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不想再浑浑噩噩地做决策,这些反着来得策略,和他当初糊里糊涂地决定未来有何区别。
他知道自已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他懂的东西很少,甚至看不懂文言文,不会和官员绕弯子打机锋,此刻,他空有一颗真诚的心,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韩冲头一次觉得自已带着这些将士毫无目的地走是在浪费时间,他该想想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至少他得努力一回。
“报!”
斥候骑马飞奔而至,勒马不及时人差点被甩了下来。
“殿下何在!汴京被围!”
嚯!
辛元和王清都站了起来,他们已经离汴京有两日的路程,如此一来,匈奴人定然是趁他们离开洛阳的时候就重新去攻打洛阳,匈奴人的主力部队没走!
意识到这一点,两位将军都有些站不住了,刚拿回来的京都,若是又被匈奴人打下,岂不儿戏?
韩冲从不远处走了回来,“发生何事?”
那斥候被喂了几口水,缓过来一五一十汇报道:“殿下离开洛阳后,陆大人便按照约定前往汴京,可没成想陆大人刚入京,后脚便发现有匈奴人的踪迹,卑下离开之时两方仍在对峙,只是城中守备空虚,恐怕撑不了多久。”
汴京城外城有九门,内城有六门,若是死守内城,还能撑上几日,可若是城中的百信先泄了气,恐怕就难了。
“凑出五百匹马组成先锋团,选弓马娴熟的士兵加入先锋团,全速驰援汴京探查敌情;步兵和重甲兵全力制造弓箭、木枪,两个时辰后出发,一日一夜内赶到汴京。”
“另外,给韩丞相送信,让他从各地抽出五千兵丁到汴京补充兵力,还有粮草要一同运达。非常时期行非常法度,遇山开山遇水架桥,排除万难将人和粮草送过来!”
韩冲担心的不仅是汴京守城的问题,还有洛阳和信阳两地,此时还没有信传来,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这些匈奴人居然学会了釜底抽薪,这一下子就将他们这几千人后路堵了,要么死战,要么投降。
韩冲才不选投降,他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此一战关系到大宋的存亡,传令下去:若是有逃兵,斩!违抗军令者,斩!阵前逃避者,斩!”
两位将军都愣住了,仿佛是第一次见到眼前这个冷静到极致的殿下。
这三条斩令无一不在表达殿下的意志,也让众人明白了一点,韩冲不是太上皇,也不是陛下,他不会逃避,也不愿逃避。
他想要将匈奴人都赶出大宋,他愿誓死捍卫汴京,他才是众人期盼已久的英主。
全军的士气被激发,他们自愿出列表示自已弓马娴熟,想要争取那五百个名额的其中一员,哪怕是去送死的。
韩冲忍了忍眼中的酸涩,在脑中一遍遍勾勒回去的这段路程会否遇到埋伏。
最佳埋伏点,应当就是在他们之前埋伏匈奴人的两处山谷里,若是绕道,却需多花半日。
半日时间,等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