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雀儿草的功效与作用 > 三十六(第1页)

三十六(第1页)

雀儿上业大,学的是汉语专业,所有课程中她最喜欢上写作课。写作课老师姓杨,年纪估计接近七十岁了,是学校返聘的老教授。杨教授一头白发,声若洪钟,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教学认真,待人和蔼可亲,很有耐心。上第一节课时,杨教授做了自我介绍,说自己出身农村,大学毕业后留校做教师,再没出过学校门,他对农村很有感情,过去经常回农村,这几年虽然年纪大了,每年还要回一两次看看。也许是这个原因,杨教授讲课时总爱用农村的事情做例子,说农村的过去,也说现在,雀儿听了觉得非常亲切。

第二次上写作课,杨教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雀儿写了《我的家乡丁家坪》。这篇作文一下子被杨教授看中了,在讲评作文时,杨教授把《我的家乡丁家坪》当作范文进行讲评,从谋篇布局到遣词用句,都给予充分肯定。课间休息时,杨教授专门找雀儿说了几句话,一是要她多看书,包括外国的名篇名著;二是鼓励她多写,坚持写;三是告诉她,他把这篇作文已经推荐给自己一位在晚报副刊当编辑的学生,估计很快就会在报纸上发表。

雀儿很感动,不住地说:谢谢,谢谢杨教授。一直到晚上躺在被窝里,她还在回忆杨教授给她说的话,她预感自己遇到了奶奶说的那种贵人,兴奋得半夜没睡着觉。

雀儿得知《我的家乡丁家坪》发表了的消息是刘有成打电话告诉她的,送报纸给她的却是小虫。

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丁家坪人老几辈还没听说哪个人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雀儿开了先河,填补了山乡小村人写文章见报刊的空白。

雀儿很意外,问小虫怎么会看报纸。

小虫笑了,说:我认识几个字你还不知道?报纸我从来都不看。

雀儿问:那你咋知道的?

小虫说:是二强哥让我送来的。

雀儿说:二强回乡下了,他怎么会看到?他每天都看报?

小虫只笑,不说话。

雀儿指着小虫的鼻子说:你在说假话,我以后不理你了!

小虫说:不敢,不敢。

雀儿说:不敢?还说假话?

小虫说:这是我的任务。

雀儿笑了笑,不再说话。

小虫看了看周围,很神秘地说:雀儿姐,我有事情想和你商量。

雀儿说:你现在日子那么好,还有啥和我商量的?

小虫说:真的有事儿,我向毛主席保证。

雀儿说:那就快说。

小虫说:咱们找个地方吧,事情多,也麻烦。

雀儿怔了一下,说:那你先去泡馍馆占个位子,我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就来。

小虫说“好”,就按着雀儿的要求去做了。

实际上,雀儿并没有什么着急办的事情,她是要看报纸,看报纸上发表的那篇自己的文章。她的心跳得很急,脸也觉得烧烧的。雀儿是一个字一个字看的,连标点符号也没有漏掉,一口气看了三遍,然后很仔细地把报纸叠起来装在了自己的口袋里,这才急急忙忙往泡馍馆赶。

小虫已经吃完了饭,正在擦嘴。

雀儿笑了,说:你手快、脚快,这嘴也快呀?

小虫也笑了,说:是肚子饿了,贪吃么。你看我像不像猪八戒?

雀儿说:你比猪八戒差远了,人家猪八戒嘴长、耳朵大、肚子大,还长得胖,你哪一点能比上猪八戒?

小虫说:这一下完了,我一直觉得我比猪八戒强呢!

雀儿想起小虫约她说话的事情,于是让服务员端来一碗羊肉汤、一个饼子,话就转到了正题。

小虫说了自己和猫眼谈恋爱的事情,又说了回老家的想法。

雀儿对猫眼过去了解不多,看法却比较大,听小虫说了猫眼的具体事情,又听说到山区小县城生活是猫眼提出来的,再考虑到小虫的实际情况,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小虫看雀儿不说话,就一直盯着雀儿的眼睛看。

雀儿沉思了一会儿,问:你觉得猫眼真爱你?

小虫点了点头。

雀儿问:你对猫眼的过去都了解?

小虫点了点头。

雀儿问:她把她的事情都给你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