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好想爹娘,有这么这么想。”
接着她扭头看薛澈:“阿澈也想你们。”
薛澈红脸,清亮的眸子划过一丝不知所措。
伍瑛娘把知知放下,然后把薛澈抱起来:“阿澈沉了一些,看来在书院好好吃饭了。”
薛澈眸子更亮了,故作严肃的表情下是压不住的分享欲:
“我每餐都吃完满满一碗。”
语气里小小的骄傲,好像是在说自已考了书院第一样(虽然他真的是书院第一)。
伍瑛娘认真夸:“阿澈真厉害,吃饭有进步。”
郝仁牵着苏知知上饭桌,眼中尽是柔和:
“书院里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跟爹说说。”
苏知知能说得简直太多了,一件件地给郝仁数。
比如书院的同窗们天天跟她练功热身,邱夫子想练,结果闪了老腰;和元小胖子一屁股把伙房的凳子坐散架了;吴展炫耀外地新买的花衣裳,被同窗笑穿着像娘炮……
薛澈说得少,但是听到苏知知描述得太离谱夸张时就会出声纠正一下。
苏知知说完后,问郝仁:
“爹,我们看到新买的马了,孔武说我们村接了好大的单子。有多大啊?”
郝仁没瞒女儿:“朝廷出钱,让我们做布料送去黔中道。”
“黔中道,不就是之前暴动的地方么?”
郝仁颔首:“是,回到黔中道的百姓过得不容易,过冬的布料不够。”
这个消息是一个月前传来的。
顾刺史火急火燎地上山,说收到了朝廷加急送来的公文,年前产出的所有布料都要送去黔中道。
价钱是给到位了,但是要得急,黔中道的百姓还等着穿衣呢。
为大量供应,黑匪山又招了不少短工扩大棉布生产。
不少村民暂时放弃了做三休一的轮休制,他们很多是黔中来的流民,虽然在这里扎根,但是听到老家的人缺衣少食,还是会想多出一份力。
郝村长没有阻止,会按照他们上工的天数给他们多算工钱。
顾青柠的祖父顾言听说此事,和郝仁商量一下,将轧棉花去除棉籽步骤给承包过去了。
“所以就像你们那今天看见的,我们村里现在上下都很忙,等忙到过年就可以喘口气了。”
伍瑛娘吃完饭,和郝仁一起收拾碗筷。
收拾完后,夫妇俩还要出门忙。
外面天色都已经黑了,但山顶到山脚,处处房屋内都亮着灯火,大家都没歇着。
薛澈:“那我和知知能帮忙做什么么?”
苏知知:“我和阿澈还不会织布,不过我们可以帮忙送饭。”
伍瑛娘蹲下身来:“你们俩不是答应了要帮伙房抓鱼么?今晚好好睡觉,明天去抓鱼,过年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吃上熏鱼了。”
苏知知眼中窜出火苗般的斗志,握紧小拳头:
“好!”
是时候抓个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