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综影视乱点鸳鸯谱 > 第94章 正史刘盈3(第2页)

第94章 正史刘盈3(第2页)

果不其然,冒顿被当场射杀,匈奴士兵被斩杀十几万后,剩下几万人见大汗都被杀了,下马投降。

此战的结局被八百里加急送到长安,一路听闻此消息的百姓已经开始自发庆祝朝廷大胜。

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都被匈奴围困在白登,而后汉匈两国签订盟约,结为兄弟之国。

之后大汉便实行和亲政策,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的金银财物,以缓和匈奴的侵扰。

但白登之围后,匈奴却不信守盟约,多次背约犯边,并没有停止对大汉边境的骚扰。

大汉苦匈奴久矣!

刘盈在民间的名声本来就如日中天,这下百姓更是将他的话奉为圭臬。

大军开拔回朝后,刘盈论功行赏,又将战亡的士兵统一收殓尸体到长安郊外,各自立碑,又收割了一波人心。

当然,最重要的抚恤金必须高规格发下去,落实到家人手里。

匈奴战争胜利后,原匈奴人的地盘就空了下来,按理大汉应派人去接收,然后纳入大汉的地盘。

但大汉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区区一千多万人,还没有秦朝的人口多,实在有心无力,中原的地盘都没布满人口,外族的地盘也只能空着了。

现在匈奴被灭,周边的小国被震慑,短时间内不会对大汉边境骚扰,只会想着怎么瓜分匈奴的地盘。

等大汗的威慑力渐消后,再出兵灭一个小国就行。

对外展示了中央军队的实力后,刘盈就开始处理诸侯国的问题了。

历史都证明了,中央集权制是最好的制度,那分散中央权利的诸侯国就不应该存在。

秦始皇统一货币后,汉承秦制,按理来说货币也是统一的。

但刘邦为解决财政困难和物资短缺问题,曾允许民间私铸货币,导致货币质量参差不齐,通货膨胀严重。

“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一石米需要1万钱,一匹马需要100两黄金,市场秩序混乱,经济运行受到严重阻碍。

而地方诸侯有了铸币权,也就有了与中央政府抗衡的经济基础,所以诸侯国势力迅速膨胀。

诸侯国能自行铸钱、煮盐,政治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军事上更是能组建自已的军队,发展到汉景帝时期有了造反的资本,引发了七国之乱。

刘盈当然不能让历史重演,于是将铸钱、煮盐、对矿山的开采权等权利回收中央。

这时候的诸侯国还没有发展壮大,无力和中央对抗,哪怕知道中央在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也无能为力。

加上民心在刘盈,且有中央军的坐镇,暂时没有诸侯国敢趁机反抗,所以这道法令顺利实行了。

收回铸币权后,刘盈发行了新的货币——五铢钱。

统一货币后,加上战争发了笔横财,中央财政困难的情况得以解决,再也不会出现连官员的俸禄都难以按时足额发放这种情况。

中央有钱后,加上百姓中钱粮也充裕了,朝廷开始鼓励商业。

之前的战争使得商业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商人纷纷逃亡和破产,市场萧条,商品流通不畅。

当然,为了让商品能流通起来,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候拉回来的匈奴战俘就有了用处。

普通的道路修了要经常维护,要修就修秦时期的驰道,千年不长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