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粮说没问题,只要自己能做的,一定尽力。
雀儿没有给米粮说尤大的事情,她觉得这个事情不是小事情,一句话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另外,二强他们还正在找尤大,或许事情还会有什么变化。
刘有成没有什么事情,问雀儿什么时候有空儿,他想说说自己的事情,让雀儿给参谋一下。刘有成和婷婷谈对象有一段时间了,就是结婚的事情决定不下来。雀儿清楚,这是刘有成性格上的优柔寡断造成的。
雀儿当时就想说这话,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她知道这种话十句八句是说不清楚的,何况自己的精神、情绪都不在状态,就说改天约时间细说。
自然,雀儿也把自己写完小说的事情讲给了刘有成。刘有成建议她让张勇看看,提提意见,说张勇以前写过几个短篇小说,还在杂志上发表过。
雀儿打张勇电话的时候,电话占线,等张勇回过来电话时,雀儿的方便面已经煮好了。张勇说的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在两个人要说再见时,雀儿说了要张勇帮她提小说修改意见的事情,这一下电话放不下了。两个人通完电话,碗里的方便面已经黏在了一起,一点儿汤汁都没有了。雀儿犹豫了一下,把方便面倒回锅里,加了些水,又点燃了煤气灶。
物质和精神,到底哪个更重要,有时候还真说不清楚。雀儿这时候事情已经够多了,特别是那个尤大的事情,可是因为文学创作上的收获,竟然就平衡了她思想上的矛盾,缓解了情绪上的压力。
第二天中午,二强和小虫一起来到了雀儿单位。当二强说到那个客户尤大的名字时,小虫立即打断了他的话,非常着急地问:你说的那个人叫尤大?
二强说:是。
小虫又问:是陕北口音?
二强又说:是。
小虫双手一拍,说:好!咱们有办法了!
二强着急了,一巴掌就拍在了小虫后背上,很不耐烦地说:你能不能快点儿说?
雀儿瞪了二强一眼,说:着啥急呀?小虫,慢慢说。
小虫笑了,说:对不起。一句话,张勇认识这个人。对了,是张勇和尤大的老板很熟悉。
二强还是着急,催着问:张勇到底和谁熟悉?
小虫说:都熟悉,都熟悉。那尤大和刘老板是一回事儿,他们是一起的。
二强这才松了一口气,说:这不就对了么,看把你难受的。
小虫说:我不是也着急么。
大家都笑了。
事情紧急,雀儿立即给张勇打了电话,说是有急事儿。不大工夫,张勇就赶来了。
二强性子急,还没等张勇坐下就问张勇是不是认识尤大。
张勇不知道事情经过,也不知道尤大就是那个尤哥,瞪着眼睛半天没说话。
雀儿挡了二强的话,对张勇说:有个尤大,也就是你认识的那个尤哥,他在咱们这儿做了一单业务,有二十万。最近,这个尤大在陕北搞非法集资,被当地公安机关逮捕了。尤大找不到,其他经办人也不见了踪影,印的东西一直没人来取,在咱们仓库里压着呢。
张勇这才听出眉目,问:那后来呢?
雀儿说:听小虫说你认识这个尤哥,还有他的那个牛老板。
小虫赶紧补充说:就是上一次和咱们谈业务的牛老板和尤哥,也就是你喝醉了的那次。
张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这个尤大我认识,但是不熟悉,那一阵儿他跟着牛老板干,现在就不知道了。牛老板我熟一些,最近还有个业务,正在进行中。
雀儿眼珠一转,说:这就好,这就好。不管怎么讲,咱们总算找到门上了。
事情清楚了,几个人在一块儿一直商量到吃饭时间,又一起到街上吃了顿水盆羊肉,这才分手。
张勇回到单位,先处理了手头上的急事儿,然后和牛老板约了见面的时间。
牛老板只上过小学,刚考上初中,家里缺劳动力,他就回家了。这是牛老板给别人说的,实际上是牛老板不爱学习,一拿起书本就头痛,父亲看他不是个学习的料,也就任其自由发展了。牛老板文化程度低,但是脑子聪明,为人处世也灵活,朋友圈里很有些人气,开煤矿挣了钱以后,为村子修路、修自来水、建学校,办了不少好事情,还为社会公益事业捐了不少钱。这几年,牛老板和张勇业务上有些来往,他很佩服这个年轻的、有文化的国有企业领导,所以,时不时地还约张勇坐一坐。
这天,张勇请牛老板在一家茶社喝茶。
牛老板问:不喝酒了?
张勇说:这几天事儿多,改天兄弟陪你喝个大酒。
牛老板说:有甚大事情?不就是发展业务么,你们公家的事情多,还是我请你吧,咱们上酒馆?
张勇说:算了,老哥,改天吧!
张勇知道,要是在饭馆里那就一定要喝酒,两个人喝酒张勇就一定会喝多,因为牛老板的酒量太好了,这样什么事情也就谈不成了。
牛老板笑了笑说:好好好,这一次就听老弟的,下次老哥请你。
事说定了,话就进入了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