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鼎定南北朝QQ > 第222章 御下之道(第1页)

第222章 御下之道(第1页)

安排妥当,卫铉让人召来战兵第一镇副镇将段韶、第二镇镇将若干惠、第五镇镇将刘朝。

等三人到来,卫铉带着一干人等来到悬挂在墙上的大地图前,他站在地图左侧,用一支小木棍指在地图上,向众人说道:“我军现在在新城县新满镇,西北方有驻扎在北平城的念贤和达奚武部护卫,而他俩又将率军威慑常景,故而我军西部当无恙。东北的章武王损失折将,进取不足,可他自保有余,哪怕源大都督不能如期而至,我军东北方也无忧。如此算下来,被两支军队保护在后方的我军,暂时是最清闲的军队。”

“我为何说‘暂时’二字?只因叛军兵多将广,一旦他们反应过来,并且派出相应兵力我军对峙,我军立刻动弹不得,只能顺着对方的节奏打硬仗。而我军全军皆骑,若是被限制在镇子之内,根本就无法发挥出骑兵的优势,情况对我军也非常不利。”

众人听得深以为然,骑兵的战场是在野外,而河北大地一马平川,对骑兵十分有利。如果在敌军到来之前不做丝毫安排,只会把骑兵尽数收缩在镇子之中,那无疑是相当不可取的愚蠢行为。

只见卫铉移动木棍,点在幽州范阳城西北方的武阳城,继续说道:“武阳城距离杜洛周、葛荣所在的范阳城足有六十里左右。据斥候来报,武阳城是一座没有护城河的小城,夯实而成的城墙不但只有一丈高,而且很多地方都坍塌了,城中守军也只有一千名精兵、一千五百名杂兵,然而此城却是范阳城叛军最重要的后勤重地之一,其北方的固安城亦是叛军后勤重地,守军数量与武安城一致。”

介绍完两城情况,卫铉转过身子,正对着众人道:“诸位应该都明白我的意思了:那就是派出一支精骑,连续袭击武阳、固安两城,销毁叛军的粮草物资,使叛军主力军心动荡、缺粮缺器。不过这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完成任务之后,立刻折道向西,配合念贤、达奚武作战,负责袭扰涞源县大后方、断常景粮道,使其首尾难以兼顾。”

韩轨听了卫铉的安排,拱手道:“主公此法虽妙,然而出动之军不宜太多,不然被二贼主力盯上,将应属于源大都督的压力尽数引到我军身上。”

“主公,末将附议。”尧雄亦是说道:“我军以骑兵以主,不善攻城之道。叛军兵多将广、人多势众,其中一部分虽然是乌合之众,但精锐步骑仍然还有很多。我军要是与敌主力作战,就算最后能够以少胜多,恐怕亦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故末将赞同韩将军之见。”

卫铉沉吟半晌,向韩轨问道:“派三千精骑,如何?”

“三千精骑正好合适。”韩轨说道:“三千精骑足够攻克二城了,二贼即便发现而派兵围堵,最多也只是一万精骑,对大局影响不大。”

“既如此,此战便由第一、第二、第五镇来打。”卫铉说道“若干惠为主将;段韶、刘朝,你二人为副将;王思政为行军司马。”

若干惠是卫铉第一个贵人,他在恒州和汾州战场也取得不小战功,卫铉早就想把他提为军主了,然而若干惠还欠缺资历、欠缺军功,更带不了五千人马。若他能够圆满完成这次任务,当个副军主完全没问题。

同样道理,段韶和刘朝、王思政也要历练,也要积累军功;以便自己日后提拔。

至于没有任命尧雄或窦泰、蔡俊为主将,主要是他们三人都不熟悉骁果军战术战法;而且三人要么是军主、要么是副军主;如果让他们当身为镇将的若干惠的副将,很容易闹出大事来。于是卫铉没有派他们三人出战。

“末将遵命。”若干惠、段韶、刘朝、王思政齐声应命。

卫铉稍作思忖,目光看向了英气勃勃的王雄和怡峰,点将道:“你二人武艺高强、能骑能箭,但是你俩没有经历过堂堂正正大战,且在我身边又没有多少发挥的地方,便去当若干惠当个偏将,积累作战经验、增长阅历。”

王雄、怡峰知道卫铉是在借机培养自己,顿时大喜过望,连忙出列行礼道:“末将遵命。”

若干惠见到卫铉已经安排完毕,抱拳问道:“主公,可有教训末将之处?”

“你熟悉我军战法,我相信你们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卫铉想了想,却又补充道:“武阳、固安二城是闪电袭击,没有好说的,如果在野外遭遇大敌,那就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采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法。”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是游击战的精髓所在,与游牧民族的战术战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终目的都是保存自己的同时,尽可能的消灭敌军。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深奥之处,但主将能不能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能不能灵活运用却很关键,此外就是己方士兵会不会趁机当逃兵也要考虑。如果卫铉贸然用尚未练好的辅兵、屯田军来打游击,估计己方士兵光是在“敌进我退”这一环,就乱了套、逃了一小半。但是换成一、二、五镇将士,那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若干惠稍微想了一下,立刻明白其中含义,他抱拳道:“末将明白了。”

“那就好。”卫铉看了几人一眼,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准备吧。”

“喏。”若干惠带着五将团团一礼,一同离开了大堂。

韦孝宽和独孤信、李穆见到没有自己什么事情,心中颇为沮丧、失落。

苏绰倒是没有其他看法,因为他一开始就选择从政,他现在一边努力学习卫铉给他的新政,一边处理军务,异常忙碌。

斛律光也没有想法,他今年虚岁十二,心知自己确实太小了,且又有父亲斛律金、卫铉当后台,根本不愁没有没有出头之日,既如此,还不如继续在卫铉身边学习。

卫铉高坐上首,当他看到三人垂头丧气,一下子就猜出三人心思了;他未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问道:“孝宽、期弥头、显庆你们是不是感到很失落?”

韦孝宽和独孤信、李穆愣了一下,随即看向卫铉,不约而同的拱手道:“回主公,末将确实有点失落。”

卫铉没有想到他们这般老实,他怔了一怔,忽然拍案而起,怒道:“你们小瞧自己了,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见到主将忽然发怒,包括三人在内的所有人尽皆愕然起身。

卫铉可没有理会这些,他继续发脾气道:“我之所以没有让你们随军出征,是因为我知道你们有为帅、为相的潜力和天赋;觉得你们应该在我身边学习统帅之道,而不是像悍将那样冲锋陷阵。如果你们为了眼前这一点点战功而蠢蠢欲动、而失落,我都感到丢脸。”

被卫铉训斥怒斥的韦孝宽和独孤信、李穆,此时只是想当个将军而已,并没有更远追求。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卫铉比自己更重视自己。所以他们被狠狠地训斥、怒斥一番后,非但没有反感,反而格外的羞愧。

一个个都感激的说道:“末将知错。”

“知错就好。”卫铉又向其他人说道:“你们也是一样,给我好好学习统帅之道,如果你们只想当个悍将,休怪我不客气。”

众人闻言,心头也是暖洋洋的。

这就是权力所带来的好处,若不然,谁会相信卫铉的鬼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