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杀、杀。”午后的军营外的原野之上,骁果军又开始了训练;营中除了巡逻的守卫以外,一万名战兵、五千辅兵、五千屯田兵尽数出营参训,两万人的喊杀声和马蹄声响彻云霄。
分为“骁勇军”和“果毅军”的一万战兵早已成形,也适应了新式练兵法,只需按部就班加强训练,就能提升战斗力。
辅兵创立时日太短,卫铉索性把汾州俘虏和太原郡和尚、一千名原冯氏家兵打散重组,赐号“威武军”。其使命差不多就是辎重兵一类二三线部队,战时负责搬运粮草、挖战壕等等,这类军队多数是临时拼凑,甚至连武器都没有,自然是战斗力低下、毫无军纪和战意可言了。
屯田兵主要是由原冯氏家兵、上党郡自愿投军的青壮构成,两者的人数各差不多占一半,同样被打散重组,赐号“扬武军”。屯田兵源于汉朝,汉朝北方防线绵延数千里,单靠戍卒轮替、中枢给养边防军队,代价很大。汉文帝时谋臣晁错建议“移民实边”,开始有组织的向边疆地区移民;汉武帝进一步推行屯田,将征召来的士兵迁到边疆,就地居住,亦耕亦战。这些士兵从官府得到一块荒地、得到一定的免税等优待,但平时要依靠自己的耕作过活。
到了东汉三国时期,屯田兵的使命和职责不变,但是他们耕种的田地从个人变成了官府组建的大型农场。将士们屯田组织性强、耕地面积广大,并且广泛应用了先进耕作方法,从而让产能大为提高,在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反哺官府。而卫铉向冯氏索要“涷水—蓝水”一带的良田,就是方便日后集中管理、方便屯田军集中耕种和训练。
按理说,“威武军”和“扬武军”既没有番号的,也不用像战兵这般进行高强度训练;但是卫铉始终认为一个势力不能精锐的战兵,还要有大量杂兵辅助。
因为每一场战争都会出现战损,哪怕敌人是一击即溃的乌合之众,但是在作战过程中,敌军强弓硬弩的远射、双方的短兵搏杀、不慎坠马等因素都会让己方战兵造成损失。
即便将士们个个身着厚重的甲骑具装,近战时也架不住钝器的奋力劈砸。即便遮护得再好,一架强弩一次发射出来的数支箭矢、强弓近距离的射击,也能将密集的冲锋队伍射死几个。所以纵然最后打出一比几十、一比一百的战绩,精锐战兵也会出现折损。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零战损、零伤亡之说。
这个时候,作为二线部队的辅兵就变得至关重要,如果不敢相信刚从战场上俘虏的敌军士兵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辅兵之中挑人补充。
尤其是异地作战之时,辅助兵种更加不能少、战斗力更不能低下,否则的话,敌军一场轻松的伏击,就能把你的粮食辎重销毁干净。
正是基于此虑、又从汾州战场上吸取教训,而再加上乱上加乱的乱世即将到来,所以卫铉不但给辅兵、屯田兵赐番号,而且当正规军来训练。
“威武军”和“扬武军”队主以上的军官全部战兵中的有功将士担任;正是在他们严格的训练之下,两军倒也练得有模有样,气势和作战阵形甚至不比郡兵差。不过卫铉要求极严,不但按照战兵的要求来练,而且把武器装备都配备到每一个士兵身上。
在武器装备这方面,卫铉本来就从汾州缴获了很多,尔朱荣和元天穆另外赠送他几千套全新的装备,而尔朱英娥又从叔伯兄弟那里敲诈来了一批,此外还有缴自冯氏和冯氏将官的,所以他现在非但不差武器装备,而且富得流油。只不过武器和盔甲加起来足有几十斤重,两军里的一些士兵在如此沉重负重下,光是站着列队、奔跑一段时间,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更别说是紧接而来的劈砍、刺击、拉弓等战术战法了。
一个多时辰的高强度训练下来,若非各级将领严格,两军士兵恐怕早已累趴一地了。好在整体情况一天天的变好,要是再这么训练两三个月,这两支军队定然像战兵那样,得到质的飞跃。
训练力度的加强,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粮食、草料;如果再加上将士们的俸禄,那就相当惊人了。
目前的一万战兵、斥候军和卫铉的亲军——神武军,全部是脱产的职业兵,卫铉按制给每人每年发俸十五石,一石十斗,每斗十三斤五两(汉斤)。也就是说,每名精锐战兵每年可以得到两千零二十五斤粮食,此外还能得到两匹绢。
辅兵是临时募集军队,士兵多数是老百姓,原本是没有俸禄,屯田兵和郡县兵的性质有些类似,两者属于军方管理,享有免税免役等待遇,平时一边屯垦耕种、一边训练,他们的俸禄和武器装备都是用免除的税、役抵销,一样没有俸禄。
但是卫铉如今按照战兵的标准来练来用,又打算培养成自己的嫡系军,自然不能一点都不给,于是以半脱产士兵来算,决定每年给每名士兵发四石粮食、两匹布。
累计起来,一年要发二十三万五千石粮食、两万六千匹绢、两万匹布;若是粮食、绢布不够,可以用等值的钱币来发。
至于全军日常口粮和俸禄,卫铉现在也不愁了;以他从各方面弄来的家底而言,便是没有一点收入,也能轻松养上五六年时间。而且那些钱留着也是留着,若是自己手上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迟早成为他人的东西;既然如此,还不如早早花在自己的军队之上。
如果可以的话,他想把所有金银珠宝都变成实用之物,然后先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不过粮食实在太过沉重,就算有人吃得下他的金银珠宝,也无法迅速变现,只能走一步算了一步了。
以后,以后再说吧。此时考虑那么多,只要乱人心神。
当务之急是深固根本,一边加强练兵,一边努力梳理上党五县政务、清查户口和田地,使上党成为自己牢不可破的核心“根据地”。
。。。。。
又过两天时间,卫铉在营外练了一个上午的兵,率军回营休息。而后和一群高级将领回到中军大帐吃的午饭。只是大家又累又热,一时间都没有味口,于是坐在帐前乘凉。
训练的时候,尤不如何;这一坐下来,汗水反而滚滚流出,里衣都湿透了,而且每个人都太不想说话。但是军队和军营从来就不是享受的地方,所以每个人都按战时要求自己,并没有解下身上的铠甲;便是王佑等文职军官也不例外。而卫铉作为一军之首,向来严于律己、严守军纪,自然不会在军中搞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