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鼎定南北朝QQ > 第252章 得偿所愿(第1页)

第252章 得偿所愿(第1页)

黄昏时分,卫铉在涞源城官署与念贤、韦孝宽、独孤信、李穆、苏绰议事,当他看完韩轨、若干惠先后送来的战报,眼珠子都鼓了出来。

一直以来,卫铉就知道韩轨、若干惠等人都很猛,今天仔细反思过后,也明白自己的部署还有很多漏洞。可他未曾想到二将在没有自己的命令之下,居然能够自主配合作战,最后不但击溃敌军的逃兵,还逮住了王喜和娄猛、常景。

面对这样的意外之喜,令卫铉既是惊喜、又是惭愧,甚至还觉得自己太过失职,能力实在太差。

正懊恼间,天色已暗,一名满头珠翠的仕女端着茶具走进偏堂。卫铉瞟了一眼,正想移开双眼继续反思,却又不自觉的多看了一眼。只见对方在昏暗光线下的容颜似乎貌若天仙;身上合体襦裙将胸前衬托得饱满挺拔。

但这些统统不是关键,最让卫铉感到不可思议的,这名仕女竟然是活泼好动的尔朱英娥,而她此刻展露出来的端庄、大气、娴静、温婉气质,也是卫铉从所未见。

“此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卫铉“夸赞”完毕,一脸惊艳的问道:“但不知是谁家小娘子?”

念贤、韦孝宽、独孤信、李穆、苏绰不但读过《洛神赋》,也认识尔朱英娥;当他们听到卫铉背诵完最为“轻佻”那一段,最后还装模作样的问话,全部无言以对。

毕竟他们作为下属,要是接过话头继续赞美,那肯定是很失礼之事;要是不接的话,好像也不对。于是一个二个只能装死。

“尔朱家英娥。”尔朱英娥却没有多想,她没有读过《洛神赋》,连那一大堆、堆砌而来的词汇是什么意思都弄不清楚,但是她明白卫铉是在赞美自己,一颗心感到甜滋滋的。随即柔情似水给卫铉斟了一碗茶。

饮茶的起源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有神农说、商周说、西汉说、三国说……若是非要从中作出选择,卫铉认为饮茶和茶文化最迟可以追溯到西汉:只因西汉的王褒和司马相如、扬雄都是著名茶人。王褒的《僮约》、司马相如《凡将篇》、扬雄《方言》分别写到茶文化,而晋代张载也写出“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所以三国起源说,好像不太对头。

此时的茶都要加油、盐、奶、枣、葱、姜、蒜、人参、桔梗、花椒、胡椒粉、黄芥末之类的佐料。由此做出来的煮茶、煎茶不仅口感好、能解渴,还有养生之效。只是用料太过昂贵,一般的富裕人家都承受不起,更别说是普通老百姓了。

卫铉也喜欢喝煮茶、煎茶的茶汤,但是他更喜欢冲泡出来的茶。不过卫铉麾下这些人却喝不来。故而尔朱英娥没有给他们斟冲泡出来的茶汤,而是由紧跟而来的女兵为他们上酪浆。

“原来是我家尔朱娘子啊!既然是娘子,那么拥有倾国倾城之姿、羞花闭月之貌、惊艳时光之美那就显得十分正常了。”卫铉顺势又狠狠地夸了一番。直到尔朱英娥高高兴兴的带队离开,于是言归正转:“韩将军和若干将军倒是带来了一份意外之喜,也让东征变得圆满起来。等四州大都督到来,我们即可返回上党。”

听那略显惆怅的语气,念贤等人不禁喟叹长叹:从卫铉展现出来的战绩、智谋、格局来看,朝廷要是令他节制诸军,不出半年时间就能击溃杜洛周、葛荣,收复燕州、幽州、平州、安州、营州。可是朝堂那些人受到一场场大胜的刺激之后,好像误以为杜、葛二贼不过尔尔,任何人都能平定二贼;谁要是胆敢将能够“白捡”的功勋独吞,那他就是所有人、所有势力的仇敌。

在这种盲目乐观的大势之下,就算至尊、太后明知不对,也要顾及到方方面面利益,最后不得不进行妥协、不得不联手将卫铉逼走。

韦孝宽迟疑片刻,问道:“主公,若朝廷改由李神轨统兵,是否可行?”

