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是当时的大文人,不少美女想嫁给梁鸿遭拒绝后得了相思病。而孟光对媒人说出的这番话一时传为笑料,人们讥笑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久,梁鸿知道了孟光的事,没有和别人一样嘲笑孟光。他很钦佩孟光的人品和学识,相信她不是攀龙附凤之人,毅然决定娶孟光为妻。后来梁鸿落魄到异地当佣工,孟光毫无怨言地随同前往,患难与共,白头偕老。
上面丑女们的作为,是用智慧美、品德美取代了相貌丑。她们之所以那么胆大、“狂妄”,就是因为她们都自信。
自信给了强者勇气、力量和智慧,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诸如:自信可以使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与健康的同龄人并驾齐驱并超越健康人;自信可以使一个靠打工起家的女人拒收68万元“丈夫转让金”……;自信可以使人有骨气、挺起腰杆做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并使敌人胆怯。拥有自信,是青年人成大事的必备素质,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4.自信而不自傲
不相信自己,你就背叛了自己。千百年来,人们出于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目的,对人的信心抱着崇高的期望。
自信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成功者的法宝。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比他的自信能达到的更高。这就给所有要成大事的人提供了一个标尺和要求:在开始做事之前,就要充分自信。
如果一个人不自信,那么他时刻会受到环境和别人的影响。只要一个人能成功地摆脱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无论什么困难摆在面前,都会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因此,最终自己也一定能成功。
当杜邦在法拉格特将军面前陈述未能攻陷切斯特城的种种原因时,法拉格特将军加上了一句:“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你没有提到,那就是你不相信自己能做成那件事。”
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是不能做成大事的,只有领悟了信心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努力,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不要去理睬别人的闲言碎语,把它们抛到空中,让风吹散“你不会成功、你生来就不是成功的料、成功不是为你准备的”等等无稽之谈,用你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来展示自己的魅力。
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有人给周围人的印象,常常取决于他的自我评价。对于那些非常自信的人来说,周围的人也会非常信任他。
因为他做事充满了自主性。如果一个人做事时充满了自主性,能够雷厉风行,那么他一定能成功。
如果一个人给别人一种非常胆怯、从来不相信自己、无法独立做出判断、总是依赖别人意见的感觉,那么他就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而自我贬低的不良习惯又对一个人性格的培养极具腐蚀作用,会打击他的自信心,扼杀他的独立精神,使他找不到生活的精神支柱。
艾茉莉是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学生,也是她所在镇里唯一来哈佛读书的人。在她准备起程到哈佛上学前,当地的人都为她能到哈佛上学而感到自豪,她自己也庆幸能有这样好的机遇。
但是,艾茉莉的兴奋劲还没过,就突然对自己的感觉越来越糟糕了。她在哈佛过得很辛苦,上课听不懂,说话带土音。
更让她受不了的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她却一无所知,而许多她知道的事别人却又觉得好笑。她开始后悔自己到哈佛来。
感到孤独无比的艾茉莉,觉得自己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无奈之下,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对她是这样诊断的:
她已跨入了个人成长的“新世纪”,可她对已经过去了的“旧世纪”仍恋恋不舍;她面临的是乡镇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她没有想到,哈佛对她来说,不仅是知识探索的殿堂,也是文化融合的熔炉。
她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不是想方设法加以适应,而是缩在一角,惊恐地望着它们,哀叹自己的无能与不幸;她对能来哈佛上学这一辉煌成就已感到麻木不仁。
她的眼睛只盯着当前的困难与挫折,没有信心去再造就一次人生的辉煌;她以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去应付大学生的学习要求,自然是格格不入,她抱残守缺,不知如何改变。
她因为自己来自小地方,说话土里土气,做事傻里傻气,就认定周围的人在鄙视她,嫌弃她。可她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自己的自卑,才使周围人无法接近她,帮助她。
总而言之,艾茉莉的问题核心就在于:她往日的心理平衡点彻底打破了,她需要在哈佛大学建立新的心理平衡点。
为此,心理医生实施的治疗方法是:要她找回自信心。
首先,他要艾茉莉看到在哈佛上学的不适应是普遍现象,要她产生一种还有许多人和自己一样的平衡感。
再次,心理医生要艾茉莉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和别人接触,不要把自己关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就这样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治疗,艾茉莉在心中重新拨洒了自信的种子。她学会了交往,并交到了许多知心的朋友,也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自我责备、自我贬低也许就是我们所知最具破坏力的心态之一。有些人经常以这样的方式伤害自己,似乎表明着自己是一个渺小的人,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与别人相比,自己简直一无是处。不管去哪里,总是坐到最后一排,或者想尽办法逃离人们的视线。
在人的天性中,的确存在着这种令人鄙视的弱点。人们喜欢那些勇敢的人,他们昂首行走在人群中,精神自由,思想独立,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1999年中国22岁男子于大伟拿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却在参加面试时同导师菲克教授激烈地辩论起来,教授非常生气。他们的争吵声掩盖了整个走廊。
“就凭你那个实验方案,我马上就可以指出不下十几个错误。”菲克教授大声说。
“这只能表明这个方案不成熟,要是能接受我成为你的学生,我自信可以把这个方案改得完美。”于大伟不客气地说。
“我是这样想的。”于大伟说,“我知道麻省已经不会录取我了。”
但是,没想到,秘书在宣布录取名单时读到“中国的于大伟”。
菲克教授站了起来,当着众人的面对他说:“你看,我的孩子,你骂了我一个小时,但我还是决定要你。因为,我要你尽情地在我的支持下反对我的理论,如果事实证明你是错的,我将十分高兴。如果你是对的,我将更加高兴。”于大伟深受感动,他终于可以如愿以偿,成为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了。
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不自欺,也将不被欺。”
我们拥有坚定和自信的个性,就不会自欺欺人。总是能对自我和生活作出积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就可以不断塑造自己的品格。在生活中,不要无端地低估自己,鄙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