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要求太爷帮忙,说道:“你的棋艺比我强,也可在课余教一教党迅。”太爷满口答应。
丰先生还做了国画的教学计划,并且根据他们几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或琴或棋,或者国画,让他们自选一样重点练习,作为一技之长,将来走出家门才像一个文人。
太爷对丰先生的教学规划,啧啧称赞。
小卉跟着党进来到书院,她文静而沉稳地向丰先生施礼问好道:“丰爷爷好!”丰先生道:“少礼,坐了。”
丰先生也很喜欢她,加上党进的请求,才允许她来“旁听”。
今天见她这么袅娜有礼,更加有了疼爱之心,说道:“有机会的话,女孩也可以学点琴艺。今天你先听听,如果你爹要你学的话,我愿让你和党进一块儿学。你乖乖地坐一旁旁听好吗?”小卉眨着漂亮的大眼睛,望着丰先生一笑,然后一声不响地坐在一旁。
丰先生从卧室抱出一架古琴,轻轻地放在桌上,说:“古琴是我国最早的弹拨乐器,被尊为国乐之父,也是古时文人的必修科目。”
丰先生叹了一口气对党进说:“当今的学生们为了应考,除了重视书法外,对琴、棋和国画冷淡了,更谈不上孔子教给学生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你们若要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最少也得学一两样技艺。你平时很爱听我抚琴,说明你有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兴趣才能学得更快更好,所以我就专教你弹琴。从今天起,每天下午自由活动时间,你就到这里练琴。同时,我还要指点笃学的水墨国画。”
丰先生列举了文人重琴法的事例。他说:“孔子重琴法,《诗经》里有一‘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诗句;《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以琴声完成了‘空城计’,吓走了司马懿;《西厢记》里的张生,用他的琴声与崔莺莺结好。这说明,古代文人皆重视琴艺。”
党进听得入了神,说道:“我算不算文人?”丰先生笑着说:“你现在当然还算不上什么文人,但你是文人坯子,以后学成了,那就是文人,所以现在必须学琴。”
丰先生开始介绍古琴的结构。他说:“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宽六寸,厚二寸,上圆下平,绷有七根琴弦,所以也叫七弦琴。一弦最粗,音最低,七弦最细,音最高。由低到高的顺次是:宫、商、角、徵、羽;另两弦分别为:六弦以周文王为名,称为文声‘少宫’;七弦以周武王为名,称武声‘少商’。这样就构成了宫、商、角、徵、羽的五声调式。”
丰先生又详细地讲解了拨弦的指法,包括用哪个手指、如何拨弦等复杂的技艺。他们两个认真地听着。
党进饶有兴趣地说:“丰爷爷,你弹一首曲子,先让我们欣赏欣赏。”丰先生笑着说:“好,古琴的名曲很多,有《高山流水》《关山月》《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幽兰》等。我先弹一首《关山月》,把你的兴趣提起来再说。”说着就舞动双手,琴声随之而起,一会儿清脆高亢,一会儿深沉悠远,听得党进眉飞色舞,兴致勃勃。
悠扬的琴声飘出了书院,引来了两个小家伙,一个是党进的妹妹党妍,一个是党迅的弟弟党运。他俩跑进书院,趴在窗台上听得入了神。
不料,小党妍从窗台上掉下来,把头碰了个小疙瘩,“哇”地哭了。
党进他们忙跑出教室,结果看见小妍坐在地上哭着,小手还捂着头,小运呆在一旁,不知所措。
丰先生也出了教室,忙扶起可爱的小妍,看到她头上有点儿伤,知道没有大碍,便拍了拍她身上的土,把她抱起来问:“是不是上窗台了?”
她不语。小运说了实话:“我俩上窗台听爷爷弹琴,就掉下来了。”丰先生笑着安慰小妍说:“别哭,没事的,一点儿小疙瘩,一会儿就不疼了。
走,进房中去,爷爷再给小妍弹一首《胡笳十八拍》。”于是他们又走进教室。为哄小妍不哭,琴声又悄然而起。
小妍忘了伤痛,听得高兴,破涕为笑。
小妍、小运走后,丰先生说:“这两个小家伙耽误了咱们不少的时间,天快黑了,今天只练一下右手的拨弦算了。”
丰先生示范了托、抹、挑、勾、剔、打、摘、轮等拨弦法,让党进学弹其中的托弦法,党进认真地照着练起来。
最后丰先生说:“那五本启蒙教材你已全部背熟写会了,现在可全面进入‘四书’‘五经’的学习,主要是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背诵。十年寒窗,何止十年,多数人都是读了十几年后才敢进考场。你已十二岁了,争取五年后去县试。听你娘说,你已加班让爷爷教你,目前把《诗经》都背过一半了,明早你背给我听听。”党进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中很是得意。
小卉十四岁了,当然非常懂事,始终静坐一旁,不乱动,不吭声。
临走时,她向丰先生鞠躬告别,说:“谢谢丰爷爷!如果我有一架琴的话,能学会它吗?”丰先生肯定地说:“能呀!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够学会。”她甜甜地一笑,拉着党进的手,得意扬扬地走出了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