“李神轨位高权重、势倾朝野。对他来说,只要得以维持现状就够了。”卫铉想了一想,又道:“他也未必愿意掺和河北这个大烂摊子,如果他有心带兵平叛,谁能争得过他啊?”

韦孝宽也无话可说了。河北诸州的确成了一个大烂摊子,无论胜负都吃力不讨好,况且又有元深、元融充当前车之鉴;身居高位的李神轨躲避尚且不及,岂能“自讨苦吃”?

“算啦算啦!想再多都跟我们无关了。”卫铉看向下首的李穆、苏绰,问道:“尔朱大都督说羽林军极为强悍,若是由名将带领,必是无坚不摧的无敌雄师。显庆、令绰,你二人来自洛阳,可曾见过羽林军,觉得骁果军比羽林军如何?”

念贤、独孤信、韦孝宽也将目光看向二人。正如卫铉所言,他们对威名赫赫却屡战屡败的羽林军也很好奇。

“主公,末将见过羽林军大操练。”李穆暗自拿骁果军与记忆中羽林军对比了一下,然后拱手道:“自太和十九年‘诏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宿卫’,朝廷便保持这项募兵传统。两相比较下来,我军士兵的体格普遍不如对方、武器装备也不如。”

李穆加入骁果军至今,骁果军都未曾集中训练过;他也只能把自己所见所闻说了说:“我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将士士气高昂、敢打敢战。若是对上同等数量的羽林军,我军无论是正面对决、还是野外作战,必胜无疑。”

“我军士气够高、士兵也是好兵,不过将领的统帅力、应变力十分关键。我在这场攻坚战就犯下大错,其中最不可原谅就是统筹不力、顾此失彼,若非韩将军、若干将军能够自发拾漏补缺,常景、王喜都跑了。”卫铉诚然犯下大错,而诸将其实也有许多“不痛不痒”的过错,只是达不到惩罚的地步而已;不过连他都能自我批评,身为军司马的念贤日后定然找上门,继而让诸将一一写下检讨书。

写检讨书也是骁果军高层的“传统”,目的不是处罚,而是通过总结错误和教训,避免将来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别人听了、看了,将来也能规避。

卫铉反思完毕,接着说道:“除了我个人问题,我军对攻坚战、防守战存在严重不足。回去后,我们必须总结得失、吸取教训、强加训练。”

“喏。”众人应命完毕,心中不约而同的想起常景那个法子,那个“死亡‘V’角”在短短的时间之内,竟然杀死了三千八百多名俘虏,实在是凶煞之极。同时也是最值得学习和研究防守战战法之一。

与念贤分别后,卫铉带着李穆、苏绰去找尧雄。门前的斛律光也跟了上去。

尧雄现在主管遣散俘虏,以及发放遣散费;这本来是念贤的职责,然而念贤和韦孝宽、独孤信成天统计军功、登记伤亡,哪有时间管这些啊?

尧雄同样忙得半死,卫铉也知他的难处,就把无甚大事的李穆、苏绰交给了他。

和斛律光回归官署途中,卫铉遇到了卢江。卢江对骁果军帮助极大,卫铉自然不能亏待人家,于是临时任命对方为东代郡检校太守。如果范阳卢氏再发动人脉关系铺路,他应该很快就能转正;不过前提是元彝能否守住东代郡。

卢江对卫铉甚为感激,一见面就哈哈大笑的拱手作揖:“哎呀,卑职正派人四处寻找卫都督,不意在此相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