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理寺小饭堂晋江 > 第四百九十三章 腌笃鲜四(第1页)

第四百九十三章 腌笃鲜四(第1页)

“那姓童的手段比之刘家村的村民,自是高了不知多少了!”京兆府尹说到这里,踢了踢脚下自山道上滚落下来的石子,忽地转头看向身旁的林斐,说道,“林少卿十六高中,便是高中之后不再翻书,距离不碰书册也不过几年而已。不似本府,高中之后便不再翻书,在仕途世故里打转,距今已有几十年没有翻过昔年那助我科考入仕的书册了。”

大荣为官途径便也只有那几种,面前的京兆府尹与大多数官员的入仕途径也没什么不同。书香门第出身,科考入仕,而后从县官做起,一路在长安附近郡县打转,熬资历与政绩,从入仕到当上京兆府尹,这条路走了二十多年。

比起林斐这等难得一见的“神童”,京兆府尹算得中规中矩的。

突然同林斐说起这些话,倒不是想同身旁这个自幼有神童之名的年轻官员讨论仕途心得了,稍稍提了提自己多年未翻书册之后,京兆府尹这才说道:“本府虽已将那些圣人书册上的话忘得差不多了,却也不是全然忘光了。那孔孟圣人所言的,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的话,本府还记得。”

林斐“嗯”了一声,看向一旁的京兆府尹:圆滑如身旁这位,自是不可能如温明棠一般同他说那等不能外道的话的,提起这些,自不是为了评判陛下这个君的。

“这供奉神佛之事倒是让我想起了这一番话,”京兆府尹说道,“那姓童的地位高,他供奉的狐仙石像地位自也水涨船高,竟是一路走到了最上头。乡绅用‘会做人’三个字驱使那刘家村的村民,比之那等寻常的村霸,强行逼着村民们做事。这姓童的不止是要村民为自己做事,且还要村民发自内心的,自愿的为他做事。简直同那村祠里一番‘阴阳颠倒、倒反天罡’的景象一模一样,狐仙石像不止凌驾于神佛石像之上,且还驱使那神佛石像为自己做事。”

“原来,这便是大人眼中的‘童大善人’。”林斐点头,说到这里,忽地想起了温明棠口中的“周扒皮”,心道:若是京兆府尹这一双练了几十年的眼没有看错的话,这姑苏乡绅周扒皮的手段看来还是不如这刘家村的乡绅童大善人啊!

“我这般说,当然不是为了诬他名讳,这等村霸便是再霸也霸不到本府头上。”京兆府尹说道,“林少卿听本府一说便知道了。”

林斐点头,看向京兆府尹,听他低低叹了声“村民愚也!”之后,目光转向前方不远处的山道尽头:今日山间有雾,雾气环绕间,隐隐有村落隐于其中,若隐若现。

“多数时候,这乡绅同村民都不是一路人,”京兆府尹缓缓说了起来,“若非那乡绅给了这些村民攀扯的机会,又刻意以言语行为诱导,这刘家村的村民也不至于似如今这般整个村‘会做人’的人有这么多了!”

“最开始确实是他主动花的钱,修的祠堂,”京兆府尹叹了口气,说道,“可除了这一笔钱之外,他再没花过钱,甚至这一笔修祠堂的钱也早赚回来肥了他的腰包了。”

“他花钱,修祠堂,因着只供一座狐仙像,未免浪费,便让村民也将自家供奉的佛祖、观音像放入其中,这算得上他给的好处。不过这好处于他而言并不损其半分利益,只是单纯空着也是浪费而已。至于这给的好处,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好处,没有祠堂,那村里的地又不似长安城中贵得很,便连个供奉石像的地方都没有了?就算是在长安城中,要供奉神佛,往那灶台上,架子上一摆不就成了,哪里需要这所谓的好处?”京兆府尹看的明明白白,“只是因着这‘会做人’的举动,看起来同寻常乡绅不一样,似个善人,听闻其日常又总是笑呵呵的,面上一副和气样,便引得村民也开始学着‘会做人’了起来。”

“这等爱巴结的人哪里都有,可问题是这刘家村特别多。”京兆府尹语气凉凉的说道,“这同那乡绅偶尔给会‘巴结’自己的两个甜枣,鼓励村民们有样学样分不开。”

至于给的甜枣,京兆府尹方才也已说过了。

“这乡绅老爷的身份于他而言不花钱,可借着这身份,引得会巴结的村民过来送些菜肉、集市尖货是成的。他将村民送来的东西攒一攒,一两个月请客吃个饭,又引来更多效仿者,如此一来,便如同借旁人孝敬的鸡生自己的蛋一般,不花自己的钱,引村民孝敬、恭维自己,整个刘家村也变得几乎人人皆‘会做人’了起来。”京兆府尹嗤笑道,“待将整个村子的村民都驯化的‘会做人’了,村民们也都习惯了这一番举动,这乡绅老爷便要开始‘维系’村子的和谐关系了。”

“村里那祠堂打扫是派他家几个下人每几日过去打扫一番的,主持年节的是他家里的管家,那村民供奉神佛的贡品什么的,是出钱与他家里的管家代买的,给祠堂添香油钱亦是如此。”京兆府尹言辞犀利,三言两语便将事情的重点说清楚了,“所以这所谓的祠堂根本同他家的‘铺子’没什么区别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比起寻常乡绅,只收不出不同,这姓童的高明在于收了钱,也会给几个甜枣。譬如攒足了钱,便修条路。”京兆府尹说着,点了点脚下的坡路,道,“这条车马道方便的是车马进出,整个村子里,除了他家,还有谁家有车马?”

“分明是他自己需要,却硬生生的说成了是为村民办事的善举!”京兆府尹说着,看向脚下的坡路,“不下雨还好,一下雨,走下山的村民通常都是要滑跌下来的,若真是为了村民修路,该修的当是方便走路的石阶路才是!”

“行善事便行善事,为私利便为私利,偏要掺在一起,实在是精明的很了!”京兆府尹说道,“不过更精明的,还在于这条修路的钱根本就是村民自己出的,村民出了钱,善名却给了那乡绅,方便也方便的是乡绅自己,真真是精明!”

听到这里,林斐点头,道:“这些手腕,于村民而言有些吃不消了。”

“明明并未办什么实事,拿了村民的钱,办了自己的事,还要博得村民的赞誉,这姓童的乡绅便是在本府遇到的乡绅中也算得上是尤为精明的那等了!”京兆府尹说道,“此人同他家供奉的那狐仙石像类似,不知是不是当真供奉久了,人也肖似这等阴庙石像了,将这刘家村的村民奴役驯化好了。”

“整个村子里人人对这精明乡绅赞誉有加,这乡绅俨然已成了村子里的‘族长’了,开口说出的话,在村子里可算是‘一言九鼎’。”京兆府尹说道,“哪怕村民们被教的‘会做人’那么多年,送去他家的好处不知凡几,也并未得到过什么实惠的好处,这些村民也不敢说他家的不是。村里若有谁敢在人前嘀咕那乡绅这些年尽空口许诺,实惠的好处半点不给,平白得了个好名头的话,是要被那些早已驯化奴役成功的村民们围起来指着鼻子骂‘没良心’的,辜负童大善人的善举了云云的。便是那家里死了两个女儿的,告官也不敢告他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