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他们家的菜钱和水果钱省下了不少。
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火锅的雏形,但是并不流行,而且和后世的火锅还是有区别的。
在司马师的强烈诉求下,在寒冷的冬天,他终于吃到了味道接近于后世火锅的火锅。
这时候已经有了火锅用具,但是形态接近于后世的四川火锅的吃法,但是现在的辣椒都还没有传进来,这种原产于美洲的香料要到明代才传入中国,所以现在所谓的辣子,就是后世俗称的花椒,而且被用于药用,就像茶一样。
所以司马师“发明”的还是清汤锅,熬煮用的也是牛骨——猪肉性寒,中国古代的贵族一般不好吃猪肉,像是宋朝苏东坡这样还用猪肉发明了一道菜的官员属于凤毛麟角——顶多在里头加了少量的花椒和其他香料调整了一下味道。
作为一个穿越者,最先改善的居然是吃食,司马师对自己也算是服气了。
建安十八年的冬天,曹丕带着儿子和夫人一起跑到司马家府上来蹭饭。
这个时代的食材做法都是每个家族的秘方,就是火锅这样简单的料理,在经过司马师的改进,接近后世的味道之后,也已经成了司马家独有的秘方,轻易不会外传。
曹丕也做不出把人家的秘方抢来自己做的事情,就只能惨兮兮地来蹭饭。
结果,他来了以后不久,曹丞相就“微服私访”到了司马家。
大老板来了,难道能不给人吃饭吗?
牛肉不是轻易能买来食用的肉类,就连吃火锅最好用的涮羊肉在这个时代也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司马师表示曹丞相你为何想不开来我家抢饭吃啊QAQ!
要知道,曹操提倡节俭,他们家吃这一顿也不容易好么!真当现在是魏晋风流的时代,世家大族想风花雪月就风花雪月吗?!
曹老板估计是来突袭儿子,但是最后遭殃的却是司马家……的饭。
司马师:冷漠·jpg
作者有话要说: 猪肉性寒,真的不能多吃啊Orz
这个理论居然是从古代文学老师那里听来的,宝宝也是很服气了。
据说养猪的场地必须要有三个部分,石槽+睡觉的地方,供猪奔跑、活动的空地,最后一个就是水槽。猪是一定要泡水的。就算没有水槽,猪也会刨开土层,撒泡尿进去,然后泡在里面。
因为猪除了跑、吃以外就是在水里泡着,所以猪肉性寒,中国古代的贵族一般都不吃猪肉,除了这个肉有莫名的气味以外——古代没有发明骟猪法的时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多了容易生病。
贵族们认为和他们常吃的禽肉、牛肉比起来,猪肉“不洁”。
后来,“猪肉不洁”这种原本是中国古人的认知的说法就……咳,这个我就不说了,大家自由心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