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得鲁肃大声说道:“恳请主公进位!”
伴随着他和刘伯温的话语落地,整个大堂之内的文臣武将们都齐声高呼附和,表示支持。
然而,杨贤却突然恼怒地站起身来,他满脸怒容,声音严厉地呵斥道:“大胆妄言!
本将军承蒙先帝的赏识与提拔,即便稍有一些功勋,那也是仰仗先帝的威严所致。
我怎能贸然进位称王呢?
你们这样做难道不是想要将我置于不仁不义之地吗?”
见到杨贤发怒,鲁肃不禁面露焦虑之色,他赶忙快步走上前去,深深地弯下腰,恭敬地拱手施礼并说道:“主公此言实在有所偏差啊!
如果主公能够登上王位,那才真正称得上是顺应上天之道、符合百姓之意啊!
主公您怎么可以因为拘泥于陈旧的习俗观念,而阻碍天下苍生对您的殷切期望呢?”
““恳请主公进位称王!”呼声如雷,响彻府邸。
“恳请主公进位称王!”
群臣再次齐声高呼,声音整齐而洪亮,充满了恳切与期待。
他们纷纷施礼,恭敬地弯下腰去,那躬身劝谏之声此起彼伏,仿佛一阵浪潮般向杨贤涌来。
杨贤站在高位之上,望着下方一片赤诚的臣子们,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唉,黎民百姓对我的期望实在难以违背啊。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从今日起,我便进位称孤吧。
以后定定会尽快统一这四分五裂的天下,不辜负天下苍生的希望,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罢,杨贤脸上露出一丝决然之色。
其实,进位称王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要经历一番请拒的过程,就如同日后称帝时的三请三拒一般。
然而,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不过是走个过场,做做表面文章罢了。
毕竟,对于称王这样的事,自己可不会真正拒绝呢?
就在这时,刘伯温向前一步,躬身一拜后,朗声道:“主公既已为王,理应有一个响亮的王号。
依微臣之见,主公您起于燕地,由此可见,燕地乃是您的龙兴之地啊。
所以,微臣斗胆提议,主公应当封为燕王!”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点头称赞,表示赞同。
燕王,此王号乃是杨贤与房玄龄等一干谋士,历经漫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方才敲定的结果。
进位燕王,这绝非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号而已。
自杨贤称王伊始,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便是向全天下昭告此事,并郑重其事地选定王宫的地址。
紧接着,他还需要确保那些追随自己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们,都能够获得与之相应的丰厚回报和利益。
毕竟,若无他们的忠心耿耿和拼死效力,杨贤又岂能有今日之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