,如果不往下传的话,先辈经历过的故事、做过的事情、生活过的村庄就成了谜了。所以我们有责任把历史告诉子孙后代,告诉未来。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记住这些人,这些事。
因此,我要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我写了乡村记忆,又收集、整理大伯李元顺参加革命、清正廉明、勤奋工作的故事。
这个过程说起容易做起难,因为当事人都不在世了,又因为父亲当初讲时我年龄小,脑海中的记忆支离破碎,我只能从点滴的记忆里寻找。伯父的事迹不光父亲讲,村里人也传说。
记得小时候在村里也听过郭志林老先生说:你大伯李元顺是咱郝家河的骄傲。大伯曾经的部下、原兰州军区卫生部的姜恒民部长在他们老战友、老同事聚会时多次讲他们在光华农场的故事。还有在兰州工作过的我们村退休人员范晓发,他对大伯的评价极高。通过这些人物的口述,以及进入不惑之年的我二姐李树明、我的侄儿李茂当(已经退休)的回忆,我把他们提供的大伯给外界留下的感人事迹和影响与我父亲讲述过的事件进行核对整理。因手头的资料有限,所以要多方求证。我就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清凉山新华书店旧址等地方查找资料,通过历史书籍核对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哪一时间段的。在寻找资料上,我要特别感谢陕西省延安监狱政治处赵江平主任,他说他最早听过一老红军讲过光华农场的回忆,还看过一本回忆录,这本书延安革命纪念馆应该有。
所以我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找到茆梅芳馆长,在茆馆长的大力协助下,我终于在纪念馆浩瀚的图书资料里找到《我的人生轨迹》这本书,该书第94、95页翔实地记录了我大伯李元顺在光华农场的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这些珍贵资料后我才写出了《我的大伯李元顺》一文。这也算对父亲、大伯及我的家族有所交代,让大众知道在那个艰苦的时代,陕北人民为了革命忠心耿耿,舍小家为大家的忠诚与情怀。
为自己留念,为后代存史,是一种情感诉求,是一个精神寄托,没有一丝一毫的名利驱动。
我的成长经历在我孩提时代就打下基础,记得小时候每家每户窑洞里的墙上都贴着国家领导人的肖像。从小就听老人讲周恩来总理的座右铭:“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周总理的座右铭让我这个农村孩子铭记在心,并在我的人生中一直坚守,活学活用,即学有所用。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潮流让我们这一代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一个农村娃,没钱没关系,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诚实守信,边学边尝试。我从14岁开始,寒暑假经常骑自行车带上洋芋到延安城里卖,发展到后来的贩卖鸡蛋,贩卖红枣,贩卖红薯。只要农村产的瓜果蔬菜能卖钱的,我是见啥贩卖啥。
到后来,我还把城里好的生活用品带到农村换农副产品。我是我们那道川第一个把卫生纸带到农村的人。用卫生纸换鸡蛋,人家不换,就给人家讲卫生纸干净卫生,比烂布条子、烂棉花使用方便,用上舒服,还能减少妇女疾病。慢慢地,个别年轻妇女开始尝试,之后一传十,十传百,我的生意也就做起来了。市场经济进一步开放,我在农村收药材、贩卖小百货、贩卖米面油,成了“二道贩子”。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的多了,货物流通快了,交通运输业的兴起已成趋势。我被社会发展的洪流卷入其中,学车考驾照,加入运输行业,拉货送原油。在跑运输的过程中,我始终记得周总理的座右铭,注重学习文化,随着自己经济条件的改善,我报了函授班,与同事一起学习写作。这些,为我后来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入职媒体行业、当好一名新闻记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文化基础。
我在媒体记者行业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教育,离不开师长的提携,离不开自己的刻苦认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闻稿件就是这样,必须认真,耳闻目睹,亲力亲为,到现场去实地核查。
回想这十几年的记者生涯,感慨万千。新型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体制发生了改革,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环境中,网络上有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断章取义的爆料,需要新闻媒体调查核实及时发声,宏观宣传,把真相告诉受众的同时,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受众,使社会祥和安宁,国家繁荣富强。
时代变迁,职能转型,人必须与时并进。我在十几年的新闻工作中,大力宣扬好人好事,有力揭露坏人坏事,义无反顾地“为百姓鼓与呼”。我虽人微言轻,但让不少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合理的解决。我得到过几十面锦旗,每一面锦旗都是对我工作的认可、赞扬和支持。
新时期,新变化,新挑战。2020年疫情暴发,我采写了《疫情防控期间平凡岗位上的奉献者》。我又一次转型做健康,开启了健康养生宣传,策划实施了健康走基层,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进警营、进学校、进企业,开展了十余场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和活动,得到了各单位的好评。在建党百年来临之际,又开展了学党史、促发展的党性健康讲座十多场;在脱贫攻坚时期,采写了《富县:葫芦河畔稻飘香》《青化砭:昔日烂沟渠,今日致富田》《陕西富县:因地制宜探索突破失地农民经济发展瓶颈》等稿件,为脱贫攻坚呐喊助力。
“一点英雄气,四顾浩无边。”历史铭记了英雄,社会离不开英雄。我应邀参加活动并撰写、发表了题为《纪念“运盐英雄”徐兴财一百一十周年诞辰座谈会在枣园街道办事处举行》的新闻报道,收到很好的效果。学习英雄事迹,继承英雄遗志,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更是作为媒体人的坚持和操守。
吊儿沟,延安教育的摇篮,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为陕甘宁边区和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为边区扫盲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延安时期的教育堡垒。追随红色足迹,传承延安精神。我去采写了《探访旧址 传承历史》的报道,收到了众多读者好评,不忘历史,就是不忘良知。
时光匆匆去,岁月不饶人。人生其实都是阶段性成长的,回头看自己每个阶段所走过的历程,在经历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与三观正的人一起走出自己的精彩,用所学为家庭、社会做点有益的事,力尽所能,光前裕后,也算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2023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