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思考,徐子舒决定将配饰的定价定在十文钱一个。
这个价格相对较为合理,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能让消费者负担得起。
对于一些特别定制的配饰,徐子舒打算根据复杂程度和用料来适当加价。
刘大娘听到徐子舒的定价后非常震惊。
刘大娘在当地有着不少的人脉和影响力。她深知这些配饰的优点,也感受到了徐子舒的诚意和决心。
因此,她决定帮助徐子舒宣传这些配饰,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购买。
第二天一早,刘大娘将徐子舒的配饰带到了当地的一个老年活动中心。
这里聚集了许多老人,他们都喜欢佩戴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认为这是对他们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刘大娘向老人们展示了自己带来的配饰,并告诉他们这些配饰的优点和徐子舒的决心。
老人们听了非常感兴趣,纷纷询问这些配饰的价格和购买方式。
“刘大娘,这些配饰真漂亮啊!”一位老人说道:“但是十文钱一个的价格真的是太便宜了,质量能保证吗?”
刘大娘笑了笑:“老姐姐,你放心。徐公子是个有情怀的人,他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手艺人的利益。这些配饰都是我亲手制作的,质量绝对有保证。”
老人们听了纷纷表示要购买,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物美价廉的好机会。很快,徐子舒店铺里的存货被全部卖光。
然而,也有一些老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买到配饰,他们感到十分着急和失望。
徐子舒看到这个情况后,心中十分感动。他决定采取行动,满足这些老人的需求。
“各位老人家,你们放心。”徐子舒站出来说道:“我会尽快安排货源,保证每个需要的人都能买到这些配饰。”
“请大家留下名字和联系方式,我会通知大家来购买。”
老人们听了非常高兴,纷纷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徐子舒命令乞虎和乌世忠将这些信息记下来,并确保在十天之内将货送到每个人的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老人得知了徐子舒的配饰系列,他们纷纷前来定制。
几百名老人排起了长队,有些人甚至一口气定制了好几个。
徐子舒看到这个场面非常感动,他知道这些老人对自己的配饰系列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认可。
然而,随着需求的增加,徐子舒也开始面临一些挑战。
刘大娘一个人制作配饰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虽然她技艺高超,但毕竟年岁已高,精力有限。
徐子舒与刘大娘商量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意识到,要想满足市场需求,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并培养更多的手艺人。
“刘大娘,我想在当地建立一个配饰学堂。”徐子舒提议道:“我们可以邀请您作为师傅,教授一些年轻的姑娘学习制作配饰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