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还是不服气,“不在计划里的人?可他的计划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截止,我们都不知道不是吗?万一咱们的出现也在他的计划里呢。”
闻言,对方思索了两秒,接着对他说,“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没搞懂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计划,究竟在何时又为什么截止了。”
唐烛不太明白这句话,可还没来得及追问就被车夫发出的声音打断。
“先生,前方好像有人在等你们。”
在等他们?
他挑起窗帘刚要往外看,下一刻被付涼阻拦。
“走吧。”身旁的青年饶有兴致地轻轻揉了揉唐烛的手腕,轻声说,“别让人久等了。”
就这样,他们在车夫开门后下了车。
唐烛也看清了那个所谓在等候他们的人。
是一个身材高瘦的男人,穿着宽松的晨服,站在大开的铁质栅栏外望着他们。
“你认识他?”唐烛远远见着陌生男人对他们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边跟着青年往前走边忍不住低声问。
“不认识。”对方随口答,可顿了顿便改变了以往闷声做事的习惯,把那些“显而易见”的线索都摆了出来。
“瞧见他身上的衣服了吗?那是一套丝质的晨服,价值不菲也需要专业的人员打理熨烫,穿上它本该是财富的象征,但不幸的是丝绸很容易形成褶皱,而那些褶皱正巧能证明他刚刚乘坐了马车。
而他鞋底下沾的白色丝线,是纺织厂外正在搬运的原材料羊毛。这位先生一大早坐马车来到河岸街,却不敢让车夫多行驶一段距离把他送进11号的大门,说明他们的马车可能会带有些标志,比如是某个赫赫有名的家族。
除去皇室以外的人,能迅速得知我昨日到达伦敦的人只有赫拉号停靠时附近的商船。而那时候,最靠近我们的且能够看到我和维纳走下舷梯的船就是伯灵顿家族的商船。”
说到这里,付涼不得不提一句,“巧合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河岸街上的纺织厂也是伯灵顿家族的产业。”
啧。
唐烛算是明白了,“也就是说当年纺织厂扩建,但是没有与河岸街11号住户达成买卖条约,就是因为这栋房子本来就是伯灵顿家族的。他们只是不想拆自家的房子,所以选择了向反方向扩建。”
“倒也不是。”付涼快速说完后,又打量起男人身后荒凉的庭院,毫不避讳道:“因为看样子,他只是买下了这里。”
中年男人听见了这句话,随后明显放松了很多,引着他们的视线伸出手臂,扬声道:“是的殿下、先生,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我只是买下了这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