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才不明白:“这也能看得出来?”
韩时遇知道文秀才没有经?过训练,尚未有这一番政治敏感性,“是,我在二楼查看了多?年的人?事调动方面的邸报,从中抽丝剥茧,分析出他们的派系,猜测许是那位对首辅心有不满,是以扶植次辅上位,次辅日渐势大,必然不会甘心继续被压着,定会出手。”
文秀才万没想?到韩时遇竟如此?聪敏,不过是查阅邸报就?能将背后的势力摸清楚,心中震动不已?。
好一会儿,文秀才才又问:“那你又如何能确定,他会对科举出手?”
韩时遇笑道:“乡试和会试,乃是抡才大典,谁能在两试之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谁就?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才,壮大自身实力,是以他必然不会放过的。”
文秀才心情复杂,久久不能言,许久才对韩时遇道:“此事万不可再提。”
韩时遇点头:“小婿也只对岳父一人?言。”
一直以来,韩时遇都很尊重文秀才,因为文秀才不仅仅是他的恩师,也是他的岳父,他是文秀才的半子。
但韩时遇同样也知晓,若是进入官场,他愿意与文秀才守望相助,却?绝不愿意再屈居其下,听?从其命令行事,因此?他要在适当的时候展露自己的政治素养,最好能够反客为主。
如今看来,效果似乎不错。
这场对话便?到此?结束,关于这场讨论也到此?结束。
次日一早,韩时遇和文秀才携上文章前往府学拜见杜夫子。
杜夫子见翁婿二人?大吃一惊:“你们何时归来?”
今日方才乡试完毕的第三日。
一般而言,考生?就?算是不在省城等待放榜,也会在省城逗留二三日方才归家,毕竟刚刚结束九天的乡试,大部分都会感觉身心疲惫,都会选择在考后歇息两日再赶路回乡,而不是即刻回家。
文秀才笑道:“前两日正巧家中外孙周岁,是以考后急忙赶回,昨日方才略作修整,又将考题默写出来,今日方才来请杜夫子指教。”
“原是如此?。”杜夫子也曾闻韩时遇去年曾得一子,没想?到生?辰便?在近日。“若早知晓,老夫便?让人?送一副贺礼。”
韩时遇忙道:“夫子客气。此?番也只?是家人?小聚,并未大办,是以并未通知亲朋。”
客套一番,韩时遇和文秀才二人?将所作文章呈上,杜夫子看过之后也大赞韩时遇破题精妙,行文老辣,比之平日所作更胜一筹,如无意外,此?番定能金榜题名?。
至于文秀才,虽不及韩时遇令人?惊艳,却?也是上乘之作,也是极有可能得中的。
对于本次乡试突然恢复的试帖诗,杜夫子也是感叹:“试帖诗已?有二十年未考,本以为朝廷不会再恢复,没想?到此?次突然间恢复此?题,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估摸着恐怕不少人?会因此?折戟。”