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不在的日子里,我一直住在姥姥家,都睡不好,可想妈妈了,我都想妈妈想的自己偷偷哭了,每天都在想你怎么还没有回来,你去干什么了呀?”
我像只撒娇的小猫咪,坐在妈妈腿上,搂着妈妈的脖子问着。
“妈妈要挣钱给你买好吃的呀,去学习美容美发,回来挣钱呀。”
妈妈向我解释着。
那时的我们,由一个两室一厅的平房,大致80平方米,更换为,只有30平方米的一人间。
然而就这间极小的房子,也是租来的。
房间是一个大通间,没有任何隔断。
就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我们一家三口,居住了三年。
30平方米的小房子,由妈妈从中间拉了一个窗帘,一分为二。
所谓的窗帘,其实也是那种不怎么用的大床单。
里面是我们一家三口睡得一张一米五的床、一张九十公分的小床以及做饭的灶台。
外面是妈妈理发的专用的靠椅,一个小沙发以及一张50公分左右的美容床。
那段时间,我们家真的很穷。
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真心不假。
周末休息时间。
妈妈做美容,我帮助妈妈,用着做美容专用的小盆,接水换水,并负责和做美容的阿姨说好听话,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回头客。
妈妈给顾客理发烫头发,我帮助妈妈,给妈妈拿剪刀以及吹风机,并在顾客走后,负责将剪下的头发扫干净,并同意储存在一个袋子中,会有专业收头发的人前来回收。
对于家境贫穷的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因为完全可以够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月的买菜买肉钱。
每一天夜里,大风暴雨来袭。
房间内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窗户,那个年代的窗户玻璃很薄。
一刮风,便变得摇晃不堪,风婆婆来袭的声音,表达的淋漓尽致。
“小吻,你在家里乖乖呆着,妈妈和爸爸出去一趟,妈妈把门锁好,你先睡觉。”
就在我刚刚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时刻,妈妈和爸爸却要离开。
做为懂事的我,不敢问太多,不想因为自己,再给妈妈带来更多的麻烦。
“妈妈你们去干什么呀?外面那么大的雨。”
我怀揣着不安的心疼,问着妈妈。
“马路斜对面的木材厂,门口有他们不要的木板,我和你爸爸去把他拿回来,等晾干还能卖钱,今晚要是不去拿回来,明天就被别人拿走了,能卖好几百。”
妈妈直接性的告诉我原因,兴许认为我是个孩子,并不会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心酸与无奈。
但我听懂了。
家里缺钱,他们一直在努力的攒钱,期待可以尽快的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也或许是那一夜,自己变得突然懂事。
从曾经那个喜欢吃零食的孩子,变为从不开口问妈妈要零食的孩子。
每次妈妈去商店买酱油或者调料,带着我。
总会问一句“小吻,你想吃什么?”
我的回答,向来都是“没有想吃的,最喜欢吃妈妈做的饭。”
爱吃零食的我,至今都被妈妈认为,我是个不爱吃零食的孩子。
“小吻,你乖乖在家里等着我们回来,一会儿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