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验资的银子数额可能会很大,肯定会超过十万两银子,安全又是个问题。而书友会社的地址是在外城,虽然靠近内城城门,但陈景行总感觉不大安全。
在书友会社这边商量之后,最终陈景行和李文贵都决定,把拍卖场所定到裕王府去。
毕竟不管如何,裕王府也是书社的原始股东,为此出一份力,谁也不好说什么。且把银子带到裕王府,别人也放心。
对此,裕王当然不会有意见,当即让人腾出一处院子给李文贵他们布置。
裕王府这边的李文贵徒弟,知道这是书社壮大的事情,对于他们都是有好处的,也都非常积极。
在李文贵和陈景行忙着布置拍卖场所,又要去印十万份股权凭证时,京师上下,已经开始刮起一股讨论书社的风了。
平时就买书看得,自然能看到招股说明书,自然就不用书了;那些平时不看这些闲书的商人,权贵等等,听到有一个稀罕事,一打听之下,自然也要买一册书回去,看看里面的招股说明书的内容。
这一下,京师的大部分有钱人才发现,我的娘啊,书社竟然这么赚钱?
以写书谋生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有。但是一般而言,都是穷酸书生,日子过得很拮据的。
招股说明书公布了盈利情况之后,让他们发现,写书竟然能年赚五万两,并且按照招股说明书中预估全国开了分社之后,竟然能达到年赚二十万两以上,基本上,是个人都眼红了。
幸好的是,这个时候严家已经倒台。要不然,以严世蕃的性格,哪怕书社东家里面有裕王府,他估计都不怕,会来抢这个书社了。
除去不要脸的严家之外,其他权贵虽然也羡慕书社能赚这么多钱,但是也不敢去和裕王抢这个书社,只能是按照招股说明书上的规则,成为书社的一员来分红。
恰恰也是有裕王府为书社东家,很多人就觉得书社比较可信。要不然,京师绝大部分权贵,压根不知道陈景行和李文贵,他们就不可能相信招股说明书上的内容。
当然,也有人例外。
这不,礼部尚书李春芳听到这事之后,第一时间便看了招股说明书,然后当即让家人筹集银子,准备买股份了。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通过李文贵和吴承恩知道内情的,书社的赚钱,都让他眼红。
本来想说动吴承恩独立出来,他投钱也开一家书社的,无奈吴承恩是木鱼疙瘩,他也没法做出更出格的事情,否则会被御史弹劾,就只能是遗憾了。
这有了机会,那当然是不能错过了。
如果顺利的话,买了这书社股份,一年就能回本,然后年年分红,等于府里多了一个聚宝盆来的!
为此,李春芳要在短时间内尽量筹钱,要么卖掉手中不看好的资产,要么去借。
结果没想到,高拱、张居正,甚至包括首辅徐阶,竟然也都在这么干!
喜欢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